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現在養豬企業核心競爭力
[打印本頁]
作者:
li-liang2008
時間:
2007-7-3 11:04
標題:
現在養豬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是企業的創新能力、品牌及經營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綜合體現,一般包括企業的洞察力和預見力、技術創新能力、人才競爭力、戰略決策能力、生產制造能力、市場應變和營銷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作為養豬企業管理者要增強創新意識,不斷探索出企業發展的新路子,提高企業產品和技術開發能力,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的檔次,塑造名牌產品,使創新成為推動企業長久發展的不竭動力。
在我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后,對中國豬市場虎視眈眈的外國養豬跨國集團將接踵而至,中國養豬企業所面臨的競爭環境將明顯改變,養豬企業必須培養并形成獨特的核心競爭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與國際著名跨國公司相比,我國許多養豬企業在戰略決策能力、市場營銷能力、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都有相當大的差異。具體表現為:企業缺乏長遠戰略規劃、決策缺乏科學性,研發力量薄弱;特別是能應用分子育種等生物技術進行種豬改良工作的大型養豬企業屈指可數;產品戰略上,缺乏核心產品,配套系的開發有待進一步加強;市場經營戰略上,沒有經營特色,常常是跟在競爭對手后面漫天殺價;人才戰略上,缺乏激勵。制度不健全,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費。另外在規模上,更是不能相提并論。
一、核心競爭力的特點
(一)有價值。企業核心競爭力有助于企業為顧客創造價值,它 能為顧客帶來相對長期的關鍵性利益,得到顧客的心理認同,為企業創造超過一般同行企業的超值利潤。如廣東白石豬場實施CS(顧客滿意)戰略,種豬銷售采 用售前服務、種豬銷售、售后服務、信息反饋、質量跟蹤、人員培訓、企業改造六位一體的全方位綜合服務體系,在為湖南糧油集團提供大量種豬同時,還幫助其下屬質量和管理水平較差的豬場進行企業改造和技術改造,并以此為示范單位,展示白石豬場優良的種豬和優質的服務,吸引湖南省外貿系統下屬一百多家大中型豬場爭相訂購該場種豬,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使湖南外貿系統商品豬在香港市場的賣價超越上海、河南等省市,質量從倒數第三名躍居全國內地口岸第一名,白石種豬為用戶創造了可觀的價值。
(二)稀缺性。企業核心競爭力只為少數幾家公司擁有,大部分同行沒有這種競爭力或者競爭力層次沒有自己企業的高,在同行業中有自己的特點,這種特點又是同行業其它企業很缺少的。如廣東長江集團公司憑高超的捕捉機會和整合社會關系的能力,使公司在短短幾年內迅速發展壯大,在前幾年承包豬場為企業創業積累第一桶金的基礎上,總裁江建常憑著他過人的洞察力和預見力,抓住時機,兼并了廣東臺山市食品集團
公司,使企業向更高的層次發展,憑飼料、屠宰、種苗等方面的優勢為企業獲取較穩定的利潤。
(三)模仿的高成本。核心競爭力是一種獨特的、高人一籌的、具有特色的競爭優勢。它有一種持久的耐力和韌勁,不能輕易被競爭者模仿,其它企業難以開發這種能力。如廣東中山白石豬場、東莞外貿豬場等企業憑質量在香港、澳門市場長期保持高售價的優勢。廣東溫氏集團的公司加農戶及規模經濟、產業化都形成了較強的核心競爭力,這些企業擁有在同行業其它企業不容易超越的優勢,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四)不可替代。 企業擁有特別的核心能力,沒有別的等價物可以替代。企業的核心能力來源于企業價值鏈上的某些特定環節,即戰略環節,這種戰略環節可以是生產環節、營銷環節或產品開發環節,也可以是某些輔助增值環節。要保持企業的戰略優勢,關鍵是控制企業價值鏈的戰略環節。如廣東長江集團公司在臺山市購并當地食品公司,控制了當地肉類屠宰加工的獨家經營權。
(五)延展性。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一種基礎性的能力,是一個堅實的“平臺”,是企業其他各種能力的統領。有延展性的核心競爭力才能保證企業成功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有力地支持企業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業領域延伸。如廣東溫氏集團在原有已形成的“雞”產業核心競爭力后,又向“豬”產業穩步發展。
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建設取決于企業長期積累的經驗、教訓、知識、理念,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
核心競爭力與企業發展密切相關,大凡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都能牢牢掌握主動,使自己超越別人,立于不敗之地。比如:白石豬場的核心能力就是它的品種改良開發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他們的產品研發方針是緊貼市場的脈搏,以市場為導向,以顧客需求目際為依據不斷對豬場核心群種豬進行品種改良,使其不斷適應市場需要,連續多年穩步發展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二、培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的生命線,是企業運行、發展的動力源。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戰略的核心部分。企業要想在未來越來越激烈的市場上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盡快培養給顧客創造價值的核心競爭能力。中國養豬企業要在“內憂外患”的市場環境中成長壯大,從現在起必須花大力氣提升和塑造自己的競爭能力。采取差異化經營戰略,逐步培養能與跨國公司相抗衡的“核心競爭力”。那么,應怎樣構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呢?
養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培養:
(一)精心策劃,提高企業的戰略決策能力
企業的戰略決策決定了企業核心資源的配置,繼而決定了企業未來的興衰。其作用主要表現為(1)在產業發展相對平穩的時期保持企業核心能力發展和積累的一致性;(2)準確預測產業的動態變化,適時進行企業核心能力的躍遷,以適應新的市場競爭環境和技術環境。在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今天,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在作戰略決策時,應改變傳統的那種僅僅從個別產品和市場角度出發的作法,而應該從企業核心能力的培育、成長和積累的角度來考慮企業的戰略問題,通過制定發展戰略(“專業化”或“多元化”)。推行一套適合于“我”的游戲規則,知彼知已,在發揮優勢的同時尋找潛在優勢。
作為養豬企業的管理者。應對本企業自身因素以及企業外各種政策因素和競爭環境進行透徹的了解和分析,及時采取相應的對策,力求做到知已知彼,以求百戰不殆,為種豬企業調整戰略、培育顧客滿意的高質量種豬和做好服務提供依據,這是培養核心能力的前提,國內有的養豬企業還不了解自己真正的資源實力和技術能力,不能給自己企業進行很好的定位,有的盲目擴張,進入了很多不熟悉或競爭十分激烈的領域而導致失敗,因此,養豬企業一定要分析自己的潛在優勢,從各方面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并下功夫培養,這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
企業要達成企業奮斗目標,必須對企業現有的內外環境條件變化可能產生的沖擊加以評估。在國外企業界中,企業的管理者經常應用SWOT分析模型,即企業的優勢(strength)有哪些?企業的弱點(weakness)在哪里?企業的機會(opportunity)在哪里?企業的威脅(threat)在哪里?通過分析,調整企業方向及企業資源,來達成企業目標。SWOT是一常用工具。比如說:中國加入WTO,種豬企業的機會就是:國外質優價廉的飼料原料進人中國,中國養豬企業的飼養成本可得到相對降低,威脅就是國內的養豬企業從此必須面對進入中國開拓市場的跨國種豬公司,他們實力強大,我們熊否可生存和發展;優勢就是中國的養豬企業熟悉中國的市場。大部分種豬企業已形成一定的市場網絡、弱勢就是我們各個豬場實力小,勢單力薄,在資金、人才素質及吸引人才的凝聚力等方面遠遠比不上跨國種豬公司。對上面加以評估與分析,然后再調整企業方向及企業資源,有針對性的采取各項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來達成企業的目標。企業主管必須掌握SWOT,了解當前企業的競爭環境和未來競爭狀況。便于制訂一套能適應當前,也能對應未來的企業策略。
條件較為成熟的養豬企業,應在市場發展空間較為廣闊和自己熟悉的來源擴大規模和縱向發展,比如利用當地發展菜籃子工程等政策因素,實行壟斷經營,如廣東順德長江實業公司控制了臺山市肉類屠宰加工的獨家經營權;又如深圳農牧公司、內蒙古白塔種豬場在當地經營連鎖豬肉超市,開拓終端售銷市場;還可向河南“雙匯”集團學習,向肉類深加工方向發展。生產香腸等肉類制品,也可與營銷企業(如食品部門)聯合或建立穩定的供銷關系。
養豬企業的洞察力和預見力必須是建立在科學的市場調查和財務分析基礎上,在投資和管理決策方面,國外的決策者首先必須先進行細致的行業分析和市場前景分析,了解消費者的消費趨勢和行業發展的動態。再通過計算投資項目的凈現值(NPV)、內部收益率(IRR)、資產回報率(ROA)、股東權益回報率(ROE)及回收期,并考慮貸幣的時間價值,以完整的數學模型進行運算來決定該項目是否切實可行。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對能提高生產水平、生產效率而增加的設備、藥物等投資則先進行部分預算,再決定是否應用,而不是憑空設想、按個人意志辦事。
(二)強化品牌意識,培育企業品牌競爭力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品牌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形象的體現、企業實力的象征。豬的品牌包含了豬品牌的名稱、標志、商標、企業文化內涵等概念,與品牌密切相關的CIS,即企業及其產品的統一識別標志,對強化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的整體知名度有著重要意義。品牌對于中國養豬企業來說仍處于起步階段。就商標而言,目前只有“白石龍駿”(廣東白石豬場)、“桑桎湖”(湖北省畜牧良種場)等十多個注冊商標。能實施品牌戰略的養豬企業也是鳳毛麟角。但作為種豬企業來說,品牌的作用絕不能低估,事實證明,品牌可以幫助種豬企業占領市場、擴大產品銷售。在市場競爭中,品牌作為產品甚至企業的代號而成為銷售競爭的工具,那種品牌在種豬使用者中影響大,為他們所熟悉、所接受,這種品牌的種豬就銷售得快。企業的管理者在企業的管理工作中應有強烈的品牌意識,并通過實施成功的品牌戰略,借助行業信息的傳播和媒體的宣傳,使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如廣東白石豬場根據市場競爭的新形勢,實施品牌戰略,將現代工商管理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導入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IS),訂立了“腳踏實地、追求完美”的管理理念;實施包括質量領先策略、成本領先策略、服務領先策略、市場先導策略的大市場戰略;加強管理,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水平和技術含量。保持白石種豬場質量在全國同行業的領先地位;在總體技術上,不斷實現技術跨越。并為顧客提供滿意的服務、提高企業和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出口商品肉豬質量連續六年在澳門市場名列第一,白石種豬被中國名牌商品協會評為全國同行業十大知名品牌,在泰國舉行的二十一世紀東南亞農業博覽會上榮獲農業“金象獎”,在2001年度香港國際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上,白石種豬被評為“中華精品”,樹立企業良好形象,形成了“白石種豬”品牌。白石豬場的科研項目還榮獲廣東省2001年度科技進步獎,是科技進步授予了企業品牌長久的生命力。
(三)以人為本,強化企業人才競爭力
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激發員工愛企業、為企業的發展壯大而努力的熱情,把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目標和企業實現社會價值的目標統一起來。成為一種內在激勵,主動為企業的發展而奮斗。
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只有把企業變成一個不斷學習的學習型企業、才能使企業保持人才方面的優勢。作為養豬企業的管理者,應不斷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鼓勵技術人員不斷學習,并想方設法為科技人員創造機會,支持科技人員到高等院校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將科技理論基礎與專業實踐技能共同提高,使員工的整體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使豬場真正成為一個學習型企業。改善員工居住等福利條件,使豬場人員生活質量極大提升,使豬場在吸引、留住人才方面的優勢得到充分體現。吸引高層次、高素質的人才到豬場工作,從而形成了企業精英薈萃的良好局面,為其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確立了穩固之基。
企業要有一個良好的氛圍,核心競爭力是在良好土壤中成長的。豬場在管理方面、生產方面、技術開發方面,都應有很好的基礎,同時決策層一定要敢于發動“群眾”,一起分析,并給員工一個稍寬松的氛圍,只有這樣才利于增強企業競爭力、集思廣益,培養核心競爭力。廣東白石豬場、深圳農牧公司、東莞大嶺山豬場等企業大都如此,所以才有了不斷拓展核心競爭力的空間。
(四)實行“有效管理”,加強對過程的控制
通過對選種育種、生產、業務過程的控制,提高企業的生產制造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市場營銷競爭力。
有效的決策機制,是構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有效的決策機制至關重要的是實行著名管理學家杜拉克提出的“有效管理”,“有效管理”包括:①制度管理,建立一套解決問題的規范;②文化管理,形成獨特的文化;③創新管理,建立激勵創新(包括技術創新、工作創新)的機制;④質量管理等等。
豬場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應注意形成自己在經營戰略、人才技術、產品開發、質量控制、生產成本、銷售渠道、服務等多方面的優勢,與競爭對手形成一定差異,形成固有的風格。
構成核心能力的核心是企業的核心技術能力,它包括企業的R&D(研究開發)能力、產品和工藝創新能力。建立以顧客滿意為目標的質量控制體系。種豬場應從以顧客為導向的種豬選育種工作做起。致力于使各個品種的種豬各項性能相指標一年上一個新臺階,投入相應的資金,引進優良品種,建立種豬繁育體系;通過科學的選育種技術,堅持不懈地進行品種的改良,提高各品種種豬各個世代的性能和經濟指標;不斷探索最佳的品種組合,使本企業的產品質量處于領先水平,逐漸形成企業的核心產品。大型養豬企業可以通過推行ISO質量管理體系,從養豬生產過程中控制質量,加強質量改進和技術創新,為種豬使用者滿意提供產品基礎;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長期堅持,從而滿足消費者不斷提高的對高質量種豬產品的需求,構成大型種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廣東白石豬場在全國同行業中率先推行ISO國際質量體系并成為全國首家通過ISO9001-2000認證的養豬企業,通過推行ISO質量管理體系,白石豬場真正做到了“人人有職責、事事有程序、作業有標準、體系有監督、不良有糾正”;使全體員工明確企業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使質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查;明確職責,理順關系、使種豬產品從選種育種、原料采購、養豬生產、產品銷售、售后服務等一系列過程都處于受控狀態,而且通過管理過程的制度化、程式化而將企業的技術知識和生產技巧融入企業的核心能力中,提高企業的組織協調能力。
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提高豬場生產一線的實施能力,提高生產制造能力。企業核心能力的水平需要通過產品來展現,而制造能力則是關鍵,因為它決定了企業是否能取得產品質量競爭優勢和成本競爭優勢。
競爭企業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3種基本競爭戰略:成本領先,標新立異(差異化)和專一化。在一定的時期內,將這3種戰略形式有效的結合起來,企業將能取得較好的競爭地位。依據波特的“競爭優勢歸根到底取決于企業能為顧客創造的價值”的提法,養豬企業在經常管理中必須以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從而提高現有產品的性能價值比。給用戶帶來更多的價值為出發點,通過采取有效的、切合實際的管理和技術措施,不斷提高生產水平、降低產品成本,生產出質量優、成本低的產品,提高養豬企業的生產制造能力,從而形成質量和成本的優勢。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綠色”的話題一再為人們所重視,“綠色奧運”已成為中國向世界的承諾,對于養豬生產者來說。生產無殘留、無污染的天然綠色畜產品是當務之急。有條件的大型養豬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應以生產綠色豬肉為目標,規范飼養管理規程。通過加強對種豬選種、飼料加工、飼養管理、檢測體系保證、屠宰加工、儲存、運輸和銷售等過程的控制,保證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的豬肉。為消費者提供超值產品,與同行業的其它企業形成產品差異。如北京綠健農業發展公司生產的“綠健康寶”牌豬肉。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取得了區域的絕對競爭優勢。
提高企業的市場營銷競爭力。導入市場營銷新理念,大型養豬企業應實施品牌戰略,從源頭做好顧客滿意的工作。以質量樹品牌、以服務固品牌、提高企業品牌知名度、美譽度、顧客對產品的滿意度,形成良性循環,樹立養豬企業的良好形象,培養大批忠誠顧客。通過認真的市場調研,制定豬場的營銷策略,對種豬、商品豬及肉類市場進行細分,確立切合實際的目標市場,做好品種改良工作,以質取勝;做好種豬產品技術服務工作,形成完善的銷售和服務網絡。形成全方位綜合服務體系,提高銷售和服務質量,從各方面確保企業滿足顧客需求、實現顧客滿意的目標;不斷提高顧客滿意度,以顧客滿意來實現顧客忠誠,為種豬、商品豬的銷售培育競爭優勢。培育忠誠的顧客鏈,使企業擁有對本企業產品從品牌認知到價格認同的顧客群體,才能使得豬場種豬產銷兩旺。這種顧客鏈越多、忠誠度越高,核心競爭力就越能經久不衰。
(五)加強創新管理,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核心在于創新,創新是培育核心競爭力的根本途徑。企業核心競爭力除了通過經驗積累之外,創新是形成競爭優勢的最重要動力和源泉。創新一般包括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等方面。通過體制創新提高管理者和員工的積極性;通過科技創新提高種豬產品科技含量和產品質量;通過日常的生產過程管理創新、市場營銷管理創新、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等方面。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經營成本、提高市場占有率。從而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養豬企業管理者的任務應是:在企業內部建立有利于創新的機制、形成鼓勵創新的良好企業文化,盡可能釋放全場員工的潛能,挖掘員工潛力。豬場內部核心競爭力的構建與培育的關鍵在于:在爭取有利的發展環境和機遇的同時,努力培育自身的有競爭力的產品和品牌,不斷發展專有技術、培養造就一支有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專有人才群體。創新建議活動是開發企業內部智力資源、培養員工的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在畜牧獸醫技術人員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在各管理層、業務、營銷人員中開展管理創新、組織創新、市場創新活動、在豬場全體員工中開展崗位創新建議活動,通過創新建議活動激發員工的創新精神和意識,為豬場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奠定基礎。在養豬行業中,廣東白石豬場、深圳農牧公司在豬場管理中都采用“賽馬機制”,激發員工的創新精神,想方設法提高生產水平和產品質量,避免遭受末位淘汰。白石豬場更是以“科技興企、管理創新”做為企業發展的動力,培養員工的創新精神、開發員工的創新能力,真正地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六)創造獨特的企業價值鏈,保持企業的戰略優勢
價值鏈是重要的企業理論之一,它將企業看作各種相互分離但彼此相關的生產職能的集合。價值鏈的形成集中在這些活動如何創造價值、是什么決定成本,并給企業相當大的自由來決定這些活動的形成和結合,企業價值鏈不僅包括如何創造價值、降低成本等因素,還包括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念。
再次,合理設計企業供應鏈。供應鏈是指大型企業通過標準化的生產,將零部件生產或生產過程的部分環節外包給其它廠家,從而形成大企業與外包企業之間的關系網。公司在制訂經營戰略時,必須將具有戰略意義的供應鏈決策納入考慮范圍,合理設計供應鏈,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造具有非凡的作用。如廣東長江集團公司擁有種豬場、飼料廠和屠宰肉聯廠,負責廣東臺山的肉類供應,年供應量需100萬頭,而長江集團商品豬的生產規模并沒有100萬頭,但他們采取“外包策略”,將大部分商品豬的生產環節交給當地養豬場和專業戶完成,提供種苗和飼料,訂立供銷合同,回收商品豬統一屠宰供應市場。
(七)提高企業的反應能力和運作效率,爭取成為競爭中的領先者
企業的反應能力是指“企業在恰當的時間內對重要事件、機會和外部威脅作出有意識的反應以獲得或保持競爭優勢的能力”。在信息時代、是反應快的企業吃反應慢的企業,而不是規模大的吃規模小的,提高企業的反應能力和運作效率,才能夠成為競爭的真正贏家!在信息時代以前,一個企業的成功模式可能是:規模+技術=成功,但是在信息時代,企業管理不是簡單的技術開發、產品生產;而是要能夠及時掌握市場形勢的變化和消費者的新需求,及時作出相應的反應,適應市場需求。比如前段時間玉米價格大幅度上漲,小麥價格偏低,反應較快的養豬企業抓住時機,立即調整飼料配方,使用部分小麥代替玉米,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一些反應慢的大型養豬企業,面對飼料市場的變化,還在觀望和所謂的“研究”,但利潤卻下降甚至虧本。
(八)適時調整豬場的經營管理重點,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
企業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其戰略的重點、經營與管理的內容應有所不同。作為養豬企業在創業期應重點抓內部生產管理,鼓勵艱苦奮斗,向員工描繪企業美好的前景,增強創業信心;青春期重點是拓展市場空間;成熟期重點是鞏固市場;貴族期和官僚期重點是對企業內部管理進行變革,發起第二次創業,改變現狀,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各種負擔,提高市場反應能力,使企業繼續保持活力。養豬企業的管理者必須根據豬場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和環境的變化適時地調整豬場的戰略重點和經營管理重點,才能使本企業在入世后能生存和發展,如果不分析自身所處生命周期的哪一階段,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都采取幾乎相同的策略,其結果必然是導致失敗。
三、結束語
當然構造養豬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因素還不止上述各方面,而核心競爭力的構造,不是以上因素的簡單疊加,而是將它們有機融合,是各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
培育挖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關系到養豬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沒有核心競爭力,就不可能有持久的競爭優勢,沒有競爭優勢,就不可能與實力強大的競爭對手抗衡。企業要發展,就必須有生存和發展的優勢和動力,種豬企業要在風云變幻的種豬市場上立足,必須制訂周密的經營策略,根據市場的變化,以變應變,不斷創新,先走一步,率先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優勢,核心競爭力是養豬企業在競爭環境下的一柄利劍。
作者:
王軍1973
時間:
2007-8-10 10:49
很好,精辟!有價值看看
作者:
moonspirit123
時間:
2007-8-23 10:15
:tiaotiao: :tiaotiao: :tiaotiao: :tiaotiao: :tiaotiao: :tiaotiao: 頂~~~~~~~:tiaotiao: :tiaotiao:
作者:
hzpig
時間:
2007-10-18 09:36
寫得太好了,很值得大家參考借鑒
作者:
gaozhiyong
時間:
2007-10-23 09:12
標題:
回復 樓主 的帖子
很好,精辟!有價值看看
作者:
nbqwerty
時間:
2007-11-23 21:59
很好,很有見識,值得深思
作者:
zhanglihu
時間:
2007-11-25 19:46
很好,很有見識,值得深思
非常好!
作者:
nbqwerty
時間:
2007-12-13 13:41
很好,很有見識,值得深思
作者:
zwh1361979
時間:
2008-3-6 17:34
好貼,新手發貼,請多多支持!!!
作者:
love-swine
時間:
2008-3-15 23:13
沒什么新意的拉,一看寫文章的人就沒有養過豬!
作者:
antou_1919
時間:
2008-11-3 20:54
寫得太好了,很值得大家參考借鑒
@@006: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财经
|
垦利县
|
岳阳县
|
定襄县
|
邮箱
|
定襄县
|
苏州市
|
秭归县
|
天长市
|
德阳市
|
保康县
|
宜城市
|
河东区
|
东城区
|
红原县
|
新津县
|
隆尧县
|
安陆市
|
女性
|
无极县
|
农安县
|
于都县
|
德令哈市
|
南开区
|
岚皋县
|
新干县
|
霸州市
|
长乐市
|
平山县
|
桑植县
|
平阳县
|
西宁市
|
嘉荫县
|
尉犁县
|
新巴尔虎右旗
|
太仆寺旗
|
江永县
|
会泽县
|
蕉岭县
|
安康市
|
招远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