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提高蛋鴨養殖效益的途徑 [打印本頁]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07-9-4 23:13
    標題: 提高蛋鴨養殖效益的途徑
    一、合理分群與密度  青年鴨圈養時,每群數量以500只左右為宜,分群時要做到:日齡相同,大小一致,品種一樣和性別相同。飼養密度為:4-10周齡12-30只/平方米;11-20周齡8-12只/平方米:冬季每平方米可適當多養幾只;夏季每平方米可少養幾只。鴨生長快時飼養密度略小些,生長慢時飼養密度稍大些。
        二、科學選擇飼料
        青年鴨生長期內所需的各種營養都要滿足,飼料要多樣化,保持能量,蛋白質的平衡。日糧中蛋白質不宜太高,鈣含量要適宜。生產中要視其鴨生長發育具體情況酌情增減必需的營養物質如紹興蛋鴨,正常開產日齡是1301-50天,開產體重為1400-1500克,若體重超過1500克,應限飼,適當多喂些青飼料和粗飼料;對發育差、體重輕的鴨,適當提高飼料質量,每只每天喂料150克左右,另加少量動物性鮮活飼料。青年鴨全部用混合飼料,喂前加適量清水拌成濕料生喂。每天喂3-4次每次間隔時間應相等。
        三、管理要點
        (1)適當加強運動,促進骨骼和肌肉發育,防止過肥。每天定時驅趕,使之在舍內轉圈運動,每次5-10分鐘,每天活動2-4次。(2)要多與鴨群接觸提高鴨的膽量,防止驚群。(3)舍內要通宵點燈,弱光照明。青年鴨每天標準光照時間8-10小時,在開產前不宜增加。為便于鴨夜間飲水,防止因鼠獸騷擾驚群,舍內應通宵弱光照明。一般30平方米鴨舍可安裝一盞15瓦燈泡:若遇到停電,應立即點上煤油燈。(4)要加強傳染病預防。免疫程度為:60-70日齡注射一次霍亂菌苗;70-80日齡注射一次鴨瘟弱毒疫苗。對于只養一年的蛋鴨,一般注射一次即可,利用兩年以上的蛋鴨,每隔6個月注射一次。進入產蛋高峰后避免給鴨打針。(5)要建立一套穩定的作息制度。根據鴨的生活習性制定作息制度和操作規程,形成后要保持穩定。
        四、抓好產蛋期的飼養管理
        (1)產蛋初期與前期的飼養管理。產蛋初期(150-200日齡)與前期(201-300日齡)重點是增加日糧中營養濃度和飼喂次數,滿足營養需要,把產蛋量推向高峰。在適當日糧配方的基礎上,產蛋率達50%時,每只鴨每天添加10克魚粉;產蛋率為70%時添加10克魚粉;產蛋率達90%以上時添加18-20克魚粉,以后維持這一水平。飼喂次數從每天3次增加到4次,白天3次,夜間10時1次。平均光照14小時,并應從短到長逐漸增加。此期間鴨蛋越大,增產勢頭愈快,說明飼養管理愈好。否則,及時查明原因,改進提高。產蛋率逐漸上升,尤其早春開產的鴨產蛋率上升更快。一般到200日齡(最遲到300日齡),產蛋率可達98%左右。若產蛋率忽高忽低甚至下降,屬飼養方面原因。每月抽樣稱重(在早晨鴨空腹時)一次,若平均體重接近標準體重時,說明飼養管理得當;若超過標準體重,說明營養過剩應減料或增加粗料比例:若低于標準體重,說明營養不足,應提高飼料質量。
        (2)產蛋中期的飼養管理。產蛋中期(301-400日齡)重點是確保鴨高產,力爭使產蛋高峰期維持到400日齡以后,日糧營養濃度應比前一般略高,每只鴨每天添加魚粉22克,或飼喂含20%蛋白質的配合料每日每只采食150克,還要適當多喂些青飼料和鈣。水草喂量每只每天150克,或添加多種維生素,添加1%-2%的顆粒狀貝殼粉。每天光照穩定在16小時。舍溫維持在5℃~10℃,如超過或低于這個標準,應進行調整。日常操作程序保持穩定。此時,若蛋殼光滑厚實,有光澤,說明質量好。若蛋形變長,殼薄透亮,有砂點,甚至出現軟殼蛋,說明飼料質量差,特別是鈣量不足,或缺乏維生素D,應加以補充。若產蛋期間為深夜2點左右,產蛋時間集中,產蛋整齊,說明飼養管理得當。否則,應及時采取措施。
        (3)產蛋后期的飼養管理。重點是根據產蛋后期(401-500 日齡)蛋鴨體重和產蛋率來確定飼料的質量及喂料量。若鴨群的產蛋率仍在80%以上,而鴨的體重略有下降,應在飼料中適當加動物性飼料;若體重增加,應將飼料中的代謝能適當降低或控制采食量;若體重正常,飼料中的粗蛋白質應比上階段略有增加;光照每天保持在16小時,每天在舍內趕鴨轉圈運動三次,每次約5-10分鐘,蛋殼質量和蛋重下降時,補充魚肝油和礦物質。保持鴨舍內小氣候和操作程序的相對穩定,避免應激反應。
        五、抓好不同季節的飼養管理
        (1)春季的飼養管理。要充分利用氣溫由冷變暖日照時間漸增這一有利時機,提高產蛋率與產蛋量。一要從飼料質量和數量上滿足產蛋鴨需要;二是注意初春的保溫工作;三要保持舍內干燥、通風,搞好環境衛生,做好定期消毒工作。遇陰雨天要縮短放牧時間,氣溫高時,墊料要定期清除,并結合清除墊草進行消毒。
        (2)梅雨季的管理。重點是防霉通風。一要敞開始雞舍門窗充分通風,排除舍內污濁氣體,尤其是高溫高濕時要防止氨氣中毒;二要勤換墊草,保持鴨舍干燥,硫通排水溝,保持運動場干燥;三要嚴防飼料發霉變質,每次喂料不能太多,飼料要保存在干燥處,一旦發現飼料霉變,不要再用來喂鴨;四要對鴨舍定期消毒,舍內地面鋪層糠灰,既吸潮又消毒;五要對鴨群進行一次驅蟲。
        (3)夏季的飼養管理。重點是防暑降溫。一要對鴨舍和運動場勤清掃并采取隔熱降溫措施;舍頂刷白或種藤蔓植物;水盆用一次清洗一次,保持衛生和地面干燥。二要加強鴨舍通風,有條件的安裝電扇。三要早放鴨,遲關鴨,夜間讓鴨露天乘涼,但需要在運動場中央和四周點燈照明,防止鼠獸侵害。四要提供充足的清涼飲水。五要多喂水草等青飼料,并現吃現拌,防止霉變。六要降低舍內飼養密度,每平方米不超過6只。
        (4)秋季的飼養管理。重點是補充人工光照和克服氣候多變,冷暖交替的影響。一要穩定保持每天光照16小時;二要做好防寒保暖準備,保持舍內小氣候;三要適當增加營養,補充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四要穩定保持操作程序和飼養環境;五要對鴨群進行挑選,把停產鴨挑出來淘汰或強制換羽。
        (5)冬季的飼養管理。重點防寒保溫。一要提高飼料中代謝能的含量(每千克飼料含12134-12552千焦),適當降低蛋白質含量(以17%-18%為腚);二要增加飼養密度,每平方米8-9只鴨,三要關好門窗防寒保溫,厚鋪墊草、保持墊草干燥;四要飲溫水,拌料用熱水;五要早上遲放鴨,傍晚早關鴨,平時少下水。上下午氣溫高時讓鴨各洗浴1次,每次不超過10分鐘;六要人工補充光照,每天光照保持16小時;七是每天放牧前,讓鴨先在舍內運動5-10分鐘;八要保證正常供應青綠飼料或多種維生素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07-9-4 23:14
    標題: 種鴨不同產蛋期喂量控制
    產蛋初期飼料喂量的增加應遵守循序漸進的步增加原則。一般母鴨群在21-22周齡開始產蛋,產蛋后應根據公母鴨的體重情況按每只鴨每周5-10g幅度增加供料,以促使鴨群盡早達到5%的產蛋率。而在生產實踐中,一些養殖戶為片面追求提前開產(有的種鴨在135天左右就開始產蛋)、初產蛋的蛋重和產蛋高峰的提前等,在產蛋初期迅速增加飼料喂量,有時到25周齡已達到了最大喂料量,這樣勢必影響整個產蛋期的經濟效益。首先,開產過早,加之初產蛋過大,容易造成母鴨的脫肛;其次,種鴨的體成熟和性成熟不一致,尤其是公鴨,雖然有性欲,也進行爬胯,但其精液品質較差,一般受精蛋孵化率較低。
      在產蛋前期的產蛋上升期,喂料量應迅速增加,以誘導鴨群盡早達到產蛋高峰期。在產蛋高峰到來之前的2-3周要使喂料量達到最大值,若推遲增加料量常會使產蛋損失2%-3%。此時菇四查母鴨的產蛋率是否達到高峰。其方法是采取試探性加料法:每只鴨再增加5-l%料,連喂4天后觀察產蛋率的變化,若產蛋率提高,則按增加的飼料量喂下去,如產蛋率沒有變化,馬上恢復到原來的喂料量,此法可多次使用。
      在生產實踐中,為使產蛋高峰期如期到來,產蛋前期的最大喂量一般要比本品種鴨產蛋高峰期所需喂量高出10%-15%。櫻桃谷肉用種鴨產蛋高峰期平均日耗料
      220-250g/只。在整個產蛋高峰期一般不要減少飼料喂量,始終保持最高水平。但在產蛋高峰到達后必須將高出的10%-15%喂料量減去,否則將易造成種鴨過肥,尤其是公鴨會爬胯困難或不愿爬胯,母鴨也會因過肥導致產蛋率下降。高峰期后的減料要結合產蛋周齡、產蛋率、蛋重等,在產蛋率不再上升后2周就要著手減料,一般是在31-32周齡開治,此時蛋重應也以上,減料的幅度可以大一些。每只鴨只均耗料減少10-15g左右,通過2周時間,使種鴨的喂料量穩定在所需最大喂料量后,采取恒料飼喂。
      肉用鴨在48周齡以后,產蛋率開始以每周1%-2%的速度下降,由于此肘母鴨已完全達到體成熟,而且蛋重相應保持穩定,母鴨對營養的需求開始減少,若此時不減少賠料量,勢必造成脂肪的沉積,使母鴨體形過肥,導致后期產蛋率急劇下降,造成飼料的浪費。因此從48周齡開始應隨著產蛋率的下降而逐漸減料。減料也可采取試探性減少法:即每只鴨日平均耗料減少結,連喂4d。若此期間產蛋率下降幅度較大,應立即恢復原料量;若下降正常,證明減料正確,應按減料后的科星飼喂。此法每10天重復一次,一般情況下,產蛋后期的種鴨日喂料量為高峰期喂料量的80%。
    作者: fjcwr    時間: 2007-9-11 15:52
    麻鴨旱養的飼養技術
       麻鴨在冷天旱養,可以保持較高的環境溫度;可以免去鴨子因水浴而致的能量損耗;可以避免體內寄生蟲危害,從而獲得較高飼料報酬。但麻鴨旱養,鴨舍投資相對較大。
      旱養麻鴨,一般分為育雛期(0~21天)和育肥期(22天~出欄)。
      育雛期間可以多層架養。層與層之間相距60~70厘米,每層寬約60厘米,長則因飼養規模而定,每平方米養雛鴨15~20只。用鋼絲網作網底材料,下安承重竹條,竹條下安裝承糞層(一般用舊飼料纖維袋縫制)。鋼絲網上放置塑料料槽及飲水器。
      育雛期間也可地面平養,但需用較多的稻草作墊料。且放飲水器的地方要有網格,以便能漏下濺落的水滴并導出室外,保持鴨舍干燥。
      冷天育雛要加溫,以紅外線燈、沼氣或燒煤爐供熱,但后二者要用管道將煙和廢氣導出室外。育雛期應保持舍內溫度為:1日齡時30℃,以后每2日下降1℃,至21日齡或氣溫平均達25℃時脫溫。另外,麻鴨入舍第1周,雛鴨喜歡碼堆,應每隔2小時將其扒開,防止壓死。
      相對于白色肉鴨而言,麻鴨好動,要“以飽壓動”,即保證24小時內飼料槽、飲水器內均有飼料和飲水,鴨可以任意采食和飲水。夜間要有朦朧光照。
      麻鴨育雛期的飼料營養可比白羽肉鴨稍低,粗蛋白質含量為18%,賴氨酸含量為0.9%,蛋氨酸+胱氨酸含量為0.65%即可。如果市場上只有白羽肉鴨前期料,粗蛋白質含量為19%~20%的那種,可以購買混入10%的碎米或碎玉米飼喂。架養的雛鴨飼料槽中一定要加入少量(飼料量的0.3%左右)米粒大的砂粒,以便肌胃磨碎食物。
      麻鴨的主要傳染性疫病有病毒性肝炎和傳染性漿膜炎,所以應于雛鴨1~2日齡時頸部皮下注射預防這2種病的二聯弱毒苗。
      麻鴨旱養育肥期一般地面平養,每平方米養鴨6只。由于本階段鴨排糞量大,每日早晚需墊稻草2次,保證讓鴨睡在稻草上,而不能睡在龔上。如果房前屋后有樹林或冬閑田土,晴天可將鴨子放出去,同時將飼料槽、飲水器也搬出去,夜間再關入鴨舍。
      麻鴨育肥階段,飼料要求粗蛋白質含量在14%~15%,賴氨酸含量為0.7%,蛋氨酸+胱氨酸含量為0.6%。如果市場上只有白羽肉鴨后期料,即粗蛋白質含量為16%的那種,可以購買加入10%的玉米或稻谷和少量打米糠(含少量碎米和米糠,粗蛋白質含量約占3%,不是統糠),整日供食供水。
      另外,麻鴨旱養期間可能會因飲水不干凈而發生消化道、呼吸道疾病,一般可選用克毒寧(慶大霉素+痢菌凈+病毒唑)可溶性粉或慢呼清(新霉素+強力霉素)可溶性粉飲水給藥,用量見藥品說明書。
      麻鴨一般飼養40~50天,體重達1.8~2公斤,翅羽基本長齊時就要出售。如果繼續養下去,飼料消耗多了,日增重少了,飼料報酬就會降低。
    作者: zhuchunsen    時間: 2007-10-27 10:59
    好資料。請給我發一份,zhuchunsen@163.com謝謝!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成县| 河西区| 梅州市| 昌乐县| 临沂市| 榆中县| 于都县| 汶上县| 和田县| 邻水| 九寨沟县| 酒泉市| 资溪县| 巴彦淖尔市| 洛川县| 闵行区| 昌平区| 宁国市| 嘉善县| 霞浦县| 余庆县| 龙江县| 江达县| 东乌珠穆沁旗| 若尔盖县| 台北市| 黔江区| 山东省| 皋兰县| 霍邱县| 吕梁市| 安阳市| 融水| 张掖市| 尚义县| 盐城市| 沛县| 平湖市| 开化县| 衡南县|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