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豬無名高熱”中藥防治
[打印本頁]
作者:
lg80912
時間:
2007-8-26 18:51
標題:
“豬無名高熱”中藥防治
2006年5月底以來,許多地區豬場爆發以高燒持續不退、呼吸急促、全身發紅為主要臨床癥狀的豬病疫情,該病發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10~30%,部分豬場達100%,給豬場及養豬戶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此次流行疾病以高熱持續不退為主要特點。直到目前為止,病因尚無明確定論,因此許多專家把此次疫情定名“豬無名高熱”。采用抗生素、疫苗處理,死亡率未見控制。
本文從中獸醫辨證分析出發,根據疾病的流行及發病特點,結合臨床癥狀和病理剖檢變化,對該病進行綜合辨證論治,并對發病豬群進行防治,體現出中獸醫藥在防治豬無名高熱中的積極作用,供同行參考。
1.流行病學
全年都可發病,5~9月份最為集中,多發生于個體飼養、環境差、開放型的豬場,以及中小規模化豬場。發病豬有母豬、育肥豬、斷奶仔豬,但20~40公斤的育肥豬為多,死亡率最高。
2. 臨床癥狀
潛伏期短,發病后開始厭食,體溫升高,1天后,絕食,體溫迅速升高41℃~42℃,稽留熱,呼吸困難、喘氣;隨后,身體皮膚開始發紅,后期呈紫紅色,以鼻盤、眼圈、腹下、后臀、四肢等身體末端發紺。大部分經過7~10天,部分病豬有流鼻涕、眼分泌物增多,眼結膜發紅。部分病豬便秘,同時有嘔吐現象。病程稍長的病豬全身蒼白,出現貧血現象,被毛粗亂,部分病豬后肢無力,個別病豬瀕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部分母豬在懷孕后期110天左右出現流產,產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
3.病理變化
間質性肺炎,肺部有出血點。肺腫脹、變硬、間質增寬,呈不能萎縮的橡皮狀肺。氣管內充滿泡沫或黏液;肺門淋巴結腫大出血明顯,多發性漿液纖維素性胸膜炎。
部分病豬胃部出血,潰瘍。脾腫大、梗死。有的病死豬肝臟腫脹,有出血點。部分病死豬腎腫大,呈褐色或土黃色,質地較脆,有淤血現象。部分病豬喉頭出血,膀胱有大量出血點。腹膜炎,腹腔內大量黃色積液,有纖維性滲出物。
4.病因分析
此次豬無名高熱病經專家臨床診斷、病理變化及實驗室血清學、ELISA、PCR等檢查,發現本病多為豬瘟(HC)、藍耳?。≒RRSV)、圓環病毒(PCV-Ⅱ)、豬流感病毒(SIV)、偽狂犬(PRV)等一種或多種病毒與豬傳染性胸膜肺炎(APP)、副嗜血桿菌(HP)、2型鏈球菌(SS-II)多種細菌或弓形體、附紅細胞體等多病原的混合感染。
5.中獸醫辨證
該病屬于濕熱蘊積,熱毒逐步侵入衛氣營血所致
。
熱邪為患,炎上、灼膚、灼津、迫血外出;濕濁內郁,壅阻氣機,水濕停滯,升降失常。就具體癥狀而言:火熱炎上,則眼結膜發紅,眼睛分泌物增多;邪熱侵犯氣分,則高熱,大渴,肌膚灼熱;熱毒侵犯心包,擾及心神,則嗜睡,精神沉郁。隨著病情深入熱毒內蘊,侵襲血分,則出現皮膚發紅發紫,毛孔出血,皮膚多處紫斑等血熱妄行的癥狀。
暑熱季節,濕熱并重,濕熱之邪從口鼻而入,首先傷及肺臟,導致肺氣升降失常,故出現咳嗽氣喘,呼吸不利等呼吸道癥狀。加之豬汗腺不發達,內熱宣泄困難,濕熱內壅為熱毒;熱毒熾盛灼傷肺絡,故而肺臟及肺門淋巴結出血。日久肺組織被熱毒所傷,肉腐為膿而成肺癰,也即臨床所見的膿性肺炎癥狀。肺為水之上源,脾臟具有運化水濕的功效,當濕熱侵襲機體,運化水濕功能減弱,滯留于肺臟,即出現肺水腫的癥狀,或者肺內出現膠凍樣物質;濕熱困脾,脾胃升清降濁作用失常,故出現嘔吐,腹瀉或便秘。濕熱蘊結日久,氣血運行不暢致脾臟腫大,內出血而顏色變黑。
濕熱侵犯母豬時,影響機體氣血,導致氣血不調,而出現發情不正常,發情期延長,或者假孕現象。當熱毒侵襲孕豬時,傷及胎元及胎兒,從而出現弱胎,甚至死胎、木乃伊胎。
6.治則與方藥
治則:清熱解毒,涼血清肺,燥濕健脾。
方藥:金銀花、大青葉、石膏、生地、丹參、葦莖、黃芩、知母、麥冬、黃連、蒼術、白術、黃芪、陳皮、焦三仙、甘草。
方解:金銀花、大青葉、石膏、生地、丹參清熱解毒涼血為主藥;輔以葦莖、黃芩、知母、麥冬清肺熱,消肺癰,養肺陰,黃連、蒼術、白術燥濕健脾止瀉,佐以黃芪、陳皮補氣理氣;焦三仙和胃健胃,甘草補中,并能調和藥性。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清肺,燥濕健脾之功效。
在臨床治療中,根據發病癥狀的嚴重程度,可適當調整組方劑量、味數,同時對全群豬補充電解質、降低飼養密度、加強通風消毒,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該方適當加減配伍,還可以用于無名高熱癥預防。
近年來,養豬產業發展速度很快,所用飼料原料中霉菌毒素、農藥殘留嚴重;豬群豬對病原微生物的承載力已成超負荷態勢,病原微生物的協同作用使豬的承載變得更脆弱,加之機體抗應激能力下降;愈來愈多的新病種增加了承載力的負荷量。導致豬群整體素質嚴重降低,抗病力免疫力急劇下降;同時濫用抗生素,濫打疫苗,形成惡性循環。
盡管該病流行嚴重死亡率高,但必須意識到,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飼養人員素質,提高動物機體抗病力和免疫力才是關鍵。病急亂投醫,盲目聽信惡意炒作(有些沒發病的豬場也濫用化學藥品和疫苗給豬“保健和預防”),長期過量使用或濫用抗生素和抗病毒化學藥品,不辨疾病濫打疫苗,也是導致這場流行疾病損失嚴重的重要原因。
祖國醫學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在復雜的疫情面前,實有必要在西醫的薄弱環節,充分發揮中獸醫藥在防治傳染病方面的作用,保障我國養殖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
作者:
白水
時間:
2007-8-28 22:02
好資料,但是沒用法、用量。
作者:
朱良
時間:
2007-8-28 23:16
理論上說是非常不錯的。
但是,中藥的配伍方劑、用量、用法沒有給出來,不失為“十分”憾事!
建議把中藥配伍的方劑給出來,如果不吝嗇的話!
作者:
hhxxpp
時間:
2007-9-14 14:50
沒有用法和用量,白辛苦了
作者:
hhxxpp
時間:
2007-9-14 14:52
沒有用法和用量,白辛苦了
作者:
頑石
時間:
2007-9-16 21:44
把用法和用量說出來就好了
作者:
賀州八步獸醫
時間:
2007-9-21 21:42
呵呵,收藏 了。待方便的時候試試看。
作者:
xiong.yao.feng
時間:
2008-5-16 15:39
對付高熱病,用中草藥不失是一個好的辦法,事實證明“保守療法”對病豬有積極的作用。
其實中醫作為我們的國學是一個好東西,大家好好珍惜。
作者:
liudabo007
時間:
2009-1-13 11:01
事實證明“保守療法”對病豬有積極的作用。
作者:
xxc1963
時間:
2009-1-26 18:57
同意大家的意見,沒有用法用量,還要自己辛苦摸索呀,路漫漫兮.........
作者:
hu215
時間:
2009-1-28 11:42
中藥不傳之秘.在劑量.我的觀點。100左右的豬.甘草.陳皮.川連搞5克.生石育.葦莖搞30克.其余15克就行了,
作者:
wangchy
時間:
2009-2-12 14:39
中醫藥在防治各種疫病方面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只是缺少會用辨證和方劑的高手了
作者:
ccxmlhx
時間:
2009-2-17 23:03
就是,好資料,但是沒用法、用量。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项城市
|
敖汉旗
|
灌南县
|
白沙
|
称多县
|
岳普湖县
|
青浦区
|
南宫市
|
扶绥县
|
靖远县
|
喀喇沁旗
|
凉城县
|
和静县
|
江油市
|
象州县
|
长兴县
|
阳原县
|
喀什市
|
临海市
|
盐边县
|
襄樊市
|
赤峰市
|
泸溪县
|
大新县
|
三河市
|
涿州市
|
富蕴县
|
民丰县
|
随州市
|
和硕县
|
石嘴山市
|
赫章县
|
通化市
|
永定县
|
嘉善县
|
临桂县
|
广平县
|
凌云县
|
华亭县
|
庆阳市
|
尚义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