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由公式(1)可以看出,豬場的利潤率為(1-A),年銷售收入是PNW,二者之積即為豬場的年利潤額。那么,當A>1時,即總成本價高于銷售價,利潤率<0,虧損,不利于經營投資;當A=1時,即總成本價等于銷售價,豬場盈虧平衡;當A<1時,即總成本價小于銷售價,盈利,有利于投資經營。
1.2.2如果利潤額為負值,即經營虧損,則應分析其原因,是經營管理不善還是飼養管理水平不高。如飼料成本過高,則應考慮飼料配方的合理性、原料來源及原料價格,應根據市場安排采購計劃和生產計劃;如果是仔豬肥育豬售價過低所致,則應根據市場調節生產量;若是年出售仔豬育肥豬數過少所致,應考慮品種及繁育方式,做好繁殖和飼養管理工作,以充分發揮豬的生產性能,提高豬的繁殖力和生長肥育性能;如果是固定成本投入過高所致,則應提高設備利用率和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降低不必要支出,以減少浪費。對正在投建的豬場,應從自身實際出發,以“適當投入,較高利潤”為原則,協調固定成本與其他成本投入的比例,為豬場的盈利創造條件。
2 盈虧臨界商品仔豬育肥豬數的確定及其意義
2.1當利潤額為零時,盈虧平衡,即(1-A)NPW=0,由于N、P、W不可能為零,所以1-A=0,即1=A=總成本價/商品仔豬育肥豬售價。所以,有:
商品仔豬育肥豬售價=總成本價=總成本/銷售重量=總成本/(商品仔豬育肥豬頭數×平均個體重)=總成本/NW,也即P=總成本/NW,變形后得到:
N=總成本/PW=(飼料成本+非飼料可變成本+固定成本)/PW(2)
此式即為豬場每年盈虧臨界商品仔豬育肥豬生產數,高于此值盈利,低于此值虧損。
公式(2)變形得:
固定成本=銷售收入-飼料成本-非飼料可變成本(3)
飼料成本=銷售收入-固定成本-非飼料可變成本(4)
非飼料可變成本=銷售收入-固定成本-飼料成本(5)
2.2盈虧臨界商品仔豬育肥豬數數學模型及其變形公式的意義
2.2.1公式(2)可計算豬場盈虧平衡時每年應生產的商品仔豬和育肥豬頭數,這有利于豬場制定年度計劃,預測豬場的盈利情況,并采取相應措施。
2.2.2公式(3)可論證豬場固定成本投入的臨界值,因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條件下,飼料成本和非飼料可變成本相對穩定時,按經濟規律確定固定成本的投入額,有利于企業很好的組織生產。 |
2.2.3公式(4)可論證飼料成本投入的臨界值,該值越大,則意味著生產技術水平、管理水平愈高,即固定成本投入、非飼料可變成本投入較低,投入比例對生產有利。一般情況下,飼料成本占總成本的60%左右,要進一步提高,需要畜牧工作者不斷努力。
2.2.4公式(5)是論證非飼料可變成本投入的表達式。降低非飼料可變成本,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基本原則,它的大小,直接體現著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
3 寧夏某豬場盈虧計算及臨界仔豬育肥豬數的確定
寧夏某繁殖豬場,2002年年初飼養經產母豬600頭,后備母豬100頭,商品仔豬2237頭,育肥豬986頭,種公豬20頭,年生產商品仔豬及育肥豬10699頭,年銷售總收入5720410.40萬元,年耗料2679900千克(其中仔豬料96291千克,育肥豬料1953609千克,種豬及后備豬料630000千克),年出售商品仔豬及育肥豬總重665164千克,平均售價8.60元/千克。全場年固定成本投入707640.60元(即設施折舊、修理費、燃煤、工資、電話費、電費、貸款利息等),飼料成本3674705.12元,非飼料可變成本94043.16元(易耗品支出、藥品費)。試求該場年利潤額及臨界商品仔豬育肥豬生產數。
3.1利潤額的確定
利潤額=(1-A)PNW=[1-(707640.6+3674705.12+94043.16)/665164/8.6]×8.6×(665164/10699)×10699=1244189.26(元)
3.2盈虧臨界商品仔豬育肥豬數的確定
盈虧臨界商品仔豬育肥豬數=N=總成本/PW
=(707640.6+3674705.12+94043.16)/〔8.6×665164/10699〕=8372.2(頭)
可見臨界值8372.2<10699頭,盈利。
4 驗證與分析
4.1經驗證,寧夏某豬場2002年度經營盈利,理論盈利值為1244189.26元,而該場實際盈利1244021.52元,理論與實際相吻合,說明判別式正確無誤。每生產一頭商品仔豬育肥豬盈利116.27元,每頭母豬當年盈利2073.37元。
4.2該豬場盈虧平衡時,每頭母豬每年應生產平均體重為62.17千克的仔豬育肥豬14頭,而實際生產頭數為17.83頭,高出3.83頭,這一生產水平已是筆者掌握的較高生產水平。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