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奶階段 | 干物質 占體重% | 奶牛能量單位NND | 干物質 (kg) | 粗纖維(%) | 粗蛋白(%) | 鈣 (%) | 磷 (%) |
前期(0~45天) | 1.8~2.5 | 19~24 | 14~16 | 16~19 | 8~10 | 0.6 | 0.3 |
后期(46~60天) | 1.8~2.3 | 21~26 | 14~16 | 15~18 | 9~11 | 0.3 | 0.3 |
誘發 代謝病 | 主 要 代 謝 病 | |||||
乳熱病 | 難產 | 胎衣不下 | 子宮炎 | 四胃移位 | 酮病 | |
難產 | + | |||||
胎衣不下 | + | + | ||||
子宮炎 | + | + | + | + | + | |
四胃移位 | + | + | + | + | + | |
乳房炎 | + | + | + | + | + | |
降低受胎率 | + | + | + | + | + | + |
談談奶牛不可忽視的生理階段----干奶期的飼養管理之一 | |
>>作者:山東佳農飼料有限公司 高級獸醫師 靳國志 | >>轉載: |
奶牛在飼養管理過程中需要一段時間停止泌乳----即干奶,這一概念已被廣大奶牛飼養者所接受,大家都一致認為奶牛經過長期泌乳后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但是,對休整階段---干奶期的意義以及如何做好干奶期的飼養管理還不十分清楚,許多養牛戶認為奶牛停止泌乳后“休息”兩個月就可以了。這些養牛戶很看重產奶牛的飼養管理。因為產奶牛飼養管理不好,會使產奶量減少,乳脂率下降,乳房炎發病率增高,很容易造成經濟損失。而干奶牛則不然,奶牛停止產奶,不再有收入,飼喂的好與壞在短期內看不出明顯的效果,頂多體膘差些,奶牛干奶后,不用飼喂礦物質、維生素等飼料添加劑,只要用玉米、麥麩及少量的餅類和粗飼料把奶牛喂飽就可以了。 筆者在技術服務走訪養牛戶時,經常遇到上述情況。然而,奶牛隨著妊娠期推移進入圍產期后,時常發生產前產后癱瘓,胎衣不下,酮病等代謝疾病,產犢后產奶量少,產奶高峰持續時間短,面對這種情況,在與養牛戶交流過程中幫助分析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所在,并向他們指出這是因為他們在奶牛的干奶期沒有按照奶牛這一階段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要飼喂奶牛而出現不想看到的結果。 下面和廣大奶牛養殖戶談談奶牛干奶期的意義以及如何做好奶牛干奶期的飼養管理。 奶牛經過十個月的泌乳后也進入了妊娠的后期,隨之而來轉入干奶期的飼養管理。奶牛干奶期的飼養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奶牛的健康,胎兒的生長發育,初生犢牛體質的強弱以及下一個泌乳期的產奶量。 研究與實踐表明:(1)奶牛經過長期的泌乳,消耗了體內的大量營養物質,因此需要有一定時間休息調整。停止泌乳,以補償蓄積營養物質,恢復體況,為下一個泌乳期穩產、高產奶量打下良好的體況基礎。(2)奶牛在妊娠后期(妊娠7-8個月以后)胎兒生長發育速度最快(初生犢牛體重的70%是在妊娠后三個月生長的),需要母體供給大量的營養物質。如果干奶期飼養的不好,初生犢牛體重小,體質弱,甚至出生后1-2天還站立不起來。(3)干奶期是乳腺一次周期性的休整時期。據研究觀察,干奶期能促進乳腺分泌上皮細胞的更新,損傷的乳腺組織,在干奶期而得到再生。可見干奶期中乳腺組織能獲得更新和再生,當進入下一個泌乳期時,乳腺細胞就能更充分的泌乳。 干奶期的長短依每頭奶牛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在45-75天,平均為60天。頭胎奶牛,體弱,老齡,高產奶牛(年產奶量在7000kg以上)一般為60-75天;對體質強壯,產奶量低,營養狀況好的奶牛干奶期45-50天即可。 干奶期的奶牛要多喂些粗飼料,尤其多喂優質禾本科干草,精飼料與粗飼料的比例由泌乳期的60:40轉換成40:60的比例。 干奶牛不要再喂產奶牛的精補料,應該喂干奶期的成品精補料或根據奶牛干奶期的生理特點,用干奶期的預混料配制成精補料喂干奶牛。在奶牛完全停止產奶逐漸適應了干奶期的飼養后,再慢慢加喂精補料,按照每頭每天增加0.5kg飼喂量加料,精補料增加到每天飼喂量不超過奶牛體重的1%為宜。要注意觀察奶牛的采食和消化情況。有些奶牛的消化機能不好,應酌情減少精補料的飼喂量,防止喂料過多造成瘤胃積食而導致前胃疾病。 不要把干奶牛養得過肥,按照體況評分標準達到3.75分為宜,超過4分的體況屬于偏肥。如果干奶牛體膘過肥,產犢時容易發生難產,亞臨床性酮病,脂肪肝等代謝疾病發病率也會增高,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奶牛進入妊娠后期,許多奶牛往往發生乳房水腫,嚴重者水腫漫延到腹部。這時應減少精補料和食鹽的飼喂量,能減輕乳房水腫的程度。 奶牛在圍產期發生代謝疾病的原因是干奶牛的日糧的營養平衡沒有引起養牛戶的足夠重視。在干奶牛的日糧結構中,應保證能量、粗蛋白、礦物質、維生素滿足干奶牛的營養需要,更應注意鈣、磷的營養平衡。 奶牛的試驗研究表明:奶牛體內鈣平衡是由日糧中鈣的攝入量,腸道鈣的吸收及骨鈣的沉積吸收的調節決定的,當血鈣過低時刺激甲狀旁腺分泌甲狀旁腺激素,抑制甲狀腺降鈣素的合成,使骨鈣向血中轉移,血鈣升高維持鈣的平衡。如果干奶期喂高鈣日糧,血鈣濃度升高,刺激甲狀腺分泌大量的降鈣素,同時甲狀旁腺機能受到抑制,導致奶牛動用骨鈣的能力下降,奶牛低血鈣加重,致使奶牛骨骼肌無力而癱瘓,子宮平滑肌收縮無力而造成胎衣不下,乳頭括約肌收無力,乳頭閉合不全易發生乳房炎。 由此可見,干奶牛的日糧營養結構必須符合奶牛的生理特點,調整產前產后鈣的飼喂量和鈣磷比例。產前15-20天喂低鈣日糧,每頭奶牛每天飼喂40-50克鈣,日糧中的鈣磷比例為1:1。產犢后喂高鈣日糧,每頭奶牛每天飼喂150-200克鈣,日糧中的鈣磷比例為1.5-2.1。 維生素D可以增強腸道對鈣的吸收,當干奶牛日糧缺乏維生素D時,也會影響奶牛對鈣的吸收利用。日糧中添加維生素E不但能提高奶牛的繁殖率,還能降低胎衣不下的發病率。維生素A有助于干奶牛乳腺修復。促進乳腺腺胞的增生作用。因此,在干奶牛的日糧中不能缺少維生素A、D、E。 我們可參照美國NRC第七版推薦的干奶牛營養需要,保證干奶牛每天攝入維生素A 75000IU,維生素D 20000IU,維生素E 1200IU。 根據奶牛干奶期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要,參照美國NRC第七版奶牛飼養標準,佳農公司天津總部研發出新產品----“黃金搭擋”,是一種高維生素含量,“陰子離鹽”型干奶牛預混料,山東省廣大養奶牛戶使用后,對預防奶牛產前產后癱瘓,胎衣不下,乳房水腫收到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奶牛干奶期的飼養,要轉變觀念,不要把干奶牛看做“白吃飽”而忽視對干奶牛的飼養管理,要調整干奶牛的日糧結構,精粗比例為40:60,精補料要逐漸遞增,最大飼喂量不超過體重1%,妊娠后期要低鈣飼養,這樣能保證奶牛健康,高產,以獲得好的經濟效益。 |
干奶牛的飼養管理小結 | |
>>作者:高級畜牧師 鄭健強 | >>轉載:carn.com.cn |
干奶為產奶,健康是目標; 為期兩個月,乳腺獲新生; 瘤胃得休息,膘情要適度; 胎兒正常長,到時不難產。 準備要充分,快停是新招。 分群是前提,前后要分開; 草食是本性,精料要控制; 能量不能多,蛋白不可少; 預混要加倍,鈣鹽須謹慎。 前期四十天,早產須避免; 產前二十天,適應是主線; 環境須改變,精料慢慢加; 預防低血鈣,方法有其二: 低鈣少鈉鉀,或用陰離子。 好壞看發病,請君聽歌謠。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