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2018年農產品市場運行總體平穩,非洲豬瘟影響有限作者:佚名來源:農民日報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人小李    時間: 2019-1-10 09:43
    標題: 2018年農產品市場運行總體平穩,非洲豬瘟影響有限作者:佚名來源:農民日報


    回眸2018年,盡管農產品價格受到內外部多重不確定性因素沖擊,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不同程度下調,大豆及豆油、豆粕市場運行波瀾不驚,蔬菜價格波動較劇烈,但我國農產品供給總體充足,價格機制作用進一步發揮,市場運行繼續保持了總體平穩的態勢,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趨勢



    全國主要鮮活農產品批發價格走勢圖(2014年1月至今)(單位:元/公斤)

    2018年,從農產品價格總水平情況看,全年變化呈“V”形走勢,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波動基本一致。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我國“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最高值為2月份的115.1,最低值為7月份的97.2,1~11月均值為104.4(以2015年為100),同比高4.3個點,預計全年均值比上年高4個點左右,而2017年均值比上一年低5.6個點,價格水平在2017年下跌后溫和恢復。分品種看,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下調,產量小幅降低,市場化購銷活躍;玉米臨儲糧消化進度超出預期,但庫存依然充足,價格漲中趨穩;大豆及豆油、豆粕在中美經貿摩擦背景下,市場供給仍較為充足,價格沒有出現大漲;豬肉市場受非洲豬瘟影響有限,價格總體波動不大、區域間有所分化;蔬菜春、秋兩季出現部分地區、個別品種價格大跌及滯銷現象,但總體仍符合季節性波動規律。

    (, 下載次數: 54)



    稻谷、小麥

    最低收購價不同程度下調,市場影響總體可控

    2018年國家根據糧食供需形勢變化,首次小幅下調了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3分),較大幅度下調了稻谷最低收購價(每斤1~2毛),且提高了收購質量標準、適當推遲了啟動時間。受此影響,稻谷、小麥市場價格有所下跌,但由于最低收購價政策仍發揮重要的“托底”信號,有效防止了糧價的大幅波動,且價格下調引導結構調整的效果有所顯現,市場機制作用空間不斷擴大。據監測,主產區小麥、早秈稻開秤價低于去年,之后逐步漲至最低收購價水平之上,收購期均價同比分別降約2%、8%。同時,優質優價特征進一步顯現。新麥上市后優質麥價格持續上漲,與普通麥價差拉大,不少地區都在每斤1.3元以上,明顯高于最低收購價水平。



    玉米

    庫存消化進度較快,市場價格漲中趨穩

    受收儲制度改革后下游需求快速增長和種植面積調減疊加影響,我國玉米自2017年開始出現產需缺口,今年缺口繼續擴大,為玉米庫存消化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在2017年國家臨儲玉米拍賣累計成交5700多萬噸的基礎上,2018年累計拍賣成交突破1億噸,庫存消化繼續保持較快進度。全年玉米價格保持穩中有升勢頭,秋季新玉米上市后華北、東北玉米收購價普遍走高,山東、河北等地部分地區企業掛牌收購價超過了每斤1元,但由于臨儲玉米庫存依然處于較高水平,市場各方預期相對理性,玉米價格并沒有出現暴漲趨勢,隨著上市量增加,市場價格逐步趨穩。11月份國內產區和銷區平均批發價格分別為每噸1789元、1961元,同比上漲8.2%、5.3%。



    大豆及豆油、豆粕

    各方積極應對中美經貿摩擦不確定性

    市場運行波瀾不驚

    中美經貿摩擦給今年大豆市場運行帶來了較大不確定性,但由于政府、企業等各方積極應對,加之大豆進口來源多元、大豆及其制品期現貨市場體系完備,自美國大豆進口大幅減少后,國內市場未受到明顯沖擊,年底前大豆市場運行基本平穩,沒有出現大幅波動。2018年1~11月,進口大豆價格(青島港口進口大豆到岸稅后價)由每斤1.70元升至1.77元,漲幅約4%。目前國內港口大豆庫存量約為700萬噸,處于正常偏高水平,國內大型油廠大豆供應充足,基本可以滿足明年1月以前的壓榨需求。市場運行平穩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大豆替代進口增加,特別是大量采購巴西大豆,有效緩解了供應壓力。據海關數據,2018年1~10月我國累計進口大豆7696萬噸,同比減0.4%,其中進口美國大豆1654萬噸,同比減少33%;進口巴西大豆5664萬噸,同比增加23%。巴西大豆進口大幅增加,再加上從俄羅斯、烏拉圭等國進口,基本填補了美國大豆進口減少的缺口。此外,通過主動推廣低蛋白飼料配方,以及積極拓寬蛋白粕來源,放開烏克蘭葵花粕、印度菜粕進口等,也降低了豆粕需求。2018年國產大豆生產繼續恢復,價格保持基本平穩。



    豬肉

    非洲豬瘟對生豬產能影響有限

    價格總體水平仍低于上年

    2018年以來,我國豬肉價格總體呈現“上半年下跌、下半年季節性回升、非洲豬瘟發生后產銷區有所分化”的特征。一是豬價總體水平低于上年。據農業農村部監測,1~11月全國豬肉批發均價為每公斤18.57元,同比跌12.7%。二是月度價格呈“W”型走勢。2月份開始持續下跌至5月份的年內低點15.95元/公斤,之后持續上漲至9月份,國慶之后又小幅回落,11月份為19.3元/公斤,環比跌2.6%,同比跌4.3%,進入12月份又有所回升。三是地區間走勢出現分化。8月份非洲豬瘟發生后,受活豬跨省禁運政策影響,區域間供需出現階段性不平衡現象,產區跌、銷區漲;隨著各地改“調豬”為“調肉”,流通渠道逐漸通暢,國慶節后產銷區豬價分化趨緩。



    蔬菜

    價格波動較為劇烈,但總體符合季節性規律

    2018年蔬菜價格是近年來波動比較大的一年,春、秋兩季都出現了部分區域、個別品種價格大跌及滯銷現象,但總體看仍符合季節性波動規律。春節后菜價快速下跌,3月份農業農村部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平均批發價每公斤4.12元,環比跌15.7%,是5年來同期跌幅最大的月份;入夏以來,全國多地持續高溫多雨,對蔬菜生長、采摘、運輸帶來較大影響,5月份蔬菜批發均價每公斤3.54元,是10年來同期較高價位;8月份山東濰坊等蔬菜主產區遭受了臺風災害,三季度菜價高位上漲;秋后菜價大幅下跌,11月份蔬菜批發均價每公斤3.52元,環比跌13.5%。今年菜價的大幅波動,主要是不利天氣導致蔬菜茬口疊加、集中上市的結果,但也暴露了生產和市場對接效率低的老問題。

    此外,受產能調整、供給偏緊、消費趨旺等因素影響,牛肉、羊肉、雞肉、雞蛋價格普遍上漲,1~11月集貿市場均價同比分別漲3.7%、11.4%、7.2%、17.7%;受蘋果、香蕉等減產影響,水果批發均價同比漲3.7%。這些品種價格走強是2018年農產品價格總水平恢復上漲的重要驅動。棉花市場基本平穩,9月份以后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消費預期趨弱、價格走低,11月份國內3128B級棉花均價每噸15562元,比9月份跌4.4%,同比跌2.5%。食糖受國際市場下跌帶動價格持續走弱,1~11月均價每噸5648元,同比跌14.0%。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始兴县| 托克逊县| 体育| 斗六市| 凌云县| 方城县| 琼海市| 巨鹿县| 阳江市| 堆龙德庆县| 枣阳市| 贞丰县| 星子县| 宾阳县| 介休市| 深圳市| 卢龙县| 岚皋县| 卢龙县| 鄱阳县| 海晏县| 平顶山市| 林芝县| 芦溪县| 赤壁市| 武定县| 郴州市| 通河县| 荃湾区| 黄平县| 湖北省| 将乐县| 龙里县| 纳雍县| 安平县| 天等县| 大港区| 嵊州市| 东莞市| 渭源县|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