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豬突然死亡的主要病因分析
[打印本頁]
作者:
白石綠兔
時間:
2007-4-5 00:43
標題:
豬突然死亡的主要病因分析
豬突然死亡的主要病因分析 2007-04-03 09:02:11 來源:南方農村報 豬突然死亡的病例很多,病因也不相同;發生時豬的體重大小、病程早晚也不盡相同。引起豬突然死亡的主要病因有仔豬白肌病、哺乳仔豬的口蹄疫、急性黃曲霉中毒、仔豬水腫病、豬痢疾發病初期、急性仔豬黃痢、急性豬丹毒、腸出血綜合征和應激綜合征。 一、主要發生在仔豬的突然死亡疾病 1、豬痢疾 仔豬49-84日齡,季節性發生,先急性暴發,后為慢性,不易清除。流行初期,未顯癥狀突然死亡。多數不同程度腹瀉,先拉軟便,漸為黃色稀糞,內混黏液或血。主要是結、盲腸黏膜腫脹、充血和出血,腸腔充滿黏液,有麩皮樣偽膜。顯微鏡檢查腸黏膜涂片有大量密螺旋體。痢菌凈口服和注射非常有效。 2、急性仔豬黃痢 以1-3日齡最為多見,最急性的仔豬于出生后數小時看不到癥狀便突然死亡。發病仔豬排黃色稀糞,內含凝乳小片,順肛門流下,其周圍多不留糞跡,易被忽視。腹瀉重時,小母豬陰戶尖端和后肢被糞液沾污,病豬減吃或不吃奶,精神差,肛門松弛,排糞失禁,脫水消瘦,最后倒地昏迷死亡。 3、白肌病(肌營養不良) 白肌病多發生于20日齡左右的仔豬,患病仔豬身體健壯而突然發病。體溫正常,食欲減退,精神不振,呼吸急促,喜臥,常突然死亡。發生白肌病的原因是硒缺乏。 4、吃奶仔豬的口蹄疫 通常呈急性胃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 5、仔豬水腫病 多發于斷奶前后,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多見于營養好和體壯的仔豬,突然發病死亡。有些先輕度腹瀉后便秘,有些眼瞼等水腫,或作共濟失調等神經癥狀。解剖表現主要是水腫,胃大彎、賁門部胃黏膜與肌層膠胨樣水腫,腸系膜、皮下等也水腫。 二、主要發生在中大豬的突然死亡疾病 1、黃曲霉中毒 豬吃發霉飼料后5-15天出現癥狀。急性病例可在運動中死亡,或發病后兩天內死亡。病豬表現精神萎頓,食欲降低或不吃食,后軀軟弱,走路搖晃。黏膜黃染,體溫正常,糞便干燥。發病后幾天內死亡,或沒有出現癥狀而突然死亡。 2、急性型豬丹毒 呈敗血癥癥狀,流行初期,個別健壯豬未表現任何癥狀突然死亡。多數病豬則表現減食,或有嘔吐,寒顫,體溫突然升高達42℃以上,常躺臥不愿走動,大便干。有的后期腹瀉;皮膚出現形狀和大小不一的斑,指壓時退色。若小豬得丹毒病時,常有抽搐等神經癥狀。 3、腸出血綜合癥 發病多見于無特異病原(SPF)的豬群和瘦肉型種豬群,可發生于斷奶后所有年齡的豬,但以青年后備母豬、6-9月齡的公豬和斷奶后4-8周齡的豬發病率較高。呈暴發性發病,散發,病程一般很短。應激因素是本病的誘因,尤以個別散發的6-9月齡的公豬及肥豬突然死亡。 防治方法:飼料中加入呋喃唑酮200毫克/千克;對伴有增生性腸病和黏膜彎桿菌的感染,飼料中加泰樂菌素200毫克/千克或配合使用青霉素100毫克/千克,加以控制;對急性病例試用抗組織胺藥、皮質類固醇,維生素配合聯用,曾獲得成功。 4、猝死性應激綜合征 主要是受到強烈應激原的刺激時,并無任何臨床病征而突然死亡。如配種時公豬過度興奮而猝死;追趕時豬過于驚恐,或運輸時過度擁擠等,都可能由于神經過于緊張、“交感—腎上腺”系統受到劇烈刺激時活動過強,引起休克或循環虛脫,造成猝然死亡。 防治方法:應根據應激原及應激綜合征的性質選用具體的防治措施:清除應激原,改進飼養管理,如豬舍要通風良好,防止濕熱擁擠、忽冷忽熱、噪音和騷擾。出欄前12-24小時內不飼喂或減飼,飲用口服補液鹽水;注意車船運輸或陸路驅逐,避免過分刺激;或在出欄運輸前對應激較敏感的豬使用抗應激素、抗應激添加劑或用氯丙嗪等鎮靜劑以防止發生應激現象。對熱應激中暑病豬,可用涼水澆頭,冷水灌腸。注意選育繁殖工作,膽小神經質,難于管理、容易驚恐、皮膚易起紅斑、體溫升高、外觀豐滿的豬,多為應激敏感型,最好不要選作種用。 □張創貴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族自治县
|
赤峰市
|
木兰县
|
九寨沟县
|
白河县
|
玛沁县
|
怀集县
|
丽水市
|
石林
|
南康市
|
印江
|
农安县
|
龙门县
|
鄱阳县
|
鄂尔多斯市
|
信丰县
|
平泉县
|
施甸县
|
顺平县
|
佛冈县
|
徐汇区
|
岱山县
|
延边
|
德惠市
|
正蓝旗
|
佛冈县
|
福鼎市
|
建阳市
|
新龙县
|
丰原市
|
锡林郭勒盟
|
大冶市
|
澄城县
|
寻乌县
|
策勒县
|
冷水江市
|
江阴市
|
安岳县
|
景东
|
长武县
|
马尔康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