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分享]豬
[打印本頁]
作者:
hrdong
時間:
2006-12-27 12:15
標題:
[分享]豬
今年夏季,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東等地的部分區域發生了以高熱、呼吸困難和全身性出血為主的豬疫情。感染豬群的發病率,死亡率較高,給養豬生產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疫情發生后,我們迅速組織力量開展本次豬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樣品檢測工作,現將有關信息匯報如下:
根據所收集的流行病學資料、實驗室檢測結果和相關動物實驗,我們初步認為造成本次豬疫情發生的主要病原為多殺性巴氏桿菌(Pasteurella multocida)、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以及豬2型圓環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2)感染,即3P綜合征(3P Syndrome,以下稱3P綜合征)。
豬群中3P綜合征的發生不是偶然的。隨著養豬模式的變化,豬群密度的增加,豬群總體免疫水平出現高度紊亂狀態,加之抗生素的濫用和長期添加,巴氏桿菌的耐藥菌株大大增加。再者,由于過度依賴抗生素,很多豬場停止了常規的細菌疫苗的接種程序,夏季的高溫高濕促使高毒力巴氏桿菌在豬體內大量繁殖,豬藍耳病和豬2型圓環病毒的混合感染,進一步加重了疫情的嚴重程度。
需要說明的是,在3P綜合征中,多殺性巴氏桿菌仍然為原發性病原,豬藍耳病病毒和豬2型圓環病毒為并發感染。當疾病發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三種病原互相影響,所以,阻斷原發病原感染和防止并發感染是控制本次豬疫情的主要措施。由于現行的養豬模式不可能在短期內發生改變,3P綜合征將在我國養豬業中長期存在,它將成為我國養豬業中夏季主要的地方流行性疾病。
由于3P綜合征發生后,藥物、疫苗、甚至抗血清的控制效果都非常有限,預防3P綜合征的發生就顯得尤為重要,對豬場的建議如下:
1、在夏季高溫季節,必須強調豬巴氏桿菌等疫苗的接種工作。雖然目前的豬肺疫疫苗的保護力不高,但接種疫苗后可以大大降低豬群的病死率,從而降低生產損失;一旦有3P綜合征發生的預兆,緊急使用頭孢類等敏感類抗生素進行預防,而抗生素類對于發病豬只治療的效果極差。
2、加強生長豬群的環境馴化工作,增強其自然免疫力,尤其是增強豬只對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豬圓環病毒的免疫力;增強后備豬對細小病毒的免疫力;同時建議加強對豬瘟的免疫接種工作;
3、強化日常豬群的健康性能監測工作,尤其是豬藍耳病、豬瘟的抗體水平檢測,力爭創造條件凈化種豬群的豬偽狂犬病;
4、動態跟蹤豬圓環病毒的病毒血癥出現的幾率,預測疾病爆發的可能性;
5、昆蟲等節肢動物是3P綜合征的重要傳播媒介,所以必須加強對豬舍內外節肢動物的控制工作;
6、加強生產管理,搞好欄舍通風,保持欄舍干燥;加強消毒;進一步加強病豬的隔離工作和死豬的無害化處理工作。
作者:
hrdong
時間:
2006-12-27 12:18
標題:
re:豬傳染性胃腸炎是由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引起...
豬傳染性胃腸炎是由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引起豬的一種高度接觸性消化道傳染病。以嘔吐、水樣腹瀉和脫水為特征。OIE將其列為B類動物疫病。
1 病原學
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為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成員。本病毒能在豬腎、豬甲狀腺、豬睪丸等細胞上很好增殖。對乙醚、氯防、去氧膽酸鈉、次氯酸鹽、氫氧化鈉、甲醛、碘、碳酸以及季銨化合物等敏感;不耐光照,糞便中的病毒在陽光下6小時失去話性,病毒細胞培養物在紫外線照射下30分鐘即可滅活。病毒對膽汁有抵抗力,耐酸,弱毒株在pH3時活力不減,強毒在pH2時仍然相當穩定;在經過乳酸發酵的肉制品里病毒仍能存話。病毒不能在腐敗的組織中存活。病毒對熱敏感,56℃30分鐘能很快滅活;37℃4天喪失毒力,但在低溫下可長期保存,液氮中存放三年毒力無明顯下降。
2 流行病學
傳染源為發病豬、帶毒豬及其他帶毒動物。病毒存在于病豬和帶毒豬的糞便、乳汁及鼻分泌物中,病豬康復后可長時間帶毒,有的帶毒期長達10周。
本病主要經消化道、呼吸道傳播。感染母豬可通過乳汁排毒感染哺乳仔豬。
感染動物為豬,各種年齡的豬都易感,但以10日齡以內的仔豬發病率和病死率高。狗、貓、狐貍等可帶毒排毒,但不發病。
本病發生和流行有明顯的季節性,多見于冬季和初春。多呈地方性流行,新發區可暴發性流行。本病常可與產毒素大腸桿菌、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或輪狀病毒發生混合感染。
3 臨床癥狀
本病潛伏期仔豬為12~24小時,成年豬為2~4天?!蛾懮鷦游镄l生法典》規定為40天。
病初仔豬嘔吐,接著水樣或糊狀腹瀉,糞便呈黃綠或灰色,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塊。隨即脫水、消瘦,2~7天死亡。病愈仔豬生長緩慢。
肥育豬或成年豬癥狀較輕,表現減食,腹瀉、消瘦,有時嘔吐。哺乳母豬泌乳減少,一般經3~7天恢復,很少發生死亡。
4 病理變化
本病以急性腸炎變化,從胃到直腸呈現卡他性炎癥為特征。剖檢可見胃腸充滿凝乳塊。小腸充滿氣體及黃綠或灰白色泡沫樣內容物,腸壁變薄,呈半透明狀。絨毛腸系膜淋巴結充血、腫脹。心、肺、腎一般無明顯病變。
5 診斷
5.1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5.2實驗室診斷
在國際貿易中,尚無指定診斷方法,替代診斷方法有病毒中和試驗(VN)、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病原檢查:組織培養分離鑒定(原代或次代豬腎細胞培養,分離物用免疫染色或用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特異抗血清進行中和試驗鑒定);熒光抗體試驗(用于檢測腸組織中的病毒抗原);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可用于檢測糞便的病毒抗原)。
血清學檢查:病毒中和試驗、間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病料采集:通常采集糞便或小腸。把感染的小腸兩端扎住其內容物是分離病毒的理想樣品。因病毒熱敏感,采集的所有樣品都應是新鮮的或冷藏保存。
6 防治
采用檢疫、消毒、配合使用疫苗進行預防。發現病豬應及時淘汰,死豬應進行無害化處理,污染的場地、用具等應嚴格消毒。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彝良县
|
西藏
|
拉萨市
|
逊克县
|
芒康县
|
宁都县
|
怀仁县
|
米易县
|
青神县
|
鄂尔多斯市
|
鄂托克旗
|
金门县
|
托里县
|
潜山县
|
文水县
|
临澧县
|
财经
|
宿州市
|
桂阳县
|
布拖县
|
忻州市
|
金门县
|
寻乌县
|
芦山县
|
甘谷县
|
广宁县
|
琼中
|
三穗县
|
临桂县
|
宁明县
|
平舆县
|
海晏县
|
屯昌县
|
海淀区
|
大荔县
|
张家川
|
高淳县
|
集安市
|
南宫市
|
华亭县
|
贺兰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