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淺談鰻魚發病原因及如何用肉眼觀察診斷鰻病
[打印本頁]
作者:
zhaoyuyong
時間:
2007-5-5 16:23
標題:
淺談鰻魚發病原因及如何用肉眼觀察診斷鰻病
鰻魚主要發病原因有以下幾點:
1.供放養的鰻池和水體消毒不徹底,特別是已投產多年的舊鰻池池底沒有翻整消毒,舊鰻池池底中沉積有大量的鰻魚排泄物和飼料殘渣,是各種有害細菌大量繁殖的良好場所。
2.放養的鰻種和幼鰻體上帶有病原體;如寄生蟲和細菌等。
3.鰻魚體質差,進入越冬池時間過晚,進池時由于操作粗糙,鰻體受機械損傷,粘液脫落,入池后又沒認真消毒鰻體和水體,使鰻魚體質沒法得到恢復。
4.投喂的飼料品質差,殘飼散失過多,又沒有認真排泄,或投喂霉變帶有病原細菌,氧化,酸敗的飼料,引發消化系統器官發生病變。
5.秋末發病的鰻魚未治愈,進池后忽視了越冬池的水質調控和飼養管理,為病原體的繁殖創造了良好條件,從而導致鰻病發生。
6.越冬后期,當天氣變化尚處在不正常時就急于出保溫棚,由于條件突變發生應激,如不注意很易導致鰻病的發生,甚至造成大批鰻魚死亡。
7. 鰻池中出現的病死鰻不及時撈起,讓其在池中腐爛發臭,或撈起后亂拋,不掩埋消毒,或進鍋爐火化,造成水體二次污染。
8.使用的工具,網具和工作人員進出的交叉感染。
9.鰻場布局不合理,水源交叉感染,或利用未經沉淀,消毒處理的循環水養鰻。
10.盲目下藥,超量用藥,造成鰻魚中度以上中毒,粘液脫落,免疫機能下降,易受病原細菌入侵而引發鰻病等。
如何用肉眼觀察診斷鰻病:
1. 赤鰭病:體表及各鰭發炎充血變紅,肛門紅腫,腸胃發炎充血。
2. 肝腎病:體表及各鰭發炎充血變紅,肛門紅腫,肝腎腫脹。
3. 潰瘍病:體表及各鰭發炎充血,肝腎所在部位腫大和潰爛。
4. 弧菌病:胸腹部及體側下部有紅色塊斑,中央稍隆或潰爛,各鰭及鰭肌部發炎充血,肝臟有淤血斑點,腸胃發炎充血。
5. 愛德華氏病:體表及各鰭充血發炎,肛門紅腫,腹肌肌肉性壞死,潰瘍或穿孔,肝腎部位腫脹變紅,擠壓腹部有腥臭的血濃外溢,腸炎胃發炎充血,肝腎腫脹。
6. 紅點病:胸腰表皮點狀出血外滲,用手觸摸及用紙粘印,有血跡點出現,腸胃及腸系膜有點狀出血。
7. 爛尾病:尾鰭糜爛,色灰白。
8. 爛鰓病:嚴重時鰓蓋肥厚,鰓絲肥胖粘連成棒狀,粘液及粘污物多,鰓絲潰損,由紅變白,末端腐絲有長桿菌附生,有的肝臟有腫大。
9. 粘液細菌性鰓病:鰓部鼓脹,鰓絲肥厚,粘連愈合,色紫紅,末端發白,但鰓絲完整無損,鰓絲上有長桿菌附生,肛門微紅,有的腸胃有炎癥。
10. 鰓霉病:鰓絲腐爛邊緣不齊,鰓耙缺損,鰓絲顏色紅白相間,血管內有霉菌菌絲,并伸出鰓絲外,癥狀與爛鰓病相類似。
11. 水霉病:鰓.體表及鰭有棉絮狀的長毛菌絲。
12. 小瓜蟲病:鰓.口腔.體表及鰭有許多不規則的圓形或橢圓形的灰白色小點,周邊有纖毛,能運動,蟲體內有一馬蹄形的大核。
13. 車輪蟲病:鰓.體表及鰭有車輪狀旋轉滑行的蟲體。
14. 氣泡病:頭部及身體附有氣泡,鰓絲之間或鰓紅之間或鰓絲血管內有圓形或橢圓形的氣泡。
15. 微孢子蟲病(又稱凹凸病):軀干至尾柄兩側,有灰白色斑紋,或不很規則的弧形凹凸狀。嚴重時,體干扁,肌肉色乳白不清晰。
16. 腹水病:腹部腫脹,腹腔或胃腸內有大量粘膠狀的積液。
17. 粘液孢子蟲病:鰓絲上表皮下及腎臟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孢囊,孢囊內有梭形的粘孢子蟲,梭形兩尖端各有一個圓形的肌體。
18. 指環蟲病:寄生于鰓部,蟲體呈長形,后端有一對大錨鉤,頭部有分叉狀的頭器及兩對黑色眼點,后端腹面有吸盤,卵生。
19. 三代蟲病:寄生于鰻鰓,外形似指環蟲,但無眼點,胎生,三代同堂,故稱“三代蟲”。
20. 線蟲病:鰓膘內有黑褐色,圓圈狀的大小不等的寄生蟲。雌蟲大,雄蟲小。
21. 錨頭蚤病:下顎及口腔內粘膜組織有錨狀的蟲體。
22. 杯體蟲病:寄生于鰻鰓,蟲體外形似杯狀。
23. 藥物中毒:體表和鰓絲粘液外層有云狀的黃綠色,鰓絲血管內局部充血,呈燈籠狀的充血竇。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川市
|
鞍山市
|
马公市
|
华阴市
|
砚山县
|
钟山县
|
红原县
|
海门市
|
荥经县
|
山东
|
女性
|
余庆县
|
宾阳县
|
宜兰市
|
长宁县
|
临海市
|
清涧县
|
松阳县
|
定西市
|
连云港市
|
长武县
|
雷州市
|
宁陕县
|
双柏县
|
榆社县
|
宜宾县
|
玉林市
|
富阳市
|
石屏县
|
望谟县
|
峡江县
|
兴隆县
|
达尔
|
三明市
|
承德市
|
龙陵县
|
忻州市
|
桂平市
|
兴安盟
|
吴川市
|
南漳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