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附紅細胞體病 [打印本頁]

    作者: linquan    時間: 2007-4-13 13:07
    標題: 附紅細胞體病
    診斷方案
    本病是由豬附紅細胞體,又名紅細胞孢子蟲寄生于紅細胞和血漿中而引起的一種原蟲病。 診斷要點 (1)流行特點  本病多發生于夏季雨后濕度大時,豬虱、蚤等吸血節肢動物可以起到傳播作用,此    外,污染的針頭、手術器械、交配等也可傳播。有人提出哺乳仔豬感染發病是由母豬子宮傳染所    致。生產中多見于飼養密度大的豬場,特別是1月齡斷奶時期受應激因素的影響、使其發病率與    死亡率增高。 (2)臨診特征    1) 仔豬。小于5日齡的主要癥狀是皮膚蒼白和黃疸,1周齡后多可自愈;1月齡左右斷奶時期的仔豬   ,最初表現貧血,后出現黃疸癥狀,生長發育不良,成為僵豬;有些病豬高熱稽留,全身皮膚發紅   ,或是耳、腹下、四肢先發紅后出現紫斑,數天內死亡。 2) 母豬。往往在應激條件下發生急性感染,體溫達40-41.7℃,高熱稽留數天,厭食;慢性感   染時,豬群中部分母豬出現衰弱,蒼白及黃疸癥狀,其中部分豬只不發情或屢配不孕。 (3)剖檢病變 主要是貧血與黃疸。全身性黃疸。皮膚及粘膜蒼白,血液稀薄。肝腫大變性,呈黃棕色    ,膽囊充滿濃明膠樣膽汁。脾腫大變軟。有時淋巴結水腫、胸腔、腹腔及心包囊積液。 (4)實驗室診斷 1) 從發高燒病豬耳靜脈采血涂片,用瑞士或姬姆薩氏染色法染色,油鏡下檢查有無蟲體,如在紅細胞   內發現圓球形的小體,大小為0.8-1.0微米即是之。 2) 對于隱性感染豬,可用間接血球凝集試驗(IHA)作出診斷。
    防治方案
    (1) 胂凡納明10-15毫克/公斤體重,溶于生理鹽水注射液內,立即靜脈注射。3天注射一次,     一般用1-3次即可見效。 (2) 對氨基苯砷酸180克/噸飼料,對病豬群連用一周,以后改為半量,連用1個月。 (3) 土霉素粉針7-15毫克/公斤體重,加入5%葡萄糖注射內溶解,制成0.5%以下的注射液     ,靜脈注射,每天1-2次,連用3-5天。也可用注射用鹽酸土霉素溶媒制成可用土霉素5%     注射液,肌肉注射,達到治療作用。另外,為了預防作用,可用土霉素600克/噸飼料,連續     飼喂。 (4) 應用鐵制劑等對癥治療。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川市| 阿拉善右旗| 安福县| 玉龙| 玉林市| 吉木乃县| 通道| 芜湖县| 洛隆县| 香河县| 周口市| 温泉县| 吉林省| 绥中县| 天长市| 庆云县| 石城县| 于田县| 彭州市| 弥渡县| 广宁县| 宾阳县| 淮北市| 蒙阴县| 赤峰市| 永城市| 韩城市| 威宁| 丹江口市| 泰来县| 隆尧县| 穆棱市| 玉山县| 柳林县| 蓬安县| 志丹县| 工布江达县| 德庆县| 洛浦县| 安塞县| 鹿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