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仔豬紅痢診治報告 [打印本頁]

    作者: hrdong    時間: 2007-8-30 15:37
    標題: 仔豬紅痢診治報告
    1、發病情況和臨床癥狀  
      
         2007年3月我市某豬廠剛出生的20頭仔豬陸續發病表現為:精神沉郁,不吸乳,有的仔豬不見拉稀即死亡。病程稍長的仔豬怕冷、四肢無力、行走搖擺,腹瀉、開始拉灰黃色稀便,后排紅色湖狀糞便、后軀沾滿帶血稀便,糞便醒臭,常混有壞死組織碎片及多量氣泡。  

        2、病理變化  

        眼觀病變見于空腸,有的可擴展到回腸。空腸呈暗紅色,腸腔充滿含血的液體,空腸部絨毛壞死,腸系膜淋巴結鮮紅色。有的粘膜呈黃色或灰色壞死性假膜,容易剝離,腸腔內有壞死組織碎片。脾邊緣有小出血點,腎呈灰白色。

        3、實驗室診斷

        病料涂片鏡檢 取病仔豬心、肝、脾觸片以及刮取腸內容物和腸粘膜病變部位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均可見革蘭氏陽性粗大桿菌,有莢膜。部分菌體中央或邊端有芽胞。  
    分離培養將病豬腸內容物接種于厭氣肉肝湯中,80℃水浴20分鐘,置37℃溫箱中培養,待厭氣肉肝湯混濁產氣后轉種血平板,經37℃厭氧培養24小時形成邊緣整齊,表面光滑、圓形、半透明的菌落,周圍有雙溶血環,呈β溶血。挑取單菌落涂片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陽性、兩端鈍圓的粗大桿菌。  
        取病豬腸內容物加等量無菌生理鹽水,用魏氏梭菌A、B、C、D、E定型血清進行小白鼠中和試驗,以每分鐘3000轉離心沉淀30-60分鐘,上清液用細菌濾器過濾,取濾液0.2-0.5毫升靜脈注射后,注射兩組小鼠,做為對照。結果為一組小鼠死亡,對照組不死亡,鑒定菌株為C型魏氏梭菌。  


        4、通過上述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及實驗室診斷可確診為仔豬C型魏氏梭菌病感染(又稱仔豬紅痢)。  
      
        5、治療  

        ①青霉素、鏈霉素各10萬國際單位/公斤體重口服。  
        ②用“迪美唑”(1,2-二甲基-5-硝基咪唑)制成舔劑,按30毫克/公斤體重,口服,每日3次,連用3-5天。  
        ③泰樂菌素每5升加入0.25克或每千克體重注射2.0-8.8毫克,連用3-10天。同時采用對癥治療用葡萄糖生理鹽水補液。  
    通過上述治療1-3天仔豬逐漸恢復采食、精神狀態較好、恢復吃乳未見發病死亡仔豬  

        6、體會及防治措施  

        本病主要侵害1-3日齡仔豬,1周齡以上仔豬很少發病。在同一豬場各窩仔豬的發病率不同,最高可達100%,病死率一般為20%-70%。所以一定要加強飼養管理、加強環境衛生消毒、發現病死豬及時隔離處理,注意保溫細心照顧。  
       預防本病可應用C型魏氏梭菌氫氧化鋁膠滅活苗對懷孕母豬進行免疫,第一次在產前30天注射,劑量為5毫升/頭;第二次在產前15天注射,劑量為10毫升/頭。臨產前10天,母豬經過15%來蘇兒藥浴后進入徹底消毒的產房,臨產時給母豬乳房徹底清洗消毒,也可以在仔豬出生后,注射抗毒素保護仔豬。給仔豬口服高力米先,每日1次,每200毫克。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山县| 同心县| 无锡市| 沈阳市| 长顺县| 贵南县| 钦州市| 晋中市| 衡东县| 开原市| 石泉县| 建昌县| 九寨沟县| 汝南县| 元朗区| 潜江市| 台南县| 泸州市| 平定县| 鞍山市| 威海市| 东兰县| 博乐市| 察隅县| 金乡县| 杭州市| 建宁县| 金川县| 焦作市| 宁国市| 星座| 台北县| 腾冲县| 平顶山市| 兴和县| 资源县| 黑龙江省| 运城市| 苗栗市| 农安县| 嘉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