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中草藥在畜牧業上應用的難點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ys0190 時間: 2007-7-15 08:55
標題: 中草藥在畜牧業上應用的難點問題
抗生素是以微生物學為基礎理論的一類產品,在為人類與有害微生物的斗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病源微生物的抗藥性問題日益嚴重,微生物的變異更增加了人類與微生物斗爭的困難程度。病源微生物的耐藥性問題不僅影響到動物疾病的治療,而且還由于藥物在畜產品中的殘留,通過食物鏈的轉移,進一步影響到人類。因而抗生素的安全性問題受到廣泛關注,動物飼料中抗生素的使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替代抗生素的產品也因此越來越多,酸化劑、酶制劑、寡糖、益生素、抗菌肽……,這些產品在生產中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但從實際的使用結果看,雖然不少情況下功效甚好,但要真正全面替代抗生素,還有很大差距。
當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的命運受到嚴重挑戰的時候,國際上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傳統醫藥。特別是歐盟與其他西方國家,他們期望從傳統傳統草藥(植物)提取物中能夠找到既具有抗生素功能又具有中草藥安全性的新的抑菌促生長劑作為抗生素的替代品,牛至油的廣泛應用就是一例。可是單一中草藥活性成分在畜牧業上開發應用成功的實例可以說是鳳毛麟角。而且,不是功效有限,就是毒副作用太強。牛至油的易揮發性也成了其發展的瓶頸。
中草藥作為人類傳統藥物的一個重要部分,有著博大精深的理論基礎,在抗生素出現之前,為人類的健康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挖掘中草藥寶庫,開發替代抗生素的高效飼料添加劑是完全有可能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們對于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研究開發開始活躍起來。大量的實驗證明中草藥飼料添加劑不僅能提高生產性能,而且防病治病效果很好,有些不亞于抗生素,因為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是良好功能和高度安全的天然完美結合體。
隨著中草藥添加劑的研制開發,不斷有新的產品面市,個中不乏極具應用價值的優秀產品,其使用效果讓人深感神奇的中草藥寶庫有著不可限量的開發前景,筆者參與了植物提取物的產品的部分開發和推廣工作,對中草藥的應用方面的一些心得,感觸頗深,在此提出來與業界同仁共享。
一、首先,要正確認識中草藥產品的特點,要用中醫的思維
二、其次是中藥低毒性、低殘留,病菌的耐藥性產生較慢
三、中草藥的作用速度并不總是“慢吞吞”
四、畜牧業上應用中草藥應該遵守“廉價易得”的原則
五、小結
我國的中醫藥從鼎盛到衰落,到了目前為止出現了某種意義上的中藥知識普及率的“細腰”乃至“斷層”,所以期望中藥產品能夠得到許多人的迅速認同有難度,所以,即使有了好的產品,要被市場接受,也要做大量的宣傳工作,甚至要做一些中醫藥的基礎知識的科普宣傳。從另一方面來看,隨著中獸藥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從業技術人員自學一些中醫藥知識,給自己充充電也是十分必要的。
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來看,從中草藥(植物)到安全可靠抑菌促生長劑,比較可行的開發途徑,應該是走總提取物的道路。無論是單味藥或復方,總提取物的功效和安全性都是最接近原來中草藥本身的。其生產工藝也相對簡單成本也相對較低。我們提出要用中醫的思維來理解中藥,并不是說可以不要弄清楚其作用機理的問題,中藥產品的作用機理、不良反應、病源微生物的耐藥性和畜產品中的藥物殘留等問題都必須研究清楚。只有這樣,中獸藥才可能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為世界的動物生產和人類健康作出貢獻。這就必須走繼承、發展中醫藥傳統理論和開創現代中醫藥理論的道路。實現傳統中醫藥的觀念和理論與現代醫學的理論和技術的融合。生物工程(基因工程)、信息工程、計算機技術、指紋圖譜技術、CO2超臨界提取、微粉技術以及現代藥理,藥代動力學、分子生物學等現代高科技的介入,為中醫藥實現技術上的突破提供了可能的條件。
社會各界對中獸藥開發熱情高漲,必然泥沙俱下、魚目混珠,更有甚者可能打著中藥的旗號,偷偷地添加西藥成分,可能會影響中獸藥聲譽,政府管理機構應該在市場的準入、產品標準的制定、市場監管等諸方面強化指導、管理,保護有技術條件的產品,引導企業在中獸藥的開發走正確的道路。
[ 本帖最后由 ys0190 于 2007-12-9 13:52 編輯 ]
作者: shengjm 時間: 2007-8-1 10:36
說得有道理,中藥添加劑的開發很有前途的
作者: xiaoice 時間: 2007-8-3 10:40
;1s: 了解了;1s:
作者: sizhuzi 時間: 2007-8-25 20:52
非常贊同文章觀點,但不支持中草藥開發成飼料添加劑!中藥有效講究辨證施治,情況不同,用藥不同,在飼料中長期添加,必使動物機體陰陽失調,抗病力降低
作者: pig0207 時間: 2007-8-28 11:31
有些道理,但也不一定。呵呵
作者: love-swine 時間: 2007-8-28 11:53
中草藥添加劑確實是一個方向
但是目前的基礎研究太少啊
是藥三分毒
說不定哪天中草藥的副作用又出來拉
作者: 泡沫之夏 時間: 2007-9-4 15:28
目前中草藥的研究并不少,但大多是人藥方面的研究,加之中藥的成分復雜,國內很少有全面分析一種中草藥的活性組分。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我們必須考慮到成本問題,如果提取成本不高,也不必尋找單一活性組分了。但是,據我所做實驗的經驗來看,提取成本一般很高,而且存在環境污染問題,主要是有機溶劑的再回收問題,因為在不同溶劑中有共沸現象。所以,我們有必要尋找高活性組分,通過實驗了解組分間是否有拮抗、聯合等作用。
作者: 荷花 時間: 2007-9-4 18:44
其實很多中藥的有效成分還沒弄清楚
作者: hzpig 時間: 2007-11-5 15:14
有道理啊,支持一下!
作者: smith 時間: 2007-11-6 23:49
俺隨便瞎說一下:
關于中草藥,中草藥的優點,樓主那篇文章已經說的很明顯了。中草藥的提取物用作飼料添加劑也有很多研究,目前也有一些中草藥的添加劑。俺覺得現在的困難是研究到一定程度,一涉及機理、成分等,中草藥的研究就不太容易深入進行下去。這可能是中醫傳統理論有關,中醫講究整體,講究辯證施治,還要考慮物候等因素,具體到某一種病,不同中醫有不同的藥方,甚至藥方差別非常大,但又可能都有效。關于對中醫的認識,俺轉貼的那篇《問中醫幾度秋涼》還是不錯的,可以批判地吸收。俺覺得,中草藥作為飼料添加劑,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的。
關于抗生素的問題,俺覺得關鍵在于規范,目前出問題,也是抗生素沒有真正規范使用——廠家不按規范生產、用戶不按規范使用、有關部門不按規范監管,從而產生惡性循環。別說畜牧行業,即使人,對抗生素的使用也非常不規范。當然,不只是抗生素,不只是畜牧業,其他很多行業都存在規范問題。
作者: 楊純 時間: 2007-11-16 16:55
有道理啊,支持一下!
作者: joyzc 時間: 2008-7-26 07:05
好文章,如果要去分析中藥的成分,再逐一分析作用機理,那是回到西藥的路上去了
作者: 馬蘭靜 時間: 2008-8-11 09:56
原帖由 泡沫之夏 于 2007-9-4 15:28 發表 
目前中草藥的研究并不少,但大多是人藥方面的研究,加之中藥的成分復雜,國內很少有全面分析一種中草藥的活性組分。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我們必須考慮到成本問題,如果提取成本不高,也不必尋找單一活性組分了。但是 ...
非常有道理,應在在畜牧這方面好好使用中草藥降低成本,改善畜禽體質
作者: xiaolinzi 時間: 2008-8-11 15:21
學習學習!:guzhang: :guzhang:
作者: cdliuq 時間: 2008-9-2 16:59
有道理,學習中..........
作者: 繁強中國 時間: 2008-9-3 14:57
我并不贊同本文作者的觀點,我認為,把中草藥應用在畜牧業,首先要以中醫的傳統理論為指導,沒有中醫指導下的中藥根本就不可能稱做中藥,提取了成分的中藥那是西藥.
個人認為,與作者觀點恰恰相反,畜牧業的未來正應該以中醫為指導.
作者: crazylay 時間: 2008-9-4 12:15
中草藥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大的
作者: 劉宏偉 時間: 2009-6-10 12:55
非常贊同文章觀點,但不支持中草藥開發成飼料添加劑
作者: cuishisiliao 時間: 2009-6-10 16:28
學習中。。。。。。:hihi::hihi::hihi:
作者: c274619332 時間: 2009-6-10 17:47
如果不用不用添加劑,畜牧業還能不能發展
作者: luobaoyu 時間: 2009-6-28 12:27
本公司生產中藥超微粉產品目錄如下(細度D90過1000目 水分低于6%)
千目魚腥草 千目板藍根 千目穿心蓮 千目柴胡 千目黃連 千目白頭翁 千目大黃 千目黃柏千目當歸 千目黨參 千目黃芪 千目黃芩 千目甘草 千目生地 千目丹參 千目益母草 千目蒼術 千目厚樸 千目陳皮 千目山楂 千目神曲 千目青蒿 千目麻黃 千目桔梗等中藥超微粉誠征各地經銷商
另公司可以按照貴企業的產品要求定做超微粉產品
聯系人 羅保裕 電話 13970913269
QQ:122162560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夏县|
榆树市|
昌宁县|
肥乡县|
綦江县|
双牌县|
库伦旗|
自贡市|
长宁区|
双柏县|
邵东县|
湖南省|
余江县|
德昌县|
翼城县|
高邑县|
陆河县|
唐山市|
当阳市|
怀安县|
抚顺市|
怀集县|
利津县|
潞城市|
拉萨市|
平江县|
斗六市|
新巴尔虎左旗|
罗定市|
泽州县|
宁化县|
弥勒县|
龙陵县|
平江县|
宿州市|
桃源县|
神池县|
贵德县|
登封市|
称多县|
富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