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別盲目復養,先評估一下風險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人小李    時間: 2019-9-2 11:57
    標題: 別盲目復養,先評估一下風險

    6月份以來,豬價開始進入瘋漲模式,養殖盈利大幅提升,但也反映出生豬市場供給嚴重失衡。8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國五條”來助力產能恢復,同時各級政府也多措并舉,大力扶持生產養殖。在政策和利益的驅使下,北方地區部份規模豬場和家庭農場補欄積極性比較強,想抓住當前的黃金機會來打一個“翻身仗”,是當前比較普遍的一種現狀。

    (, 下載次數: 74)
    江蘇省出臺的鼓勵復產政策

    雖然“抗非”一年有余,但客觀上來講,很多家庭農場的非洲豬瘟防控認知水平以及生物安全等級還有待提升。而盲目復養極有可能誘發“二次疫情”,勢必會對家庭農場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和信心打擊。因此,復養有風險,務必要謹慎。

    針對家庭農場而言,到底能不能進行復養?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為了保險起見,建議豬場在復養前要進行嚴格的復養條件評估。在此,筆者結合服務經驗,淺談下家庭農場之復養條件評估,以供參考。

    一、外部條件

    1.政策規定       
    家庭農場所在地域(縣、市)是否滿足農業農村部規定的關于非洲豬瘟疫情封鎖解除和恢復生產的要求,必須以官網公告為準(如下圖)。如家庭農場周邊(10公里)42天(2個潛伏期)內沒有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即滿足疫情解除條件。
    (, 下載次數: 79)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非洲豬瘟疫區解除封鎖公告

    2.周邊環境      

    查看豬場周邊(10公里)是否存在高風險場所,如屠宰場、病死動物處理場、糞污消納點、農貿交易市場、養豬場、垃圾處理場、車輛洗消點及動物診療場所等。如某家庭農場想復養,但1公里外存在其它不穩定豬場(如下圖),則不建議馬上開始復養。

    (, 下載次數: 89)
    豬場周邊存在其它不穩定豬場

    3.全面準備       
    某專家表示“豬場想要成功復養,各方面的準備和投入不亞于重新修建一個豬場”,可見復養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有正確的觀念(豬場老板)、充足的資金、過硬的技術、嚴格的管理、專業的人才和科學的制度。總之,準備越充分,復養成功率越大。

    二、內部條件

    1.疫情復盤
    對家庭農場而言,感染非洲豬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么感染的。因此,復養前,必須通過嚴格的復盤來查找出可能存在的感染途徑并加以規避,從而防止外界病毒持續性的侵入豬場。如賣豬臺洗消不徹底、大門敞開后外界車輛隨意進出等都是當前家庭農場比較常見的非洲豬瘟感染途徑(如下圖)。
    (, 下載次數: 85)
    某豬場賣豬臺洗消不嚴導致肥豬發病        某豬場大門常開導致疫情不斷

    家庭農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進行嚴格復盤:
    ①調查周邊疫情,尤其是本場周邊3公里范圍內是否存在其它感染非洲豬瘟豬場;
    ②查看生物安全記錄,如發生非洲豬瘟前1個月,豬場的人員流、動物流、車輛流、物品流和水料流是否執行到位;
    ③豬場各個環節的消毒工作是否執行到位,包括消毒方式和消毒劑;
    ④利用《P氏生物安全查漏手冊》,逐一排查豬場生物安全漏洞。

    2.漏洞改進
    凡感染非洲豬瘟的家庭農場,必然存在生物安全方面的漏洞。為避免豬場重蹈覆轍,將存在的漏洞逐一改進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缺一不可。如加強飼料房的密封管理、提升豬場員工的生物安全知識水平(如下圖)。

    (, 下載次數: 75)
    某豬場在發生非洲豬瘟后加強對飼料房的管理

    (, 下載次數: 79)
    豬場員工參加生物安全知識培訓

    家庭農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進行漏洞改進:
    ①豬場外圍:禁止外界車輛進入豬場,在場外設立車輛洗消點(1公里)和賣豬中專點(1-3公里),或相同功能的車輛洗消點和賣豬中轉點;
    ②豬場門口:修建實體圍墻(2.5米高),設立消毒設施,如洗澡間、物品消毒間;
    ③豬場內部:明確臟區和凈區,規劃人員、車輛和豬只轉運路線,防止交叉污染。同時,將豬舍周邊雜物清除、整理后使用水泥硬化,提升消毒效果;
    ④豬舍內部:改大棟為小棟,欄舍之間實體墻隔開。改通槽式飲水為獨立式飲水;
    ⑤生產模式:引進批次化生產模式,提升豬群整齊度,方便豬群一次性周轉,同時還能將生產工作集中進行,降低人員、物品與豬只的接觸頻次;
    ⑥生物安全:完善豬場生物安全制度并嚴格執行,如關鍵的人員進出制度、賣豬制度、欄舍洗消制度等。

    3.環境凈化
    根據《豬病學》(第10版)所論述,非洲豬瘟病毒在環境中比較穩定,在豬的糞便中保持感染性能達到數周,在腐爛的血液中存活15周(EFSA,2009)。因此,豬場感染非洲豬瘟后,要對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洗消,包括豬舍內、生產區和生活區。如某家庭農場洗消后,排糞溝還殘留豬糞,吊頂薄膜藏有老鼠(如下圖)。
    (, 下載次數: 76)
    某豬場育肥舍的排糞溝殘留豬糞     某豬場吊頂薄膜中藏有老鼠

    家庭農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進行嚴格洗消:
    【1】豬舍內洗消
    ①清掃:將豬舍內雜物清除后,將豬舍內的污物、蜘蛛網、糞便等清掃干凈;
    ②沖洗:沖洗前用20%生石灰+5%燒堿潑灑欄舍內欄面和墻壁,30分鐘后,用高壓水槍(2-5MPa)沖洗干凈,注意沖欄水要添加酸化劑(1:5000凈水3.9);
    ③泡洗:用低壓水槍(1-2MPa)對欄面、墻壁噴灑泡沫清潔劑,30分鐘后,用高壓水槍(2-5MPa)沖洗干凈;
    ④欄舍消毒:先用戊二醛類消毒劑(1:100環清)噴灑消毒,干燥后用高錳酸鉀40g/m3+甲醛80ml/m3熏蒸消毒,24小時后,使用火焰噴射消毒;
    ⑤水線消毒:先清除豬場水箱內污物并排盡管道中水,將水線系統灌滿酸化劑(1:5000凈水3.9),浸泡12小時后放掉,用清水沖洗2-3次;
    ⑥干燥:將豬舍隔離封鎖,并空欄干燥11天以上;
    ⑦檢測:對豬場內環境進行多點式混合采樣(如欄舍死角、糞溝、漏糞板底部等),使用ATP熒光法檢測病原含量,連續檢測3次以上。

    【2】生產區消毒
    先將生產區路面、賣豬臺、趕豬通道的污物、豬糞等清理干凈后,再用20%生石灰+5%燒堿潑灑消毒,每天一次,連續7-10天;注意下雨天過后要加強消毒。

    【3】生活區消毒
    先對生活區宿舍、食堂、辦公區進行清掃,將沒有價值的雜物焚燒處理,對房間內家具、地面、墻壁噴灑戊二醛類消毒劑(1:100環清),每天一次,連續7-10天;將工作服、水鞋、工具用戊二醛類消毒劑(1:100環清)浸泡消毒。

    4.引進哨兵豬
    哨兵豬能否試養成功是檢驗復養成功的關鍵,一旦對哨兵豬進行非洲豬瘟病原檢測不合格,則說明豬場環境凈化不到位,復養成功的概率會大大降低。因此,家庭農場要嚴格執行哨兵豬試樣,切勿抱有僥幸心理。如某家庭農場在復養前,引進一批3月齡左右小肥豬當作哨兵豬進行試樣(如下圖)。
    (, 下載次數: 87)
    某豬場引進3-5月齡小肥豬作為哨兵豬

    家庭農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進行哨兵豬試養:
    ①引進時間:完成場外及場內洗消并自然干燥2周后,才能引進哨兵豬;
    ②健康狀況:引進的哨兵豬健康狀態良好,尤其是非洲豬瘟病原檢測必須呈陰性;
    ③天齡大小:選擇3-5月齡育肥豬作為哨兵豬,試養成功后將其中育肥母豬留種進行配種,可以加快豬場產能恢復;
    ④引進比例:引進哨兵豬頭數占復養后存欄的20%,要求保證豬場每個欄都要有哨兵豬,且豬只能夠自由活動;
    ⑤持續監測:持續觀察哨兵豬的臨床癥狀,每半個月進行一次非洲豬瘟抗原檢測;原則上45天內,豬只沒有可疑的臨床癥狀且抗原檢測始終呈陰性,即為試養成功。

    5.生物安全體系+執行
    我國首個復養成功案例——連云港連成牧業,公司董事長魏寶磊表示:“復養成功離不開生物安全的核心打造,總結全起來是12個字——體系建立、刻意訓練、重復監督”,進一步強調生物安全體系和執行力的重要性。如家庭農場可以學習和執行由湖南加農正和PSY應用研究院提出的P氏生物安全體系和落地措施(如下圖)。
    (, 下載次數: 86)
    P氏生物安全體系構架圖

    家庭農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來提高員工執行力:
    ①加強學習:豬場老板和員工都要學習并掌握P氏生物安全體系和落地措施,結合豬場實際情況,排查存在的漏洞并持續性改進;
    ②優化流程:豬場不需要掛在墻上的規章制度,需要的是簡潔、可落地的生物安全制度流程;
    ③硬件匹配:豬場老板不要為難員工,生物安全設備設施必須到位,如消毒藥品、消毒機、高壓清洗機等;
    ④激勵措施:豬場采取績效考核,讓員工的工作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

    小結:
    對多數家庭農場而言,受資金、技術等方面的限制,復養機會只有一次。因此,復養前要進行復養條件評估。一方面,評估好豬場外部復養條件;另一方面,嚴格執行疫情復盤、漏洞改進、環境凈化、哨兵豬試養、生物安全體系和執行力等關鍵環節。總之,堅持“認真檢查、不斷完善、不急不躁、時機成熟”的原則,復養成功率就會大大提升!

    (, 下載次數: 84)
    陳方欽
    psy應用研究院全國技術服務經理

    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畢業后先后在溫氏,河北正信牧業等公司的規模豬場擔任配懷主管,生產主管以及區域獸醫,積累了近十年的規模豬場現場實操和管理經驗。擅長豬場配懷和產房環節的管理、豬場生產數據的分析以及生物安全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加入加農正和PSY應用研究院后,先后服務500頭以上規模豬場20余家,撰寫豬場生產技術類文章20余篇,并多次獲得青云計劃獎。

    原創: 陳方欽    來源:PSY應用研究院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源县| 南皮县| 榕江县| 灌云县| 涿州市| 石城县| 峨眉山市| 东乡县| 云南省| 大石桥市| 玉林市| 泽库县| 新津县| 焉耆| 渝北区| 奈曼旗| 洛宁县| 江油市| 方正县| 宁南县| 庆元县| 蓝田县| 昭苏县| 清涧县| 凯里市| 峡江县| 宿松县| 山西省| 盘锦市| 灵寿县| 会宁县| 长沙县| 金昌市| 南乐县| 台南县| 高邑县| 西平县| 凤山市| 哈尔滨市| 长垣县| 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