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史上最全的母豬飼養方案(內含24個要點,超級實用)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人小李    時間: 2020-4-7 09:36
    標題: 史上最全的母豬飼養方案(內含24個要點,超級實用)
    豬是豬場生產的命脈,種豬質量直接關系到豬場生產效益,健康的種豬才能生產出健康的小豬。所以,加強種豬飼養管理,提高種豬質量,保證種豬健康,才能提高豬場生產效益,下面是溫氏養豬生產部老師分享的母豬飼養方案,非常實用全面。 

    (, 下載次數: 194)

    1、母豬最怕高能攝入的幾個時期

    01、配后3天和8-25天,高的能量將導致受精卵死亡,附植失敗,使空懷比例升高,產仔數減少。

    02、懷孕中期70-90天,高的能量將導致懷孕母豬乳腺發育不良,產后泌乳性能下降。

    2、母豬飼喂方案


    01、母豬配種當天立即降低飼喂量至1.6-1.8公斤/天,轉喂懷孕母豬料(粗蛋白含量14%)。
    母豬獲得的營養總是優先供應給發育中的胚胎,而胚胎的需要量又很小,在通常情況下,妊娠期的營養水平不太可能影響窩產仔數

    02、配后40-60天,喂懷孕母豬料2.0公斤/天。

    03、配后60-90天,喂懷孕母豬料2.0-2.5公斤/天。
    母豬懷孕35-90天階段是生長、機體儲備、體況調整恢復時期,對過肥或過瘦的母豬適當地進行減料或加料,使懷孕母豬在分娩前達到良好狀態,各胎次母豬分娩時的P2背膘厚都應為18-19毫米。

    04、懷孕90天—喂哺乳母豬料2.5-3.0公斤/天。 (日糧粗蛋白含量16%)
    ①此階段是胎兒的快速生長和乳腺生長期,建議無論小母豬還是母豬,應采食9500千卡消化能/天;
    ②產前母豬喂料過多會使母豬產后食欲降低,采食量減少,影響母豬泌乳量;
    ③通過產前母豬增加飼喂量提高仔豬出生體重的做法成本不合算。

    05、哺乳母豬—飼喂量以3Kg+330g×帶仔數/頭母豬計算。少喂多餐或自由采食的飼喂方法。
    ①哺乳期間母豬要盡量增加飼喂次數,如分4-6餐飼喂。夏天早晚多喂,中午少喂。
    ②哺乳期母豬掉膘過多會影響斷奶后發情正常和下一胎產仔數。帶仔多和瘦弱母豬盡量多喂。
    ③夏天由于母豬食料減少,要注意調整飼料營養。
    ④注意清理食槽剩料,防止母豬食用霉變飼料。

    06、斷奶母豬—母豬斷奶當天減低喂料量至3.0-3.5公斤/天,喂哺乳母豬料
    母豬斷奶后,應將膘情不一的豬分開,避免弱豬因受傷淘汰;頭胎斷奶母豬專欄飼養,對瘦弱母豬和頭胎母豬適當加料,以促其盡快發情,如有疏忽,可能導致部分母豬及早淘汰(瘦弱母豬多為產仔多,帶仔多,奶水好的母豬)。

    3、懷孕母豬要有適中的體況


    01、過肥:因腹腔內脂肪組織壓迫子宮,影響胎兒的發育,產出弱仔,產后也容易出現食欲不振、便秘、缺乳、泌乳期掉膘過快等不良后果。有些豬會因過肥,產后行動不便而壓死小豬。

    02、過瘦:營養攝入不足,影響胎兒的發育而產弱仔,同時,由于在懷孕期,體內沒有足夠的營養貯備,產后因泌乳而消耗大量營養,造成產后泌乳不足,影響小豬的生長發育,本身也因掉膘過于嚴重,而影響以后的正常發情和配種。

      (, 下載次數: 197)

    4、種豬飼養要點


    01、飼料霉菌毒素的影響;

    02、全世界每年約有25%的谷物受到霉菌毒素的影響,近幾年豬群的免疫力下降,飼料霉菌毒素的影響可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03、豬對霉菌毒素敏感,母豬飼料受F–2毒素污染時,常常可見外陰紅腫、乳腺組織增大、胚胎死亡增加、返情、流產、不發情、子宮脫、脫肛等癥狀。

    5、母豬最怕高溫的時期


    01、配后3周內,高溫會增加受精卵死亡,影響胚胎在子宮的附植,返情率升高。

    02、產前3周至分娩,由于仔豬生長過快,豬為對抗熱應激會減少子宮的血液供應,造成仔豬血液供應不足,衰弱甚至死亡。

    6、懷孕母豬管理


    01、母豬配種當天立即調到單欄飼養和減少喂料量。

    02、配種--3周和產前3周--分娩的懷孕母豬夏天要加強降溫工作,可減少早期流產,避免母豬早產或弱產。

    (, 下載次數: 201)

    7、夏天降溫


    分娩舍
    ①母豬頭頸部滴水降溫--必須有風流才能有效; 
    ②噴霧降溫—不能造成濕度過大; 
    ③吹風—不能直接吹到仔豬身上; 
    ④負壓抽風或水廉降溫—注意剛出生仔豬的保溫。

    配種妊娠舍
    ①沖水降溫—必須有風流才能有效;
    ②吹風;
    ③噴霧;
    ④當環境濕度大于80%時,通過水降溫效果不大。無論滴水、噴霧或沖洗,都要有風流帶動才有效。

    (, 下載次數: 192)

    (, 下載次數: 202)

    8、飲水


    (, 下載次數: 196)

    01、飲水器的水壓和流量要適當,手按飲水器水流速2000ml/分鐘為宜

    02、冬天15-20升水/天,夏天30升以上。

    03、水壓低(無論冬夏)會:降低飼料采食量,泌乳減少;體重損耗增加7-9公斤

    04、水壓高(無論冬夏)會:水刺激咽喉,減少飲水,降低采食量,泌乳減少;欄舍濕度過大,仔豬容易下痢。

    05、飲水器的高度要適當。過高—飲水困難,減少飲水量;過低—無法喝水和造成浪費。

    06、水溫過高或過低也會影響種豬采食量。供水管應埋在土下防止太陽暴曬使水溫過高。冬天氣溫低于7℃時,喂 濕料時適當加溫水能增加采食量。

    (, 下載次數: 195)

    (, 下載次數: 196)

    9、飼槽


    01、合理的飼槽設置能增加豬的采食量。

    (, 下載次數: 197)

    (, 下載次數: 200)

    02、料槽裝置不合理會導致近5%的飼料浪費。

    (, 下載次數: 202)


    (, 下載次數: 204)

    (, 下載次數: 195)

    10、欄舍結構


    欄舍結構不合理會給母豬帶來傷害。

    (, 下載次數: 194)

    (, 下載次數: 196)

    (, 下載次數: 189)

    (, 下載次數: 206)

    11、母豬分娩


    01、母豬分娩過程約需2.5—3.0小時.如果產仔間隔時間過長要檢查是否出現難產,并及時助產或催產.如果產后長時間胎衣不下要及時處理.

    02、母豬懷孕時間為112-120天為正常,通常超過118天仍未產仔要進行催產,避免死胎在子宮腐爛造成嚴重子宮炎.

    03、母豬分娩期間靜脈滴注5%葡萄糖生理鹽水1500-2000ml,母豬產第3-4只胎豬開始靜注,第1瓶中添加魚腥草15-20ml+VitC20ml+VitB(復合)20ml+抗菌素(如氟苯尼考、先鋒霉素、泰樂菌素等);最后1瓶中添加縮宮素經產母豬20單位,初產母豬10單位,滴注速度減緩,最后1瓶葡萄糖應在母豬將近產完時才滴注。

    04、做好母豬產后護理工作,預防母豬產后無乳綜合癥發生。每日檢查母豬精神狀態、食欲、體溫、睡眠姿勢、陰道排泄物、乳房等,對有異常的母豬立即采取處理措施。

      (, 下載次數: 193)

    12、母豬便秘

    母豬發生便秘時會使采食量降低,泌乳量下降,易發產后無乳綜合癥。

    防治措施
    01、樸硝10-30克/頭,每天一次。也可以用0.5%氯化鉀或1%硫酸鎂在便秘母豬飼料上灑 1湯匙的藥物。或每頭母豬每天飼喂人工鹽50克。 
    02、檢查飲水器,保證充足的飲水
    03、喂青飼料;  
    04、喂濕料

    13、母豬難產

    原  因
    01、由于仔豬的臍帶較母豬子宮角為短,因此在分娩的后期1/3階段,由於臍帶在為排出時已斷裂,如果由于母豬貧血、疲倦、無力收縮,無法將仔豬及時排出,仔豬在5分鐘內即會因窒息而死亡;
    02、熱應激;
    03、貧血或疾病;
    04、能量不足或缺鐵;
    05、胎豬過大或母豬產道過窄;
    06、死胎阻塞產道。

    治療措施
    01、母豬后期喂料量不要過高,避免仔豬過大造成難產,尤其初產母豬要更加注意;
    02、提高母豬懷孕后期飼料中能量水平,避免母豬產前過瘦而致生產無力的情況; 
    03、在母豬飼料中添加優良的有機鐵,以增加母豬腹部的收縮能力;  
    04、生產過程中給母豬增加能量,如滴注5%生理鹽水,或在母豬產前幾小時喂紅糖水等;  
    05、在母豬產出1-2頭小豬后注射催產素;
    06、人工助產。

    14、母豬產褥熱


    原  因
    母豬因分娩過程中感染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以及綠膿桿菌等病原菌,病原菌侵入血液大量生長繁殖,產生大量毒素,引起母豬產后絕食高熱,外陰流出褐紅色惡臭分泌物,母豬泌乳障礙嚴重子宮炎,甚至出現嚴重自體中毒。

    防治措施
    01、生理鹽水注射液+大劑量抗生素+復合VitB+VitC靜注; 或肌注抗生素、復合VitB、VitC等;
    02、欄舍及接產工具嚴格消毒,胎衣及時處理;  
    03、進行人工助產時避免損傷母豬產道,如接產人員必須剪指甲等;  
    04、沖洗子宮和注入敏感藥物;  
    05、充足飲水,加強護理;  
    06、仔豬寄養。
      (, 下載次數: 190)

    15、母豬乳房炎


    發病因素
    01、仔豬沒剪犬牙或沒剪整齊犬牙咬傷母豬乳房;  
    02、豬舍地面或產欄粗糙不平,因磨擦損傷乳房,產欄漏縫邊緣銳利,擦傷或夾斷乳頭;
    03、母豬產前營養過高,產后幾天乳汁過多過濃,乳豬吸乳有限,乳汁滯留導致乳房炎;  
    04、因產后子宮炎癥或產褥癥繼發乳房炎。

    癥  狀
    01、急性乳房炎表現為乳房腫脹,疼痛,不讓仔豬吸乳,可擠出少量淡黃粘稠乳汁; 
    02、慢性乳房炎表現為乳房內硬塊,因急性子宮炎治療不徹底使乳房結締組織增生,失去泌乳功能。

    防  治
    01、仔豬寄養;
    02、肌注或靜注抗生素+VitB;
    03、在抗生素治療同時注射氯丙唪鎮定劑(每次劑量不得大于8ml),能減少母豬疼痛應激;
    04、擠掉患病乳房乳汁,用普魯卡因青霉素400單位在乳房底部實施封閉注射,每天一次,連續2-3次,并用30%魚石脂軟膏搽乳房。

    16、母豬產后泌乳不足


    發生因素
    01、選種、胎齡過高、初產母豬早配乳腺發情不全;
    02、母豬過肥或過瘦;
    03、飼料霉菌毒素或日糧營養不合理;
    04、疾病(母豬便秘、子宮炎、乳房炎、產后熱等)
    05、飲水不足;
    06、熱應激或接種疫苗應激等;
    07、帶仔過少或過弱,仔豬吸乳剌激不足。

    防  治
    01、在母豬分娩后2天內肌注氯前列烯醇2ml,能有效促進母豬泌乳,并可縮短離奶至發情間隔。
    02、或注射20~80單位的催產素進行催乳,每天3~4次,連用2天;
    03、或皮下注射初乳5~8ml。
    04、解決母豬便秘問題。
    05、提高母豬采食量和日糧質量。
    06、飲水充足。

    誘發因素
    01、后備母豬過早配種,懷孕和哺乳過程飼養管理不當;尤其哺乳期營養不良引起“母豬消瘦綜合癥”是重要原因之一;
    02、母豬懷孕和哺乳過程飼養管理不當,過肥或過瘦;
    03、飼料霉菌毒素影響;
    04、上述疾病;
    05、管理因素大于疾病因素。

    (, 下載次數: 188)

    (, 下載次數: 182)

    (, 下載次數: 185)

    17、母豬斷奶后難發情


    措  施
    01、加強母豬飼養管理,尤其減少哺乳母豬的斷奶掉膘; 
    02、對斷奶后母豬用VitE400-600mg,日分2次喂給,連喂3天,如不發情可再喂1個療程; 
    03、提高飼料中能量水平;
    04、注射PG600催情‘’  
    05、對頑固不發情母豬,先注射激素催情,再用運輸工具(如大卡車、拖拉機等)裝載不發情的母豬在場內轉幾公里的路程,一般2~3天后大部份母豬發情;
    06、延長照明時間(每天16小時以上)

    18、屢配不孕母豬


    01、發情前三天用VE800-1200mg,日分2次喂,3天一療程,發情后配種。
    02、檢查公豬精液。
    03、調整配種時間。是否過早或過遲。
    04、配種方式及次數。
    05、檢查是否有子宮炎。先治療好后再配種。
    06、清除飼料中霉菌毒素的影響。

    19、蹄病


    01、軟腳;
    02、將母豬關在易滑的地板,而引起腳部緊張,造成骨骼的異常; 
    03、當母豬有良好的泌乳能力或泌乳量增加時,若無額外補充較高的鈣、磷,將導致離乳后蹄病; 
    04、關節炎經由細菌感染而產生,必須靠勤消毒來降低發生率;
    05、蹄裂 蹄裂發生原因除了豬舍地板粗糙外,主要是因缺乏生物素(VitH)。而且缺乏生物素的豬很容易擦傷,相對經由傷口感染病原體之機率就增加。

    20、母豬胎齡結構

    (, 下載次數: 186)

    21、建立數據記錄,以數據管理生產


    建立母豬卡
    ①母豬淘汰的依據;
    ②已產仔8胎以上的老母豬;
    ③連續三次屢配不孕的母豬;
    ④斷奶后2個情期經采取措施后仍不發情的母豬;
    ⑤嚴重子宮炎無法治愈的母豬;
    ⑥生產能力低下的母豬(無法賺錢的母豬);
    ⑦有病的母豬如跛腳、患高度傳染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多次疫苗接種后無法產生抗體等。

    建立種豬配種記錄表
    ①查情(18-22天,36-40天);
    ②安排生產計劃(產仔窩數、斷奶窩數、欄舍安排、后備母豬補充計劃等);
    ③種豬健康、繁殖性能評定;
    ④需要控料或攻胎的母豬;
    ⑤配種員的考核評定。

    (, 下載次數: 187)

    建立豬群免疫記錄表
    ①.監督免疫狀態。
    ②.可查的免疫記錄(接種疫苗時間、種類、數量、生產廠、編號)。
    ③.有利于制定下一年度合理的免疫程序。
    ④.疫病控制。

    建立豬群調動表
    ①下一周轉入產房的預產母豬。
    ②下一周轉入配種舍的斷奶母豬。
    ③下一周轉入妊娠舍的懷孕母豬。
    ④下一周要淘汰的母豬。

    05、 建立豬群病歷卡

    22、疫苗接種注意問題


    01、使用合理長度針頭,做到一豬一針頭;針頭消毒前檢查針頭有鉤刺的不能使用; 
    02、疫苗按說明進行保存,懷疑失效疫苗不能使用;
    03、頭胎母豬產前應加強免疫接種,豬場重點疫病的疫苗應重復接種,加強免疫;  
    04、疫苗接種規范操作,注射工具必須嚴格消毒,接種部位正確,發現疫苗回流應及時補注。

      (, 下載次數: 198)

    23、合理的藥物預防


    01、每月一次全場種豬(包括后備種豬)飼料或飲水中添加保健藥物5天; 
    02、母豬產前產后一周飼料中添加保健藥物; 
    03、懷孕后期母豬調入產房前飼料中添加保健藥物5天。

    24、環境綜合治理

    豬場內外環境對豬場的疫病控制也起很大作用,良好的衛生環境能抑制病原的滋生,降低環境中病原的數量,減少豬群發病機率。
    良好的環境能提高使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素,使員工的健康更好。

    01、場內外環境清潔消毒每周1-2次。
    02、豬舍空欄嚴格消毒。
    03、工具消毒---消毒液浸泡。
    04、有效的消毒液和稀釋濃度。

    (, 下載次數: 188)

    25、結束語

    01、對待種豬繁殖問題,花時間對紀錄進行分析比看豬更為重要。
    02、管理比疾病更容易造成窩產仔數的減少。

    來源:溫氏集團養豬生產部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溪市| 鲜城| 耿马| 迁安市| 安泽县| 仁怀市| 明溪县| 佛坪县| 抚远县| 奎屯市| 库尔勒市| 呼玛县| 乌拉特前旗| 大安市| 南和县| 承德市| 包头市| 长岛县| 民权县| 建阳市| 合水县| 惠安县| 博爱县| 玉溪市| 定兴县| 富川| 视频| 靖州| 虞城县| 承德市| 隆化县| 边坝县| 皋兰县| 淄博市| 武威市| 黄平县| 深泽县| 德令哈市| 克山县| 卓尼县| 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