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水貂病毒性腸炎 [打印本頁]

    作者: 魁罡    時間: 2007-2-4 09:48
    標題: 水貂病毒性腸炎
    水貂病毒性腸炎

     水貂病毒性腸炎是由水貂細小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觸性急性傳染病。其特征是胃腸黏膜發炎、腹瀉,糞便中含有多量黏液和灰白色脫落的腸黏膜,有時還排出灰白色圓柱狀腸黏膜套管。

    1 病原學
      病原為細小病毒屬的一員,與貓泛白細胞減少癥病毒相類似。貓泛白細胞減少癥病毒除感染貓外,也能感染水貂發病。因此認為水貂細小病毒系貓泛白細胞減少癥病毒的一個變種。本病毒的其他生物學特性均與貓泛白細胞減少癥病毒相同。

    2 流行病學
      傳染源是患病動物和帶毒動物,尤其是帶毒母貂是最危險的傳染源。病后康復動物的排毒期可在1年以上。病毒經患病動物和帶毒動物的糞便、尿、精液、唾液等途徑排出體外,污染飼料、飲水及用具,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貓科、犬科以及貂科等動物均有易感性,水貂最為易感,尤其幼齡水貂更易感。本病常呈地方流行性和周期性流行,傳播迅速,全年均能發生。但以夏季發生較多。發病率達60%,病死率達15%以上,其中幼齡仔貂的病死率更高。

    3 臨床癥狀
      本病潛伏期為4~8天。可分以下幾種病程。
      最急性型:突然發病,見不到典型癥狀,經12~24小時很快死亡。
      急性型:精神沉郁,食欲廢絕,但渴欲增加,喜臥于室內,體溫升高達40.5℃以上。有時出現嘔吐,常有嚴重下痢,在稀便內經常混有粉紅色或淡黃色的纖維蛋白。重癥病例還能出現因腸黏膜脫落而形成圓柱狀灰白色套管。患病動物高度脫水,消瘦。經7~14天左右,終因衰竭而死亡。
      亞急性型:與急性型相似。腹瀉后期,往往出現褐色、綠色稀便或紅色血便,甚至煤焦油樣便。患病動物高度脫水、消瘦。病程常拖至14~18天而死亡。
      少數病例能耐過,逐漸恢復食欲而康復,但能長期排毒而散播病源。

    4 病理變化
      主要病理變化在胃腸系統和腸系膜淋巴結。胃內空虛,含有少量黏液,幽門部黏膜常充血,有時出現潰瘍和糜爛。腸內容物常混有血液,重癥病例腸內呈現黏稠的黑紅色煤焦油樣內容物,有部分腸管由于腸黏膜脫落而使腸壁變薄。多數病例在空腸和回腸部分有出血變化。腸系膜淋巴結高度腫大,充血和出血。肝臟輕度腫大呈紫紅色,膽囊充盈。脾臟腫大呈暗紅色,在被膜上有時出現小出血點。
      病理組織學檢查,可見小腸黏膜上皮細胞腫脹,并有空泡變性。發病初期的病例,小腸黏膜上皮細胞可發現核內包涵體。

    5 診斷
    5.1 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5.2 實驗室診斷
      常用的實驗室診斷方法有:本動物接種試驗、瓊擴試驗、血凝抑制試驗等。

    6 防治
      主要采取科學飼養管理,嚴格檢疫、隔離患病動物,加強防疫消毒,按時預防接種等綜合性防疫措施。

    作者: wellhope_365    時間: 2009-5-14 20:49
    雖然我不養 但是我也來學習 學習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江市| 灵武市| 大埔区| 富平县| 北票市| 沾益县| 文昌市| 讷河市| 黑山县| 平度市| 五原县| 台江县| 赤峰市| 会宁县| 芦溪县| 资阳市| 恩平市| 靖江市| 潮州市| 广南县| 临桂县| 宜宾县| 灌南县| 宁化县| 滕州市| 如皋市| 正镶白旗| 祁阳县| 南汇区| 东乌| 盱眙县| 宾川县| 双流县| 吉林市| 巢湖市| 襄汾县| 惠水县| 靖江市| 通河县| 正阳县| 丹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