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豆粕蛋白檢測結果差異 [打印本頁]

    作者: bandaohe    時間: 2007-3-29 20:31
    標題: 豆粕蛋白檢測結果差異
    前段時間進了一批43%豆粕,在我們這化驗室檢測蛋白只有41個多。
    重采樣復檢,多次檢測,蛋白結果在41%-41.5%之間。
    豆粕廠家來采樣,帶回去在他們那里化驗,他們給出的結果是42.5個蛋白。
    最后郵寄到省檢測中心給檢測,結果他們出示的報告結果,蛋白卻高達43.5。
    以前也遇到類似的情況,在我們廠附近一個小飼料廠,也是懷疑進的豆粕有問題,
    在我們這化驗和另一家大型飼料廠化驗室化驗的蛋白都是41個多,
    可是在市檢測中心檢測,出來的報告卻是43個多。
    這是為什么?我們這里儀器設備沒有問題,做的其它樣品也沒有問題,
    為什么在比較權威一點的地方檢測,蛋白卻高很多呢?
    作者: 張鋒    時間: 2007-3-29 22:21
    應該是權威部門的事,相信自己.
    作者: samful1965    時間: 2007-3-30 08:36
    標題: 回復 #1 bandaohe 的帖子
    你的問題我好幾年前就發生過了。問題應該是你的消化爐的爐溫,因為設備老舊,已經沒辦法達到要求的溫度了/你最好去買一只500攝氏度的溫度計。看看你處理時溫度是否未達到標準。如果沒有,就表示你的爐該換了!!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7-3-30 10:09
    綜合分析一下,當然權威部門也有不權威的時候
    因為都是人在操作.

    [ 本帖最后由 春天的故事 于 2007-3-30 10:25 編輯 ]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時間: 2007-3-30 10:29
    原帖由 samful1965 于 2007-3-30 08:36 發表
    你的問題我好幾年前就發生過了。問題應該是你的消化爐的爐溫,因為設備老舊,已經沒辦法達到要求的溫度了/你最好去買一只500攝氏度的溫度計。看看你處理時溫度是否未達到標準。如果沒有,就表示你的爐該換了!!



    很典型的一個例子解答,說明了要嚴格按標準操作的重要性,差之毫厘,繆之千里啊.:loveliness:
    作者: littlepigwsw    時間: 2007-3-30 10:51
    我也碰到了類似的問題,但我不明白的是如果是設備老舊為什么其他原料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呢,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豆粕
    作者: 微塵    時間: 2007-3-30 11:19
    3樓說得很有道理,有時候化驗同一批高蛋白原料,如果正好趕上換溶液,如果回收率跟上一批不一樣,比如:99.5~110。5%,測出的蛋白也是有差異的
    作者: samful1965    時間: 2007-3-30 11:30
    標題: 回復 #6 littlepigwsw 的帖子
    其他的品種發生少??未必!!
    1。一個原因是豆粕是除了玉米外,用量最大的了。所以老會覺得都在豆粕上發生
    2。其他原料你可能就直接扣款了事。覺得正常
    3。給其他原料的允收空間是不是相對寬松。譬如,一般我們給豆粕的空間,可能只在0.5%蛋白以內的誤差。
           但是給酒糟等原料可能給他1%蛋白的誤差范圍。那是因為豆粕的量太大。影響太大。所以相對定的比較嚴謹
    作者: ZHAOHJ    時間: 2007-3-30 15:54
    我想應該是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們化驗室自己要嚴格檢查一下化驗藥品、儀器和化驗方法!可以做硫酸胺實驗檢查一下化驗過程有沒有問題!消化爐最好也檢測一下溫度是否達到!再標定一下鹽酸!
    如果化驗室自查各方面都沒有問題,那可能就是權威部門檢測有問題!不知道你所在是哪個市,我們這里市檢測中心還沒有我們飼料廠化驗設備齊全呢,全是破舊設備,我們有需要檢測的原料和成品都是送到省檢測中心來化驗的!現在這個世道,說不定豆粕廠家從中搗鬼呢!
    作者: samful1965    時間: 2007-3-30 16:48
    標題: 回復 #1 bandaohe 的帖子
    多方面找原因。找完原因再下結論。
    真相不難解決,我只是丟出一個可能方向
    我覺得證據沒出來前。不好批評別人作假。設備差等等
    都得等看到了證據再說話
    作者: 微塵    時間: 2007-4-1 10:13
    記得以前我們廠也發生和摟主相似的情況,我們也自查自糾,壓力很大。沒有查出問題。那家大的豆粕廠興師動眾,品質人員來了,同時還帶來了標準豆粕(對我們來說是盲樣),這種標準豆粕是北美、歐洲、亞太幾十家化驗室化驗過的,他們全程看我們化驗這個標準豆粕,最后我們測的蛋白在其誤差范圍內,豆粕廠的無話可說了。有時自信心很重要!
    對于國家的質檢中心],不好評論,關鍵在于有無好的監督機制,否則只有憑良心做了!
    作者: 曉風    時間: 2007-4-1 13:15
    現在的部分所謂權威檢測機構,其檢測水準真的值得懷疑,因為他們需要檢測的項目很廣泛,單就粗蛋白的檢測,說不上他們一個月頂多做一次兩次的檢測,而作為飼料生產部門,基本每天都在做這項工作,單就對粗蛋白檢測這項工作,權威部門的檢測人員對該項目的檢測認識和過程把握程度往往不如我們,因此他們的結果往往與實際值差距很大,特別是粗蛋白的檢測,大多數送檢的權威部門出具的檢測結果會偏高,但他們基本很少懷疑自己的結果的真實性,就是因為他們被冠以“權威/資質”的帽子,因此他們的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私下認為,1)檢測粗蛋白應每次用(NH4)2SO4校對過程,只要校對結果在允許的誤差范圍之內,應該相信自己的檢測結果。2)樣品采樣的代表性及樣品處理的規范化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是結果準確性的基礎,該項工作作不好,一切為零,甚至會出現結果的誤導性。

    [ 本帖最后由 曉風 于 2007-4-1 13:19 編輯 ]
    作者: 故鄉的云    時間: 2007-4-1 20:25
    非常贊成樓上的觀點,相信自己,均勻采樣
    作者: bandaohe    時間: 2007-4-1 22:26
    這兩天有點郁悶,沒有上網.看到才兩天就有這么多回貼的,真是感受到畜牧人大家庭的溫暖.
    我咨詢了一下我們這大型飼料廠的檢測中心,據他們說,那些比較權威部門檢測,要分干法和濕法.
    計算結果要折算成風干樣品.那樣的話得出的結果肯定偏高.具體怎么回事,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樣品是郵寄過去的.也沒看人家怎么做的,怎么算的.只看到他們給出的報告依據是02年飼料工業標準上的.
    看到上面的討論,我分析一下,說是設備老化,這個不太可能,我們是去年進的井式八孔消化爐,只消化爐就花了四千多,用了還不到一年.做其他樣品也沒有問題.取樣問題吧,我們自己采了兩次,廠家來了取樣,三次結果非常接近,都在41-41.5之間.廠家說的結果也只有42.5(有偏高嫌疑,因為我們定的是43個蛋白,0.5的誤差).那權威部門化驗個蛋白要那么高的費用,對結果也應高度負責吧.我們難道只有吃啞巴虧?是不是每個飼料廠的化驗部門都挺為難的,化驗合格了就是化驗的準,化驗出不合格,一拿到其它地方化驗合格了,就說這化驗的不準.
    作者: samful1965    時間: 2007-4-1 22:41
    標題: 回復 #15 bandaohe 的帖子
    也許我不該用設備老舊這個字眼。當初我們的消化爐也不是很舊。是日本廠家找出爐溫不夠的原因。你如果覺得沒問題就好了!
    作者: 憨豬    時間: 2007-4-2 08:00
    標準溶液是一個問題:如果硫酸銨回收后,其含氮量處于上限,與下限相比,對結果也是有影響的,質檢中心有時為了息事寧人,一般采用上限,~~~~:D
    作者: littlepigwsw    時間: 2007-4-2 14:49
    標題: 回復 #15 bandaohe 的帖子
    是呀,好象權威部門就一定準確似的.
    作者: littlepigwsw    時間: 2007-4-2 14:49
    不知道你們碰到這樣的問題怎么辦的,按照權威部門的測定結果算嗎?
    作者: bandaohe    時間: 2007-4-3 18:44
    沒辦法,誰讓人家是權威部門呢!:(
    作者: samful1965    時間: 2007-4-4 09:38
    標題: 回復 #20 bandaohe 的帖子
    其實他們不叫權威部門。他們是政府設定的能出具“合法”“有效”報告的檢測機關!!不管他設備多爛。操作人員多面。只有他們出的證明才具法定效力!!
    這是很無奈的!!但是也是很現實的事
    遇到這種事。我們到底搞清楚搞懂,問題在哪里??
    至于他出的報告也就是參考了
    作者: hello    時間: 2009-4-12 02:59
    我也遇到過這種情況 雖然我們用硫酸胺檢驗了 但拿一些有權威的部門去,結果還是差將近一個點,不知是不是真的。。。。
    作者: maomao198346    時間: 2009-4-15 22:24
    我現在也正面臨這樣的壓力,最近測一批魚粉真蛋白,53,供應部說偏低了,堅持要送外檢,平時測其他原料,合格了就說化驗得準,不合格就不相信自己的化驗人員了,一定要送外檢!唉,化驗人員其實壓力也挺大!
    作者: liuguicheng    時間: 2009-4-18 10:06
    化驗員的壓力挺大的,測出來的結果準確就沒說什么,測出的結果低了就要重新復測,再不行再復測,同時會送第二個化驗室測,測出來相差較大就說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可憑什么就要相信別人的數據呢?我也很疑惑的地方,這不明擺著不相信我們嗎?
    這些問題真的值得討論。
    作者: stw11258    時間: 2009-4-18 10:35
    對于國家的質檢中心],不好評論,關鍵在于有無好的監督機制,否則只有憑良心做了!并且國家監督中心一般化驗合格,因為合格后供方和需方都不找他,而不合格的話供方可能會找他,所以說起來還是要相信自己
    作者: any_wyb    時間: 2009-4-18 10:54
    我覺得消化硫酸銨和消化飼料原料有很大的不一樣呀!一個是無機物,一個是有機物,肯定是硫酸銨要消化容易點了
    作者: hjp751124    時間: 2009-4-25 16:56
    飼料廠都面臨同樣的一個問題,我們送了個肉骨粉到兩個檢驗中心,兩個中心出具的結果偏差好幾個,都不知相信誰是對的了
    作者: whm0728    時間: 2009-4-27 15:19
    同樣的遭遇,
    所謂權威機構,我認為從檢測到出報告,人為因素太大。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城县| 临高县| 怀安县| 和平县| 南雄市| 余江县| 淄博市| 吴川市| 安乡县| 河曲县| 林口县| 宝坻区| 盐池县| 大关县| 厦门市| 万宁市| 逊克县| 荣昌县| 巢湖市| 庆云县| 饶阳县| 巴林右旗| 微山县| 迭部县| 嘉义市| 龙陵县| 邵武市| 当涂县| 武强县| 筠连县| 商河县| 修文县| 淳安县| 泽普县| 鄂托克旗| 吕梁市| 潮州市| 巴林右旗| 汝城县| 大关县| 阿瓦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