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請問這是羅非魚的瞎眼病吧,該如何處理?
[打印本頁]
作者:
maysaliang
時間:
2007-5-8 16:19
標題:
請問這是羅非魚的瞎眼病吧,該如何處理?
大概
10
天前,標粗塘中發現幾尾羅非魚出現瞎眼想象,通常是單側的眼睛瞎掉,也有兩側同時出現的。初期在塘中觀察:發病的魚在投料時也有覓食,不過只是在邊緣采食,眼球周圍發白,外突。撈上檢查:魚的眼球周圍一圈發白、腐爛,稍微外突,眼珠部位也發白,嚴重的眼珠上的那層薄膜腐蝕掉,眼珠中的液體流失,成一空洞而瞎掉。
發病過程中并沒有發現羅非魚的死亡。
其他癥狀:體色正常,魚依然比較活潑,體表、鰭條、肛門、內臟都沒有發現充血。解剖了三尾,只有一尾的肝膽發現腫大,發黃。
胃腸道內充滿墨綠色的食糜。
環境:水體沒有發現很大的問題,亞硝酸鹽、氨氮等沒有超標。
此塘旁邊的另一塘里混養的鳙魚最近經常出現死亡,死
1-3
尾(
1-2kg/
尾),消毒后死亡停了,過了一周又有魚死,而同塘的羅非魚沒死。
請問:這是瞎眼病嗎?什么原因造成的?
作者:
maysaliang
時間:
2007-5-8 16:43
再發兩張照片
作者:
maysaliang
時間:
2007-5-9 14:40
怎么沒人回復阿,焦急中.......
作者:
maysaliang
時間:
2007-5-9 14:42
昨天打電話給養殖戶,他說現在的情況很穩定,沒用過什么藥哦
作者:
xpno_1
時間:
2007-5-9 16:53
如果只是幾尾魚有這種情況,倒沒必要緊張
作者:
maom110
時間:
2007-5-10 18:04
分享了,長知識!!!!!
作者:
flyfish
時間:
2007-5-10 22:11
瞎眼了叫“瞎眼病”也對啊,其實羅非魚的瞎眼應該只能算一個癥狀,此在羅非魚中是極常見的,因為很多種病原體都可導致羅非魚出現這種程況,如愛德華氏菌,嗜水氣單胞菌等,有時寄生蟲也會出現,但少見。不投藥就好轉的話可能是客戶少投或不投料了。
作者:
maysaliang
時間:
2007-5-11 08:34
養殖戶也沒有特意停料,不過是水源方便,加了幾十厘米的新水
作者:
maysaliang
時間:
2007-5-17 10:57
標題:
回復 #1 maysaliang 的帖子
不要沉水了,我真的很想弄清楚
作者:
maysaliang
時間:
2007-5-23 15:04
再盡力抬一下,要不然就沉底了
作者:
ctbyaode
時間:
2007-7-24 23:07
越冬中尼羅羅非魚還會出現紅鰭病和瞎眼病,紅鰭病開始胸鰭基部充血,繼而擴大,但病魚的活動和攝食仍正常。瞎眼病的病魚體墨黑,眼睛瞎掉,但行動活潑,可用2—5ppm呋喃西林全池潑灑,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這是網上的資料,不知道有道理沒有?
作者:
ctbyaode
時間:
2007-7-24 23:09
1.細菌性疾病 調查發現福建省養殖羅非魚的主要細菌性疾病是以瞎眼病或病魚眼球突出以及眼眶出血為主要病癥的爆發性流行病,漁民俗稱為“瞎眼病”或“突眼病”.可引起養成期間羅非魚大量死亡,危害程度較高.其次為細菌性爛腮病,腸炎病和豎磷病. (1)爆發性流行病 爆發性流行病主要癥狀是病魚瞎眼或眼球突出以及眼眶出血.常出現的眼部癥狀為單側或雙側眼鞏膜白濁,有部分病魚出現腮蓋及下頜部充血發紅,體表無其他顯著癥狀.解剖病魚,內臟最明顯的癥狀是膽囊腫大,有的比正常的體積大數倍,嚴重時還伴隨其他細菌或寄生蟲繼發感染.引起羅非魚爆發性流行病的病原菌主要有,鏈球菌,假單胞菌,氣單胞菌和愛德華氏菌:在2006年的羅非魚病害調查中,從漳州地區的長泰,南靖等地發生該病的羅非魚養殖場分離到志賀氏菌A群致病菌,人工回歸感染出現癥狀與自然發病的癥狀一樣.在羅非魚養殖過程中,這些病原菌感染引起病癥基本相似,且均為對羅非魚危害較大的疾病.養殖過程中僅憑外表癥狀難以準確的將其區分,確診需進行細菌分離或進行血清學診斷.調查結果顯示:福清,長樂地區的羅非魚爆發性流行病主要發生在5~6月份,即育成前期,規格在10~30尾/千克;而漳州地區主要發生在8~9月份,即育成后期,規格在150~300克/尾;引起的死亡率在5%~20%之間.引起羅非魚爆發性流行病的誘發因素主要有:養殖環境惡化,水中氨氮含量過高;飼料采用劣質菜籽粨,棉籽粨等雜粨,含有棉酚,噁唑烷硫銅等對于不利的毒素,致使魚體喪失自我調節和免疫能力,容易造成細菌感染,致使魚體喪失自我調節能力和免疫能力,容易造成細菌感染.目前大多數養殖場對羅非魚爆發性流行病的治療采用消毒劑水體消毒和抗生素口服治療,在發病早期應用有效;但病情嚴重情況下,在投喂抗生素期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病魚的死亡率,一旦停喂抗生素.死亡率就再次增高,養殖者常延長喂藥時間或者增加用藥量,不僅容易誘導菌株產生抗藥性,還可能造成魚肉中的藥物殘留.該藥目前無成熟的防治方法,主要采取水質調節,適當使用強氯精進行水體消毒,同時內服解毒消炎藥品(654-2,vc,肝泰樂,抗生素或中草藥制劑等)的治療方法具有一定效果,對爆發性流行病的預防主要是加強飼養管理,使用優質飼料,定期消毒,提高魚體的自我調節能力和抗病力.因此,應開展羅非魚爆發性流行病原體菌及病理學研究,研制快速診斷試劑及有效的疫苗,以控制該病的流行
這個也是網上的!
作者:
ctbyaode
時間:
2007-7-24 23:11
4—9月,是魚病多發季節,據所描述的癥狀可能是得了羅非魚綜合癥,再注意觀察魚腸道是否有積水,體表是否出血;據市水產站專家介紹,若癥狀明顯,可采用環丙沙星8克/100公斤魚、加呋喃唑蟲4克/100公斤魚喂食。水質可采用強氯精消毒,具體操作要嚴格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施用.
具體情況可請教江津市水產站(電話:47528030).
還來一個!
作者:
ctbyaode
時間:
2007-7-24 23:14
2 突眼病
2.1 癥狀 病魚體色發黑,兩眼渾濁發白、突出,形似金魚的水泡眼,浮于水面,不久死亡。
2.2 病因 維生素缺乏引起。目前尚不知具體缺乏何種維生素。
2.3 危害 主要危害越冬魚種、成魚,在水泥池中高密度養殖過程中易發該病。
2.4 防治
1)改善水質,保持水質清新。2)投喂全價顆粒飼料,飼料中添加魚用多維素、Vc等維生素和礦物微量元素添加劑。3)適當投喂浮萍、胡蘿卜等青飼料。
3 瞎眼病
3.1 癥狀 病魚體色發黑,兩眼渾濁、發白、不突出,又稱白內瘴。
3.2 病因 水中氨氮、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過高。
3.3 危害 在不良的水質環境下,該病發病率較高,但死亡率較低。病魚活動基本正常,但運輸成活率低。
3.4 防治
1)改善水質,定期更換新水。2)科學投喂全價顆粒飼料,避免飼料浪費和營養浪費。3)病魚在清新水質中飼養一段時間后可好轉,與正常魚一樣。
其實這些說了等于沒說,每個說的都不一樣,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12
作者:
虎牙
時間:
2008-4-1 17:02
呋喃西林???禁藥啊。。
作者:
knightydc
時間:
2008-7-21 13:49
標題:
使用增效磺胺看看
使用增效磺胺看看。我朋友說這個效果很好。
作者:
zhjz096
時間:
2008-8-28 11:09
藥敏試驗非常必要。
作者:
glory143
時間:
2008-8-28 11:22
有一種寄生蟲的幼蟲會寄生在魚的眼睛里,具體名字忘記了
你可以解剖魚眼看看有沒有寄生蟲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嵩明县
|
高平市
|
兖州市
|
兴和县
|
阜南县
|
垫江县
|
芦溪县
|
营山县
|
黑水县
|
常宁市
|
新田县
|
浦县
|
沁源县
|
湘潭市
|
湖州市
|
改则县
|
休宁县
|
攀枝花市
|
交口县
|
镇雄县
|
娄烦县
|
盐山县
|
邵阳县
|
崇明县
|
小金县
|
云霄县
|
临猗县
|
神木县
|
洪江市
|
江阴市
|
宁津县
|
易门县
|
天台县
|
虞城县
|
延吉市
|
麟游县
|
大洼县
|
修水县
|
湖州市
|
乌苏市
|
刚察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