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邵彩梅博士:歐洲飼料禁抗實踐及其對我國飼料企業的啟示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人小李    時間: 2020-7-7 09:45
    標題: 邵彩梅博士:歐洲飼料禁抗實踐及其對我國飼料企業的啟示

    (, 下載次數: 296)

    歐洲飼料禁抗實踐及其對我國飼料企業的啟示

    邵彩梅  朱秋鳳
    1、歐洲飼料禁抗歷史

    1999年,歐盟宣布,從1999年7月到2006年1月1日,飼料中僅允許使用4種抗生素產品:莫能菌素、鹽霉素、黃霉素、阿維拉霉素(效美素),從2006年初開始法律上全面禁止抗生素在飼料中的使用(圖1)。

    (, 下載次數: 294)
    圖1 歐盟等畜牧發達國家飼料禁抗歷史

    荷蘭行業協會規定從2011年9月份開始,不再允許飼料企業為養殖場定制加藥飼料等措施。

    (, 下載次數: 297)

    那么,歐洲飼料禁抗后,養殖生產性能和抗生素用量的變化如何呢?首先是先行者瑞典,在1986年禁抗后的前幾年,以豬為例,平均日增重下降,料肉比提升,死亡率增加,斷奶日齡不得不延遲1周。其次,丹麥實施飼料禁抗后,豬場在生長育肥階段的成績影響不大,據統計,62%的豬場這個階段的日增重和死亡率無明顯變化,只有12%的環境條件差的豬場出現了問題久久不能解決,而另外26%的豬場經過幾個月的調整,生產成績也跟上來了。但仔豬階段產生的問題和困難很大,表現為死亡率的提高和日增重的降低,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數(PSY)下降等(見表1)。除了豬場生產性能的下降,現場抗生素的用量略有增加。

    (, 下載次數: 299)

    由圖2 可以看到,1996—2001年,丹麥現場處方用藥的年用量是不斷增加的,以有效成分計算,從48t增加到了94t(2001年);但飼料和養殖現場的抗生素總用量是降低的,從1996年的154t,下降到了2001年的94t。

    (, 下載次數: 301)

    通過立法等強制手段,逐步減少抗生素總體用量是歐盟畜牧發達國家的共識。

    完善的獸醫師隊伍和獸醫師資質管理支持了歐洲的禁抗行動。同時,歐洲發達國家在養殖現場采取的各項措施和養殖模式的不斷升級是禁抗和減抗的根基,對我國的抗生素管理和各層級企業做好禁抗準備工作具有借鑒意義。

    2、歐洲飼料企業禁抗后的技術措施

    2.1 不同動物或者不同生理階段區別對待
    蛋雞、反芻動物、水產等品種對飼料禁抗的壓力很小或沒有,關注點和難點主要集中在豬和肉雞品種上,而更被關注的焦點就是25kg體重前的仔豬階段。因為仔豬斷奶應激大,仔豬消化道在25kg體重前又沒有發育完善,腹瀉、死亡率高等是幼齡階段禁抗和減抗后的最大難題。

    不管是幼齡動物還是成年動物,歐洲飼料企業最為寶貴的經驗就是養殖現場管理細節的改進。養殖環節沒有以下這些改進,飼料方面的措施將不會有真正的效果:


    (, 下載次數: 303)


    (, 下載次數: 299)

    2.2 養殖現場其它相關措施

    除了養殖現場的管理改進和設施設備的升級外,有疾病發生時必須在現場診斷后再針對性地用藥,合理科學的免疫程序等也是最有力的保證。

    個人認為以上兩點涉及到的各項改變和措施是飼料禁抗后生產性能依然優秀的最大貢獻點,權重可以給到60%以上。

    2.3 飼料企業的升級和調整

    飼料禁抗后,各個飼料企業和飼料添加劑企業也在積極地研究和驗證替代品,有機酸、酸化劑、植物精油和提取物、酶制劑、酵母提取物、益生素等產品的組合和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除了替代品的開發和研究外,歐盟允許飼料企業為養殖企業按照獸醫處方進行加藥飼料的生產,加藥飼料線必須是嚴格獨立的生產線,以防交叉污染的出現,同時飼料廠對處方藥物的貯存管理、使用記錄、運輸等都進行單獨的管理。

    3、我國飼料企業的禁抗技術儲備

    對我國規模化豬場大腸桿菌耐藥性檢測及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的報告顯示,養殖場的感染壓力在逐年增加,使用飼用抗生素的效果下降。目前飼料企業在積極進行相關的減抗技術儲備。

    飼料企業應該再重新審視自己的配方和日糧配制技術。從原料供應商的評估、原料的品種選擇、原料穩定供應、原料的衛生標準把控上做更細致的工作;關注營養的精準和營養素的平衡,選擇好蛋白原料和纖維原料的來源;通過原料深加工和飼料加工工藝的改進以減少有害微生物的污染,提升飼料原料的消化率等。

    實踐和驗證的一條鐵律:即使選對了替代品,依然無法替代優秀的養殖現場管理帶來的貢獻。

    4、對我國飼料禁抗的管理建議

    飼料中禁抗最大的風險會落在管理不良和生物安全防護差的養殖場,最大的壓力是在仔豬斷奶階段。目前,我國的生豬養殖和肉雞養殖,依然是中小規模占絕大比率。以豬為例,根據全國畜牧總站統計,中小規模豬場(每年出欄100~5000頭育肥豬)出欄的肉豬依然是主流,占45%左右(以出欄頭數計),而且不管豬場規模大小,豬舍設計的合理性、生物安全理念以及現場管理水平等參差不齊,不少豬場生物安全意識差,需要提升理念和各項現實的技術服務。我國的飼料禁抗管理要多方位考慮。個人對飼料禁抗管理的建議是要視國情、視動物和視階段不同對待。



    源自中國畜牧雜志,改變飼界整理
    轉載自:
    改變飼界(公眾號)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郓城县| 集安市| 龙川县| 包头市| 青岛市| 宜兰县| 唐山市| 神池县| 桓仁| 通江县| 高雄县| 南木林县| 齐齐哈尔市| 图木舒克市| 英吉沙县| 巴塘县| 上杭县| 昌邑市| 四川省| 垣曲县| 二连浩特市| 塘沽区| 镇沅| 孙吴县| 江都市| 运城市| 海口市| 司法| 米易县| 乌兰察布市| 漠河县| 梁河县| 南京市| 伊吾县| 平遥县| 镇远县| 富宁县| 林西县| 定安县| 大丰市| 嘉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