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控制仔豬腹瀉的營養措施 [打印本頁]

    作者: 新新寶貝    時間: 2007-3-28 08:42
    標題: 控制仔豬腹瀉的營養措施
    控制仔豬腹瀉的營養措施 在養豬生產過程中,斷奶仔豬腹瀉的問題相當普遍。據調查,斷奶仔豬腹瀉率在20%-30%左右。一般情況下,斷奶后3-5天的腹瀉率為0.6%;而8-13天腹瀉更加嚴重,腹瀉率達32%左右。該病造成的死亡率可達10%-20%,即使病愈,其生長發育也會受到嚴重影響,推遲出欄時間,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引起仔豬腹瀉的原因非常復雜,主要有:①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②仔豬斷奶后,母源抗體急劇下降,造成抵抗力下降;③仔豬的消化機能不健全,高植物蛋白的飼料引起胃腸道機能紊亂;④斷奶后的應激,尤其是環境應激,如溫差超過10℃時,腹瀉率就會增加25%-30%,濕度過高也會增加腹瀉的次數;⑤飼喂方式不當,如過度限飼或過度飼喂會引起饑餓性和過食性腹瀉;⑥腸道發生的免疫反應。仔豬斷奶后即切斷了從母體獲得被動免疫的來源,但由于主動免疫,尤其是特異性免疫系統功能還未完全有效地建立起來,IgA+B細胞占主要地位要在4周齡時才能達到成年豬水平,而IgM+細胞要到3-4月齡才達到成年豬水平。一旦開始飼喂含有大量植物蛋白的玉米—豆粕型日糧,斷奶仔豬就會發生腸道免疫反應,出現腹瀉現象。   研究表明,在引起仔豬腹瀉的諸多因素中,原發性因素并不是大腸桿菌,而是由于斷奶過程中的應激(尤其是采食了大量的植物蛋白這類的抗原)影響腸道和粘膜免疫系統的改變,小腸絨毛變短,微生態平衡打破。造成了腸道的損傷,使胃腸酶水平和吸收能力下降。新生仔豬腸道有一種“記憶”細胞,它能識別抗原并與之反應,當斷奶仔豬接觸到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植物蛋白時,就會發生免疫反應,以消除抗原的危害。但是,當斷奶仔豬長期接觸這些日糧中的抗原,日糧的抗原物質達到一定量或作用時間后,仔豬就會產生免疫耐受力,從此對這種抗原不再反應。在仔豬沒有適應日糧中的抗原或者腸道未產生免疫耐力之前,這種日糧仍會引起仔豬腹瀉。   由此可見,控制仔豬的腹瀉應該從仔豬營養方面著手,以下是幾點控制仔豬腹瀉的措施。   一、選擇優質飼料原料   豬乳是高度可消化養分的優良來源。按干物質計,豬乳中含脂肪45%、乳糖25%、蛋白28%,其余成分包括免疫球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但是絕大部分斷奶日糧含脂肪太低(常低于10%),含碳水化合物(淀粉)較高,以及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質。豬乳與斷奶日糧養分上的差異,可能是造成仔豬斷奶后腹瀉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斷奶仔豬尤其是早期斷奶仔豬的日糧中添加血漿蛋白粉(含免疫球蛋白),可以提高仔豬成活率,降低下痢發病率,并提高21日齡仔豬體重;在斷奶日糧中應該添加豐富的乳產品,如乳清粉等;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如優質魚粉等。逐漸增加豆粕等植物蛋白飼料的比例,有利于斷奶后的平穩過度。   二、早期補料   養豬生產者都知道,要想培育出最好的仔豬,必須使用最好的仔豬顆粒料,早期補料。因為用好的仔豬料補料不僅會影響斷奶階段,而且通過其后效作用影響豬的整個一生。研究表明,在仔豬出生5-7天開始補料,可影響斷奶仔豬對蛋白質的反應,使免疫系統產生免疫耐受力,促進胃腸道的發育,減少腸道對日糧蛋白的過敏反應。但調齡斷奶的仔豬如果采食補料過少,反而會降低免疫能力,使斷奶后的反應更加嚴重;而對于4-5周齡斷奶的仔豬進行高質量的補料,對保證其斷奶后的健康和正常生長具有明顯的效果。專家建議,5周齡仔豬斷奶前需補飼優質飼料600克以上,才能建立起免疫耐受力。因此,抓好斷奶前補料可以預防腹瀉的發生。   三、降低飼料中的蛋白質水平   仔豬斷奶后,腹瀉的發生率隨著豬日糧中蛋白質含量的提高而增高,因為蛋白質是主要抗原物質,降低蛋白質水平,可減輕腸道的免疫反應和腹瀉程度。近期國外營養學者研究表明,5-10公斤和10-20公斤仔豬粗蛋白水平以20%-21%和18%-19%為佳,但必須提高幾種必需氨基酸的水平和適宜比例。這樣,既可以減輕仔豬的消化負擔,有利于增重,又可預防和減輕仔豬的腹瀉。   四、飼喂添加劑   1、添加有機酸 由于仔豬消化機能不健全,其胃底腺不發達,缺乏產生足夠的胃酸能力。斷奶前,胃內的酸性環境主要靠母乳中乳糖發酵產生乳酸維持。這樣分泌的胃酸不足會造成胃蛋白酶原的激活受到限制,因此,在玉米—豆粕型日糧中,胃對魚粉、豆粕等非乳蛋白不能很好地消化,造成小腸內細菌增殖,腸道功能紊亂,腹瀉脫水。在飲水和飼料中添加1%的檸檬酸可降低胃內的pH值,保持一定的酸度,可以激活消化酶,有利于乳酸桿菌的繁殖,提高消化能力,從而改善仔豬的增重速度和飼料利用率。   2、添加酶制劑 在日糧中添加穩定性、特異性的外源消化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對仔豬性能有較大的影響,它可以彌補斷奶后仔豬體內酶的分泌不足,從而提高飼料的利用率,防止消化不良性腹瀉。   3、添加益生素 益生素是從畜禽腸道內的正常菌群中分離培養得出的有益菌種,在腸道內繁殖成優質菌群,抑制病原菌及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形成腸道內良性微生態環境。從而減少仔豬腹瀉,改善腸道健康,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有利于斷奶仔豬的生長發育。   4、高鋅 在日糧中添加高鋅可以提高采食量和飼料利用率,并能有效地預防腹瀉的發生。試驗證明,每千克日糧中添加2000-3000毫克能有效減少斷奶仔豬腹瀉的發生。   5、添加抗生素 抗生素可促進生長和改善飼料轉化率已被廣大養殖戶所接受。在補料和開食料中添加抗生素,既可控制病原微生物增殖,又可加速腸道免疫耐受過程,從而減輕腸道損傷,預防腹瀉的發生。目前用于防止仔豬腹瀉的抗生素主要有:金霉素、泰樂菌素、桿菌肽鋅、喹乙醇等。   預防斷奶仔豬腹瀉,除了保證營養的均衡,還與仔豬的管理水平(如舍溫、喂量、喂法、適宜斷奶等)、環境等有一定關系。控制仔豬腹瀉,應采取綜合防制措施。
    作者: lorna_liujian    時間: 2008-7-31 16:39
    thank you
    作者: 天地泉    時間: 2008-7-31 17:12
    養豬的關鍵還是仔豬和母豬,而仔豬確實是很關鍵的步驟。
    作者: 大漠綠洲    時間: 2008-7-31 19:17

    一般情況下,斷奶后3-5天的腹瀉率為0.6%;而8-13天腹瀉更加嚴重,腹瀉率達32%?

     

    老大,應該是斷奶后3-5天腹瀉最嚴重吧?

    [ 本帖最后由 大漠綠洲 于 2008-7-31 19:20 編輯 ]
    作者: 大漠綠洲    時間: 2008-7-31 19:24
    目前用于防止仔豬腹瀉的抗生素主要有:金霉素、泰樂菌素、桿菌肽鋅、喹乙醇等. ----------------嚴重同意!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务川| 广河县| 集贤县| 遵义市| 象州县| 长沙县| 扎囊县| 天津市| 静安区| 鹿邑县| 宁南县| 龙井市| 顺平县| 霞浦县| 舞钢市| 滕州市| 洪洞县| 蛟河市| 三河市| 新泰市| 临沧市| 长葛市| 永川市| 鄯善县| 托克托县| 长顺县| 乌兰察布市| 黄梅县| 虞城县| 山阳县| 嘉禾县| 太仆寺旗| 贵港市| 临漳县| 扎囊县| 宜川县| 洞口县| 商洛市| 蒙山县| 北京市| 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