<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飼料池塘養魚技術問答 [打印本頁]

    作者: hrdong    時間: 2007-9-19 11:22
    標題: 飼料池塘養魚技術問答
    . 池塘與水質
    1、怎樣清塘消毒效果好?
    首先,要清除塘底淤泥。因為有機質積累,底泥過厚,易增加耗氧量、產生有毒物質,所以每隔12年應清除1020cm呈暗黑色的底泥,并經烈日的暴曬。
    其次,要正確的清塘。清塘藥物以生石灰最好,但在鹽堿地魚池宜用漂白粉,養殖蝦、蟹類的魚池宜用茶粕。具體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供選擇:1.生石灰(250300/畝);2.茶粕(50/畝)+生石灰(150/畝);3.漂白粉(10/畝)+生石灰(100/畝);4.敵百蟲(1/畝)+漂白粉(10/畝)。
    使用步驟:第1步:放水干塘,清淤,曬塘一周以上;第2步:加水30cm左右深,全池潑灑消毒藥;第3步:隔3天加水到1.01.5m深;第4步:再隔34天放魚試水。
    注意事項:1.生石灰要化水后立即趁熱潑下塘;2.2種藥物消毒,必須分開潑灑,中間間隔一天。

    2、什么樣的水才是好水?
    好水的感觀結果是:肥、活、嫩、爽。肥,是指水中魚蝦易消化和浮游生物數量和種類都多,其中藻類中的綠藻、硅藻、隱藻、甲藻和金藻屬居多,因優勢種群不同,水色常呈綠褐色、茶褐色、嫩綠色、亮綠色;活,是指水色和透明度有變化,所謂早紅晚綠,就是藻類有趨光性,早上太陽出來向水面集中,下午逐漸下沉分散,造成水色的變化;嫩,是指水色鮮嫩,水肥而不老,藍藻數量少;爽,即水質清爽,不渾濁。
    好水的優勢就是:溶氧高而且變化幅度小,酸堿度適中(PH=7.4~8.0),有害物質少,魚類食欲旺,消化好,病害少,生長快。

    3、堅持定期潑灑生石灰有什么好處?
    生石灰即氧化鈣,與水反應,產生大量熱量,并短時內使水的pH升高到11左右,因此對水中動植物和細菌有很強的殺傷力。同時生石灰與水反應,變成碳酸鈣,對池塘起到施鈣肥的作用。
    堅持定期使用生石灰主要有以下好處:
    ①能殺死殘留在魚池中的敵害,如野雜魚、蛙卵、蝌蚪、水生昆蟲、螺類、青苔及一些水生植物等。
    ②可殺滅微生物、寄生蟲病原體及其孢子。
    ③能澄清池水,使懸浮的膠狀有機質等凝聚沉淀。
    ④鈣的置換使用,可釋放出被淤泥吸著的氮、磷、鉀等,使池水變肥;同時鈣本身為動、植物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起了直接施肥的作用。
    ⑤碳酸鈣能使淤泥變成疏松的結構,改善底泥通氣條件,加速底泥有機質分解。
    ⑥碳酸鈣與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碳酸等形成緩沖作用,保持池水的PH值穩定,始終呈微堿性,有利于魚類生長。
    生石灰在空氣中易吸水,逐漸變成粉狀熟石灰,其消毒效力就會降低,因此應密閉保存。
    使用方法:
    清池消毒。新開池,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70公斤,化水后潑灑池底和池邊;舊池塘排干水,挖掉部分淤泥,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水后潑灑池中與池邊;對曾發病池,要徹底清除淤泥,用生石灰120公斤,化水后全池潑灑。

    水體消毒。放養前710天,按每畝(水深1)用生石灰150公斤全池潑灑。
    防治疾病。預防:每半個月1次,每立方米水體用生石灰20.8左右化水后全池潑灑;換水條件差、水質差的,每立方米水面用生石灰25.5化水后全池潑灑。治療腸炎病,每立方米水面用生石灰30.5潑灑全池;暴發性疾病用生石灰30全池潑灑,可有效防治腐皮病、穿孔病、白斑病、水霉病和其它水質不良引起的疾病;防治腸胃病、暴發性出血病等可按每立方米水面用生石灰10全池潑灑。


    4、池塘養殖中,為什么需適時換水或加注新水?
    加注新水是保持水質穩定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其益處是:

    增加池水深度,增加魚類的活動空間;


    增加透明度、加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水層;


    直接增加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


    降低藍、綠藻分泌的毒素,有利于魚類容易消化的藻類生長繁殖;


    調節水溫,防御寒潮。

    在高溫季節,加水時間應在晴天的下午3:00之前進行。除了緊急救魚外,嚴禁在陰雨天和傍晚加水。
    5、怎樣合理使用增氧機?
    魚塘在利用增氧機增氧時,須根據天氣而選擇適宜的增氧時間。通常講的“三開兩不開”是最合理的方法,即晴天中午開,陰天清晨開,連綿陰雨天半夜開;晴天傍晚不開,陰雨天中午不開,魚類主要生長季節堅持每天開。半夜開機時間宜長,中午開機時間可略短;在施肥、天氣炎熱、水面較大時則開機時間宜長;不施肥、天氣涼爽、水面小則開機時間可略短。值得注意的是,若在傍晚開機,高溶氧水被送至底層后,氧很快即會被自然消耗,而表層水溶氧又不能補充提高,結果會導致整個池塘氧氣缺乏,極易引起魚類浮頭,嚴重時還會發生大面積泛池甚至死魚,給水產養殖生產帶來極大損失。

    6、怎樣保持水質?
    首先,水源無污染無病害,進新水后可在進水口潑灑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其次,及時撈出殘草和死魚,防止病菌滋生和蔓延;再次,預測或發現水質變化時,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最后,有條件的可一個月左右換1/5~1/3的下層水,病害高發期,勤消毒少換水或不換水。

    7、養殖水體的適宜pH是多少,超出范圍如何調節?
    池水中的pH值過高或過低,對魚類生長均不利,pH值低于4.4,魚類死亡率可達720%,低于4%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10.4,死亡率可達2089%pH高于10.6時,可引起全部死亡,魚類生長最適宜pH7.58.5
    pH值過低的調節方法:用生石灰調節每次每畝用1015公斤,根據pH值高低適量使用。
    pH值過高時,不宜施用生石灰清塘。可施用明礬池水中浮游生物太多,每畝放可用明礬0.51公斤加以控制,以避免pH值增高。pH過高的調節方法可潑灑醋酸,檸檬酸等酸性物質來降低。以每畝每米水深計,用白醋6斤加黑醋2斤稀水后全塘潑灑,或用醋精1.52斤溶水后全塘潑灑,次日用粗鹽12斤(碎成綠豆大小)全塘潑灑。

    8、池塘中亞硝酸鹽和氨氮是怎么產生的,有何危害,超標了怎么辦?
    水產養殖中氨氮的主要來源是沉入池底的飼料,魚排泄物,肥料和動植物死亡的遺骸。魚類的含氮排泄物中約8090%為氨氮,其多少主要取決于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和投飼量。
    水中氨氮含量超過1.0mg/L時,會導致魚體中毒。
    氨氮和亞硝酸鹽經常超標水質,調節方法有多種,但這些方法只有逐步改良,逐步減少,不可能一步到位。①使用優質飼料,加強投飼管理,避免殘餌過多或飼料利用率低而造成水質腐敗。②適度換水,宜量少次多。③中午開啟魚塘增氧機,翻起底層水;或用潛水泵將底層水抽上來灑塘面。④先用二氧化氯消毒,次日黃昏施用水質改良劑混合增氧劑。⑤在陽光充足時施用微生物制劑。

    . 養殖模式
    1、怎樣的放養模式才能達到最佳經濟效益?
    在高效養殖模式下,只有以正確的投喂方式,才能達到最佳經濟效益。“高效養殖”模式中各種混養魚的放養比例:計劃主養魚占總產量7580%,配養魚或帶魚占總產量的2025%,并針對主養魚投喂專用優質飼料。在我們選擇好養殖品種后,可根據池塘條件、經濟條件、生產計劃及市場需求對部分數據作適當調整。在一個養殖期內,主養魚規格應盡量保持一致,配養魚個體應小于主養魚,各種放養魚一次放足,輪捕35次后清塘,一年可放魚23次。以主養草魚的成魚養殖為例:每畝投放1.52.0/尾的草魚600650斤,1斤左右的鏞魚(大頭)5060斤,2030克的鯪魚6080斤,12兩的鯽魚或鯉魚5060斤,養殖45個月,輪捕23次,畝產量可在2000斤以上。
    2、怎樣計算放魚量?
    以主養草魚畝產2000斤的池塘為例:計劃總產量中草魚占75%,鳙魚(大頭)占10%,鯪魚占10%,鯽魚占5%。放草魚占總產量75%,規格1.5~2/條,平均每條重1.7斤,平均長到5斤出塘,成活率98%以上,則
    池塘總估計產量(斤)×草魚所占比例
    (出塘規格-放養規格)×成活率


    草魚放養量(條)=
    2000×75
    51.7)×98




    =


    460

    所以草魚放養應為每畝356條。
    池塘總估計產量(斤)×鳙魚所占比例
    (出塘規格-放養規格)×成活率


    放鳙魚占總產量10%,規格0.5~1/條,平均重0.75斤,平均長到3斤出塘,成活率98%以上,則
    鳙魚(大頭)的放養量(條)=
    2000×10
    30.75)×98%%







    91
    以同樣的方法計算,占10%的鯪魚,占5%的鯽魚,根據上面公式和放養的規格來確定投放數量。

    . 飼料的選擇與使用
    1、飼料在水中溶散的時間多久最合適?
    選擇飼料在水中溶散時間的長短與投喂方式有關。如果是在幾分鐘內就把飼料全部潑下魚塘,需要溶散時間在20分鐘以上緩慢溶散的飼料;如果是用投餌機或馴魚成功的投喂方式,飼料在5~10分鐘溶散較好,因為飼料在水中的溶散時間太短(1~2分鐘內)會使飼料中易溶解的營養物質(如水溶性維生素等)散失,溶散時間太長(30分鐘以上)會造成魚吃后不易消化,影響吸收,對于高效養殖或放養密度大的池塘,使用耐水性為10分鐘左右的飼料為佳。

    2、怎樣評估養殖成本與飼料價格的關系?
    飼料成本占養殖總成本的比例平均達4050%,高的達到65%左右。因此,養殖戶要取得較好經濟效益,降低飼料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有些人片面認為飼料價格低,投資就少,成本就低,然而飼料使用結果并不是這樣,請看下面公式:
    單位魚產量飼料成本=餌料系數×飼料價格
    由此看出,單位魚產量飼料成本是由餌料系數和飼料價格確定的,在選擇飼料時可有以下兩種選擇:
    A餌料系數較高,但飼料價格較低。
    B餌料系數低,但價格較高。
    飼料質量與生長速度的關系假設在投餌率為4%的情況下,一個有1000公斤魚池塘為例,投喂上例AB飼料。
    A飼料餌料系料1.85,則日增重為(1000×4%/1.85=21.62公斤。
    B飼料餌料系數1.25,則日增重為(1000×4%/1.25=32公斤。
    1.以同樣生長100天,A飼料長魚2162公斤,則B飼料可長魚3200公斤,比A飼料多長魚1038公斤。
    2.以同樣增長2162公斤,A飼料需100天,則B飼料只需67.6天(2162公斤÷32公斤/日),比A飼料投喂少32.4天。
    即在相同時間內(100天),B飼料比A飼料多長魚1038公斤。在相同增重時B飼料比A飼料可節約32.4%的時間。

    3、投喂飼料的“四定”指的是什么?
    定點,在魚塘較長的一邊的一半處,搭一個投料臺,這里相對安靜,最好是上風口,投料臺長1.5~2.0,與池岸同高;定時,就是指“少量多餐”分時分量的做法,例如,放養1斤以上的魚一天喂兩餐,時間是上午9:30~10:00和下午3:30~4:00,放養0.5斤以下的魚一天喂三餐,時間是上午9:00~9:30,中午11:30~12:00,下午3:00~3:30,下午3:00~3:30;定量,要以池塘里吃料魚的總重來決定每天的投喂量,按100斤魚平均每天3斤料左右計算,比如魚塘里有11萬斤魚,其中6500斤為吃料魚,則可一天投喂2包半(200)料,可分餐為上午1包,下午1包半。天氣不好時要少喂,馴魚到水面上搶食后,要根據魚的搶食情況決定當天投喂量;定質,選用原料新鮮,適口性好,粒徑適中,信譽卓著的專業廠家的飼料。

    4、每天的投喂量和投喂次數如何確定?
    良好的投喂技術是養殖成功的關鍵,準確的投喂量不僅節省飼料,也減少對水質的污染。一方面,魚在不同生長階段有相應的投喂標準;另一方面,根據實際的養殖要求,每天的投喂量都可以不同。因為天氣和水中溶氧是影響魚體攝食消化的重要因素。例如下雨天就可少喂飼料或不喂飼料,要是連續下雨天,可在一天中溫度最高時(下午1:00~2:00)1次,投喂量是正常量的一半;如果是陰天,可以喂料次數不變,投喂量減少。當然還可根據經驗來決定投喂量和投喂次數。

    5、為什么一天投喂多餐比一天只喂一餐好?
    少量多餐的投喂方法是根據魚的消化特點來定的,草魚、鳙魚、鯽魚等鯉科魚類是沒有胃的,靠腸道消化食物,魚飼料在腸道內停留消化一天左右才排出體外,魚吃食后5~6小時是消化能力最強的時間,若是一天喂一次魚,這個時間多是下午,吃的食物越多,需要氧氣也越多,常常造成浮頭。所以,只有把投喂總量分開,才能讓飼料在魚腸道內停留時間延長,均勻地慢慢消化吸收,減少浮頭,提高飼料利用率和轉化率。所以,在投料時,一天至少要分兩次投喂。

    6、為什么要馴魚到水面搶食?
    有三大好處:第一,上層水溶氧高,魚類食欲旺,上層水沒有雜質和淤泥,魚直接吃到干凈衛生的飼料,減少疾病;第二,飼料在水中幾秒內被魚吃到,大大減少飼料溶于水的維生素、藥物等的損失,使魚吃新鮮、營養完全的飼料;第三,魚體浮到水面,可以及時觀察其吃食情況,生長情況,有無病害,以便調節投喂量和防治疾病。

    7、怎樣馴食?
    魚在水面上搶食是節約飼料最直接的方法。為了讓魚吃飽又不浪費飼料,在以正常投喂量投喂之前,要用少量飼料耐心地馴魚3~5天。馴魚期間,每天定時到投喂點喂魚,且投料前敲擊投料機或臉盆,發出聲響。每餐馴食需要1~1.5個小時,投喂速度是先慢投少投,見到魚上水面了,就快投多投,等到水面不動或魚群變小又要慢慢少投,即()、快()、慢()”地喂完一餐的計劃量。

    8、使用投料機喂料比直接把飼料潑下魚塘有何優勢?
    馴魚成功后,使用投餌機比人工投料更均勻穩定,有利于使魚養成定時吃食的習慣。投餌機灑飼料的面積寬,減少魚搶食時相互的沖撞,降低能量消耗,更有利于生長。而直接把飼料潑到魚塘中,一方面,大部分飼料快速的沉到塘底,不宜被魚類直接攝取,造成飼料的浪費,而且沉到塘底的飼料,腐爛變質,敗壞水體,易誘使魚體發病;另一方面,直接把飼料潑到水中,要求的飼料耐水性過高,影響飼料的消化吸收。

    . 日常養殖管理
    1、魚為什么會浮頭?
    浮頭就是當水中溶氧降低到一定程度(一般1毫克/升左右),魚類就會因水中缺氧而浮到水面上來,將空氣和水一起吞入口內的現象。浮頭是魚類缺氧的標志,吞入口內的空氣在魚鰓內分散成很多小氣泡,這些小氣泡中的溶氧便溶于鰓腔內的水中,使其溶氧相對增加,有助于魚類的呼吸,所以魚類浮頭是一種對缺氧的應急和自救的方法。如果浮頭時間延長,水中溶氧進一步下降,靠浮頭也不能提供最低氧氣的需要,魚類就會窒息死忘。

    2、防止浮頭的方法有哪些?
    根據自己的經驗發現魚類有浮頭的預兆,可采取的方法有:1.有夏季如果氣象預報傍晚有雷陣雨,則在晴天中午多開增氧機;2.如果天氣連綿陰雨,則在魚類浮頭之前開增氧機;3.發現水質過濃,應及時換些新水,以增加透明度,改善水質,提高溶氧;4.估計魚類可能浮頭時,根據具體情況控制食量,如果天氣反常應立即停止投餌。

    3、魚在嚴重浮頭時有什么方法搶救?
    ①用化學增氧的方法,將增氧劑粉直接撒在魚類浮頭嚴重的水面,一般30分鐘可平息浮頭,有效時間可保持6小時;②.換水,開增氧機;③.遍灑食鹽,用量30~50/畝。

    4、每天巡塘的“三看”指什么?
    一看天氣變化,以決定是否開增氧機和當天的投料量;二看水質情況,若水過肥,過酸或水色突變應及時處理,同時鏟除池邊雜草,撈出殘渣余餌,發現死魚、病魚也要及時撈出,防止魚病蔓延;三看吃食情況,魚的體色,體形、長勢、有無病害等。

    5、有沒有必要做池塘管理記錄和統計分析?
    有必要。通過記錄各類魚種的放養及每次成魚的收獲日期、尾數、規格、重量、用料、施肥的種類和數量,及水質管理和病害防治等,可以為以后養殖供參考;也是制定生產計劃,改進經營方案,提高綜合經濟效益的基礎。

    . 魚病防治
    1、魚病防治工作中為什么要注重預防?

    由于魚類生活在水中,其活動不易被人們覺察,魚生了病,往往不能及時發現,正確診斷也較陸上生活的雞鴨困難得多,而且治療也較麻煩,因為魚吃藥只能由其自己主動吃入,而不能象雞鴨一樣強行灌喂。當病情較重時,魚已失去食欲,即使有特效的藥物,也不能達到治療效果。若體外用藥,目前普遍采用的全池遍灑及浸洗的方法,也只適用于小面積的池塘和集約化養魚等,而對大面積的湖泊、河道及水庫,就難于使用。況且體外用藥一般只對體表疾病有效,而無法殺死體內的病原體。因此,魚病預防工作就顯得特別重要。
    2、引起魚體發病的原因有哪些?
    魚要生活,一方面要求有好的環境,另一方面則一定要有適應環境的能力。如果生活環境發生了不利于魚的變化或者魚體機能因其他原因引起變化而不能適應環境條件時,就會引起魚類發生疾病。因此,魚類患病是機體和外界因素雙方作用的結果。前者是致病的內因,后者是外因。
    (一)引起魚類生病的環境因素
    1)自然條件
    水溫變化:魚是冷血動物,體溫隨外界環境條件的改變而改變,水溫的急劇升降,魚體不易適應而發生病理變化,影響抵抗力,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魚類在不同的發育階段,對水溫有一定的要求。魚苗下塘時要求池水溫差不超過2,魚種要求不超過4,溫差過大,就會引起魚苗、魚種不適而大量死亡。此外各種病原體也要求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才能在水中或魚體內大量繁殖,導致魚生病。
    水質變化:影響水質的因素主要有生物的活動、水源、底質以及氣候的變化等。如池中有機質過多,微生物分解旺盛時,一方面需要吸收水中大量氧,造成池水缺氧,引起魚類浮頭,甚至泛池。同時還會放出硫化氫、沼氣等有害氣體,這些有害氣體集聚一定數量后,就會引起魚類中毒死亡;另一方面水質不良引起魚類抗病力下降,同時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引發魚病。氣候的突變引起池水中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導致水質惡化;池水PH值低于5或超過9.5;魚池土壤中重金屬鹽類(鉛、鋅、汞等)含量較高,或工廠排出的廢水中含有害物質污染水源等,都能對魚類生理機能產生直接影響,引發魚病。
    溶氧變化:水中溶氧含量的高低對魚的生長和生存至關重要。當池水溶氧低到1毫克/升時,魚就會發生浮頭,如果溶氧得不到及時補充,魚類就會因窒息而死亡。若魚類長期處于低氧環境生活,抗病力會下降。若溶氧過多,也可能引起魚苗患氣泡病。
    2)人為因素
    放養密度不當和混養比例不合理:這與疾病發生有很大的關系。如單位面積內放養密度過大或底層魚類與上層魚類搭配不當,超過了一般餌料基礎與飼養條件,以致魚類營養不良,抵抗力減弱,為流行病創造了有利條件。
    飼養管理不當:飼料是魚類生活所必需,若飼料供應得不到保證,或投喂不清潔、腐爛變質的飼料,或沒有根據魚類的需要量投喂,都可造成魚類的正常生理機能活動的消耗得不到及時補充,魚體瘦弱,從而易發魚病。另外施肥的種類、數量、時間和肥料處理方法不當,易使水質惡化,或利于魚類病害生物生長,都可引發魚病。
    機械性操作:拉網捕魚、運輸魚種時操作不當,很容易擦傷魚體,給水中細菌、霉菌侵襲以可乘之機,感染魚類生病。
    3)生物因素:一般常見的魚病,多數是由各種生物傳染或侵襲魚體而致病,如病毒、細菌、粘細菌、霉菌、藻類、原生動物、蠕蟲、蛭類、鉤介幼蟲、甲殼動物等的存在,都可引發魚病。另外,水鼠、水鳥、水蛇、蛙類、兇猛魚類、水生昆蟲、水螅、青泥苔、水網藻等則可直接蠶食或間接危險魚類。
    (二)引起魚類生病的內在因素
    一般來說魚類本身體質好,抗病力也就強,即使有病原體存在,也不易生病。相反體質差,則容易生病。不同種魚類對某種病原體的敏感性不一樣,如草魚、青魚患腸炎病時,同池的鰱、鳙從不發病。同種魚類在不同發育生長階段發病情況也不一樣,如白頭白嘴病一般在體長5厘米以下的草魚發生,超過這長度的草魚基本上不發生這種病。同種同齡魚免疫力也不一樣,如某種流行病的發生,有的嚴重患病而死亡,有的患病較輕而逐漸自愈,有的則絲毫沒有感染。魚類的這種抗病力,是其機體本身的內在因素。因此我們應盡量創造條件,提高魚類自身的抗病力。

    3、預防魚病從哪些方面入手?
    魚病的生態預防是按照養殖魚類的生態習性和魚池水體環境的生態特點,根據魚病發生和發展的規律,來防止魚病的發生,抑制魚病的發展,直至消除魚病的方法,它是傳統養魚方法和現代生態科學知識的有機結合。
    (一)改善水體生態環境,消滅和抑制病原
    改善水體生態環境是預防魚病的基本前提,包括改善底質和水質兩方面。首先必須清除池底淤泥。淤泥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源,又是病原體的藏身之處,其中還含大量有害物質,在缺氧情況下產生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直接或間接引起魚類發病或死亡。因此高產魚池應年年清淤消毒。其次是清理改造進排水道,做到進排分開,防止魚病的交叉傳染,避免“老水”同灌,并能應付突發事故。第三是科學調節水質,包括機械方法和化學方法。機械方法包括使用水泵和增氧機,以更新水體,增加水中溶氧并改善其分布狀況以及排除有害氣體等。化學方法則是利用生石灰清塘和定期消毒,過氧化鈣等增氧和調節水質。
    (二)調整養殖結構,改革養殖制度,以提高魚體內在抗病力
    我國池塘綜合養魚的主要特點是多品種、多規格混養、輪養,發病對象主要是草魚、青魚等吃食魚,發病期主要在魚種階段,根據這些規律,一是通過調整養殖品種,即利用雜食性魚(如羅非魚)清除殘餌的功能,肥水魚(濾食魚)凈化水質的功能,調整吃食魚、雜食魚、肥水魚的品種和比重。二是改革養殖制度,也就是調整生產周期,采用各種使草魚、青魚快速生長,增強抗病力以避開發病高峰期。如廣東改34月放種為上年10月放種,改放春片為放秋片,改放小規格魚種為放大規格種;長江所則改單季育種為雙季育種;江蘇采用稀放快速養魚法,將夏藥當年育成斤兩魚種等。這些方法都有效地阻止魚病發生,提高了吃食魚的成活率。
    此外根據某些病原對寄主的專一性,實行隔年輪養不同魚類品種方法,預防魚病。還可用種養輪作方法來控制病原。
    (三)改進飼養管理,提高魚體抗病能力
    池塘魚類發病有相當一部分是由飼養管理不當引起的。因此應適應魚類的生態要求,改進飼養管理措施。一是改進投飼技術,在按常規“四定”投飼的同時,應根據魚類營養要求和攝食規律,決不放棄以草養魚,積極推廣配合飼料,精粗結合;在投飼方式上實行“兩頭精,中間青”,特別注意“大麥黃”、“白露心”兩個變溫期的發病高峰期,應以精為主,輔以青料,并節制投喂,以防腸炎病的發生和蔓延。二是改進施肥技術,在按常規做到“四看”、適時、少施、勤施的同時,根據水溫和水質變化規律,適應魚類對水質的要求,以有機肥做基肥的基礎上,春秋兩季追施有機肥和無機肥結合,夏季則全部采用無機肥。無機肥要氮、磷、鉀結合。另外堅持巡塘、及時清除殘餌雜物及死魚等。
    4、魚種入塘前為何要消毒?如何進行?


    生產實踐證明,即使是最健壯的魚種,也總難免帶有一些病原體。因此,不經過消毒處理的苗種就會把病原帶入新環境,一遇合適條件,病原就會大量繁殖,從而引起魚生病。所以在魚苗、魚種分塘、轉塘放養前都應進行魚體消毒,以切斷傳染途徑,預防魚病發生。
    魚體消毒采用藥液浸洗法(或稱藥浴法)。常用消毒藥物有漂白粉、硫酸銅、高錳酸鉀、敵百蟲、食鹽、孔雀石綠等。

    漂白粉消毒:每立方水加入1020克漂白粉(含有效氯30%,下同)攪拌均勻,放入魚種浸洗。消毒時間視水溫高低、魚的游動情況靈活掌握,水溫1020℃,約浸洗1530分鐘。此方法主要防治細菌性皮膚病和鰓病。


    硫酸銅消毒:每立方水用藥8,水溫1020℃,浸洗1530分鐘。可防治鰓隱鞭蟲、口絲蟲、車輪蟲、斜管蟲、毛管蟲等引起的魚病。


    漂白粉和硫酸銅合劑消毒:每立方水用漂白粉10和硫酸銅8。兩種藥物應分別溶化后再混合,水溫1020℃,浸洗1530分鐘。該方法同時具有上述兩方法的功效。


    高錳酸鉀消毒:每立方水用高錳酸鉀20,水溫1020℃,浸洗22.5小時。浸洗用水應盡量選用含有機質少的清水,防止在陽光直射下浸洗,以免影響藥效。可防治三代蟲、指環蟲、車輪蟲、斜管蟲等引起的魚病。


    敵百蟲消毒:用2‰敵百蟲(90%晶體)溶液浸洗1015分鐘。可防治指環蟲病、三代蟲病等。


    食鹽消毒:用34%濃度的食鹽水浸洗5分鐘,食鹽對粘細菌、水霉菌及車輪蟲等有殺滅效果。

    具體采用何種藥物消毒,要視當地易流行的魚病和藥物來源而定。魚體消毒時浸洗時間長,對病原的殺滅較徹底,但時間過長,水中溶氧不足,會引起魚浮頭或死亡。所以在操作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魚的動態,魚忍受不住時,應立即將魚放入魚池內。
    5、拉網和裝運活魚時,如何預防魚病發生?


    魚體的粘液層、鱗片、皮膚、粘膜和各器官的分泌物等都有預防病菌、寄生蟲侵襲的作用,當其完整無損時,許多病原生物就無法攻破這些屏障,也就不能引起魚生病。但當魚體受到損傷時,病原生物就有機可乘,很容易進入魚體并大量繁生,從而暴發魚病,如赤皮病、水霉病等通常就是在魚受到損傷的情況下感染而發的。因此避免魚體受傷是預防魚病工作的重要一環。



    駿寶魚料示范戶養殖情況記錄

    示范戶姓名:                           
    電話:
    地址:
    池塘情況
    編號:
    面積:
    水深:
    塘租:
    水源、排灌:
    增氧應急設備:
    投喂方式:
    塘基情況:
    歷年疾病狀況:
    歷年養殖效益:
    魚種放養情況
    品種
    主養魚
    混養魚(1
    混養魚(2
    混養魚(3
    混養魚(4





    放養密度:





    投放時間:





    投放規格:





    苗種價格:





    苗種來源:





    成活率:





    補放魚種>





    時間(1):





    時間(2):





    時間(3):





    規格:







    出魚情況記錄
    出魚時間
    品種
    出魚規格
    (斤)
    出魚價錢
    (元/斤)
    出魚數量
    (斤)









































































































    養殖戶對出魚情況評價:


    魚的生長情況抽樣
    取樣品種:
    取樣時間:
    取樣尾數:
        項目
    編號
    體重
    (g)
    體長
    (cm)
    肥滿度
    內臟重
    (g)
    凈重
    (g)
    臟體比
    肝臟情況
    1







    2







    3







    4







    5







    6







    7







    8







    平均值







    魚的長勢總體評價:
    養殖戶對飼料效果的評價:
    魚的生長情況抽樣
    取樣品種:
    取樣時間:
    取樣尾數:
        項目
    編號
    體重
    (g)
    體長
    (cm)
    肥滿度
    內臟重
    (g)
    凈重
    (g)
    臟體比
    肝臟情況
    1







    2







    3







    4







    5







    6







    7







    8







    平均值







    魚的長勢總體評價:
    養殖戶對飼料效果的評價:


    示范戶池塘日常管理情況記錄
    池塘:                          飼料型號:                            記錄人:
    日期
    天氣
    投喂時間
    投喂量
    增氧機的使用情況
    備注
    (水質檢測、吃食、魚病防治、及突發狀況記錄和處理方法)




















































































    作者: szhilei    時間: 2007-9-20 19:36
    飼料池塘養魚技術問答
    作者: xpno_1    時間: 2007-9-26 17:23
    感謝共享,好資料!:tiaotiao: 一定認真:xuehu:
    作者: ctbyaode    時間: 2007-9-26 17:36
    包羅萬象,很全面,在深刻點就更好了!
    作者: 小魚兒    時間: 2007-9-29 16:52
    好文章,資料很全,幫頂一下
    作者: zhaoyuyong    時間: 2007-10-3 21:56
    包羅萬象,很全面,在深刻點就更好了!
    作者: nan_62    時間: 2007-10-8 09:52
    思路理得很順,好資料。
    作者: 漫步的小魚    時間: 2007-12-9 16:04
    好資料,很全面,值得我們學習啊!
    作者: 姚順杰    時間: 2007-12-30 22:55
    添加一些比較實用的東西,比如疑難雜癥
    作者: 姚順杰    時間: 2007-12-30 22:58
    希望能與大家多交流,相互提高,共同繁榮水產行業。
    作者: fishtechruan    時間: 2008-3-23 17:51
    非常感謝樓主的資料,很有用!如果做水產飼料的企業能把服務做到這種程度,還怕飼料銷售不理想嗎?!:)3:
    作者: flyfish01    時間: 2008-3-24 12:54
    很好啊,很實用,謝了:tiaotiao:
    作者: 吉斯羽    時間: 2008-3-24 23:34
    比較系統,有些措施實用價值較大,對生產實際具有指導意義
    作者: ytjian    時間: 2008-6-4 11:27
    那幾份表格做的相當好!
    作者: hrdong    時間: 2008-7-3 04:36
    標題: 回復 11樓 zhaoyuyong 的帖子
    實際接觸少,還要想你們專業人士請教!
    作者: flyfish01    時間: 2008-7-4 08:25
    很普通話的資料,學習了,后面幾個表格做的不錯:huahua:
    作者: qqkukub    時間: 2008-7-6 01:12
    好東東!先藏起來!
    作者: xhwin2000    時間: 2008-7-31 21:41
    不得不頂
    作者: pf_c2008    時間: 2008-8-1 07:32
    整理的挺全面的,現在看看再次加深記憶.   謝了.
    作者: hrdong    時間: 2008-9-16 12:27
    標題: 回復 27樓 pf_c2008 的帖子
    光嘴上說話
    怎么沒有人說請按吃飯呢 :o: :o: :o: :o:
    作者: 廣西小柳    時間: 2008-9-22 08:24
    標題: 請幫忙
    我是養豬的。想用豬糞做魚浮飼料來養魚。請那位有用這種方法好的經驗嗎?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8-9-22 15:08
    呵呵,量不要太大哦
    作者: 廣西小柳    時間: 2008-9-22 17:37
    標題: 請教
    請教王博士。量不要太大是指豬糞的含量嗎?
    作者: hrdong    時間: 2008-9-22 22:02
    標題: 回復 32樓 廣西小柳 的帖子
    草魚還可以,效果不錯,就是不要過量,與豬一樣,老喂飯渣是不行的。http://jingzhunkeji.com/
    作者: yudi635012    時間: 2009-5-7 18:02
    hao東西。基礎性好
    作者: weijiaoyu    時間: 2009-5-7 19:45
    感謝樓主的分享,收藏了:xuehu:
    作者: 2008zyq    時間: 2009-5-7 22:56
    1# hrdong

    [ts]2008zyq 于 2009-5-7 22:59 補充以下內容[/ts]

    我不是搞這行的,不過樓主說得很好,學習了,謝謝!
    作者: zhhjbn    時間: 2009-5-8 09:28
    哈哈  說的不錯解答的也相當的全面,尤其是8、池塘中亞硝酸鹽和氨氮是怎么產生的,有何危害,超標了怎么辦?水產養殖中氨氮的主要來源是沉入池底的飼料,魚排泄物,肥料和動植物死亡的遺骸。魚類的含氮排泄物中約80~90%為氨氮,其多少主要取決于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和投飼量。
    水中氨氮含量超過1.0mg/L時,會導致魚體中毒。
    氨氮和亞硝酸鹽經常超標水質,調節方法有多種,但這些方法只有逐步改良,逐步減少,不可能一步到位。①使用優質飼料,加強投飼管理,避免殘餌過多或飼料利用率低而造成水質腐敗。②適度換水,宜量少次多。③中午開啟魚塘增氧機,翻起底層水;或用潛水泵將底層水抽上來灑塘面。④先用二氧化氯消毒,次日黃昏施用水質改良劑混合增氧劑。⑤在陽光充足時施用微生物制劑。
    真的,和我們專業做這方面的并不遜色多少呀!!  贊......贊......贊!!!!!!!!!!
    作者: dasenlin1978    時間: 2009-5-8 15:51
    養好一池魚先要養好一池水, 建議大家看看何志輝老先生編的(養殖水域生態學) 一書,那里有關于肥,活,嫩,爽的詮釋。
    作者: 孤崖    時間: 2009-9-28 08:25
    正解燃眉之急呀,好東東。全面
    作者: duanjian234    時間: 2009-12-8 21:27
    好資料,而且免費
    作者: ylj93082    時間: 2009-12-8 21:49
    強烈頂起!大家多學樓主,好東東直接貼。
    作者: chengdunykjxy    時間: 2010-2-6 21:28
    謝謝樓主轉載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卫市| 佳木斯市| 乾安县| 柘城县| 外汇| 新巴尔虎左旗| 嘉荫县| 河源市| 梁河县| 盘山县| 望城县| 玉环县| 平和县| 和顺县| 延川县| 金乡县| 柘荣县| 定日县| 北辰区| 彭山县| 灵寿县| 北京市| 霍邱县| 讷河市| 新郑市| 延津县| 辽源市| 平原县| 辉南县| 民和| 昭觉县| 明光市| 洛南县| 漯河市| 观塘区| 万安县| 九龙县| 武隆县| 湘西| 韩城市| 祥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