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養殖雞寄生蟲病 [打印本頁]

    作者: 金石貝美    時間: 2020-6-8 09:21
    標題: 養殖雞寄生蟲病
    雞絳蟲病
    一、臨床癥狀與表現:

      1、初產蛋雞產蛋率上升緩慢或停止上升,產蛋率多在80%左右徘徊不前,采食量不高。
      2、剛到產蛋高峰期90%以上,產蛋率即開始緩慢下降、蛋重偏輕,雞蛋個體小。約有10-15%雞冠發白,倒冠。
      3、高產蛋雞,蛋殼顏色發淺。褐殼蛋變白(明顯)約占10-30%不等。
      4、產蛋雞群中,少部分雞拉稀,先脫肛,后啄肛,致死增多。
      5、雞群糞便稀薄,發紅,料便,按腸炎、小腸球蟲,腸毒綜合癥治療,多次用藥仍反復發作,久治不愈,感到十分困惑。

    二、絳蟲防控:
      定期驅蟲:60日齡青年雞,120日齡初產蛋雞,各驅蟲一次。成年產蛋雞,4月、8月各預防驅蟲一次。由于夏秋季節是中間宿主蒼蠅和甲蟲大量繁殖季節,是蛋雞感染絳蟲的階段,所以8月份驅蟲尤為重要。
      生物安全: 經常清除雞糞,進行發酵處理,以殺死孕卵節片中的蟲卵。蒼蠅開始繁殖季節,飼料中加入環丙氨嗪,抑制蠅蛆繁殖,雞舍外定期殺滅螞蟻、金龜子等甲蟲。減少中間宿主。

    雞線蟲病
    臨床癥狀及防控措施:

    雛雞感染后,常出現消化紊亂,腹瀉便秘交替,病雞發育遲緩,精神萎靡,貧血消瘦,雞冠蒼白,最后衰竭死亡。成雞感染不出現明顯癥狀,但母雞產蛋量可下降,本病根據臨床癥狀,經糞檢找到蟲卵或剖檢找到蟲體即可確切診斷。對本病的防治主要措施為藥物的定期驅蟲。對地面的平養雞,每年進行2次預防性驅蟲,成雞在10-11月份進行,第二次在翌年春季。雛雞第一次驅蟲應在2-3月齡,第二次在秋末冬初。

    雞組織滴蟲病
    1、臨床癥狀

      病雞表現精神不振,食欲減少以至廢絕,羽毛蓬松,翅膀下垂,閉眼,畏寒,下痢。排淡黃色或淡綠色糞便,嚴重者糞中帶血,甚至排出大量血液。病的末期,有的病雞因血液循環障礙,雞冠發紺,因而有“黑頭病”之稱。病程通常為1~3 周。病愈康復雞的體內仍有組織滴蟲,帶蟲者可長達數周或數月。成年雞很少出現癥狀。

    2、病理變化:

    組織滴蟲的主要病變發生在盲腸和肝臟,引起盲腸炎和肝炎,故有人稱本病為盲腸肝炎。一般僅一側盲腸發生病變,有時為兩側。在感染后的第8 天,盲腸先出現病變,盲腸壁增厚和充血。從粘膜滲出的漿液性和出血性滲出物充滿盲腸腔,使腸壁擴張;滲出物常發生干酪化,形成干酪樣的“盲腸心”。隨后盲腸壁潰瘍,有時發生穿孔,從而引起全身的腹膜炎。肝臟病變常出現在感染后的第10天,肝臟腫大,呈紫褐色,表面出現黃色或黃綠色的局限性圓形的、下陷的壞死灶。

    3、防治措施:

    由于組織滴蟲是通過異刺線蟲卵傳播的,所以有效的預防在于減少或殺滅這些蟲卵。陽光照射和排水良好的雞場可縮短蟲卵的活力,因而利用陽光照射和干燥可最大限度地殺滅異刺線蟲蟲卵。雛雞應飼養在清潔而干燥的雞舍內,與成年雞分開飼養,以避免感染本病。另外應對成年雞進行定期驅蟲。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县| 巨鹿县| 武汉市| 桑日县| 民权县| 桦南县| 那坡县| 刚察县| 江阴市| 长葛市| 蒙自县| 郸城县| 永州市| 青阳县| 霍林郭勒市| 电白县| 卫辉市| 资中县| 南康市| 夏邑县| 西吉县| 天祝| 临湘市| 平遥县| 北票市| 枞阳县| 中阳县| 凤山县| 武城县| 漳州市| 达拉特旗| 扬中市| 焉耆| 扶绥县| 东台市| 盐津县| 巴彦淖尔市| 芜湖市| 松溪县| 扎鲁特旗|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