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德國工業飼料行業發展經驗與借鑒(連載二) [打印本頁]

    作者: IMCTT    時間: 2018-5-4 14:41
    標題: 德國工業飼料行業發展經驗與借鑒(連載二)
      三、德國飼料業一體化進程

      1、大型飼料企業涉足上下游產業鏈環節,一體化優勢凸顯

      德國飼料企業年產量在 30wt以上的數量在 17 家左右,進入全球產量排名前 100 的有四家。這四家企業的飼料年產量占德國全年飼料年產量近一半。這些飼料企業同時也涉足上下游產業鏈中的其他環節。

      飼料行業所處環節及上下游
    (, 下載次數: 51)

      Agravis Raiffeisen最早是由一家德國農業合作社和一家現代公司合并而成(德國大型飼料企業普遍采用合作社模式),原合作社主要業務集中在上游產業鏈飼料生產環節。合并后,圍繞生產者服務,集團朝著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模式發展,涉足業務有:植物、動物、機械、零售、建設和能源等。在產業鏈的上游,銷售種子等農資給到合作社農戶,下游則會在市場端進行農產品的直接售賣。

      Agravis Raiffeisen公司所有權結構
    (, 下載次數: 56)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海爾產業金融整理分析

      Agravis Raiffeisen集團產業鏈
    (, 下載次數: 46)

      2、飼料企業進入上游種植環節應對原料成本上漲壓力

      飼料行業的發展與谷物種植行業密切相關。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德國谷物種植面積大幅擴張,飼料行業隨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世紀50年代中期,德國耕地中只有58%用來種植谷物,飼料行業處于戰后新興階段。60-80年代,谷物種植面積擴大到72.8%,同時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共同推動飼料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這一時期飼料企業最多時高達一千多家。20世紀80年代后期,谷物種植面積逐漸減少,工業飼料行業也進入成熟階段。

      種植土地占總耕地比值
    (, 下載次數: 45)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主要原料種植趨勢(公頃)
    (, 下載次數: 56)
      數據來源:農產品加工.學刊.2007年1月

      原料產量的減少和飼料企業數量的增加加劇了行業競爭。飼料企業需要通過控制成本來保持競爭力,有些大型飼料企業開始進入上游種植環節。Agravis Raiffeisen經營模式為合作社模式,農民即股東,天然地拉近了與種植戶的聯系,并且自身也設立飼料原料種植公司和種子研發公司。擁有成本優勢的大型企業市場份額不斷擴大,而成本居高的中小飼料企業市場空間被擠壓,逐漸被市場淘汰或被其他飼料公司收購。

      1995年以來德國飼料企業的演變
    (, 下載次數: 40)
      資料來源:2017年德國統計年鑒

      2000年,德國年產量20wt以下的飼料企業市場占有率總計64.5%,到2017年20wt以下的飼料企業市場占有率下降到不足50%,中大型飼料企業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

      3、屠宰行業整合促進養殖環節向大型畜牧企業集中

      2017年德國主要屠宰企業
    (, 下載次數: 55)
      資料來源:京鵬畜牧

      20世紀90年代以來,屠宰加工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德國屠宰廠數量眾多且高度分散。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及21新世紀初期,屠宰廠數量由巔峰時期的幾百家降至一百來家,小型屠宰加工企業退出市場或被并購,大型屠宰加工企業的屠宰規模和加工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以德國最大屠宰企業Tnnies(全球排名第5)為例,Tnnies是全球領先的綜合食品工業企業,橫跨肉類加工、便利、配料和物流四大業務領域。Tnnies最初作為家族企業成立于1971年,核心業務集中在生豬、母豬和肉牛等肉類屠宰加工。通過行業橫向與縱向整合,Tnnies公司不僅擴張了屠宰加工產能,而且還向食品端拓展了多元化零售服務:包括用于直接銷售或預包裝的生鮮肉品,銷售方便產品,如煮火腿、臘肉制品,以及精選香腸。屠宰環節為了穩固和持續提升市場份額,擴大從大型畜牧企業采購的規模,從而促進了養殖環節的整合。

      4、養殖環節議價能力提升促進飼料行業加速整合

      德國肉類產量從1994年以來就保持增長的態勢,約占歐共體豬肉市場的30%,以畜禽為代表的畜牧業發展為德國飼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需求市場。雖然德國養豬模式主要以家庭農場為主,但養豬戶多是某一專業合作社的社員,所以主要的養殖單位以大型合作社為主,畜牧業的發展也隨著屠宰加工廠的兼并逐漸走向集中化和一體化發展道路。這些大型合作社往往統一采購飼料,中小飼料企業的飼料產量難以滿足大型養殖企業的需求,所以大型養殖企業更加依賴于向大型飼料企業采購飼料。中小飼料企業客戶往往是一些農村散戶和小型養殖企業,市場份額有限。德國大型飼料企業通過橫向并購提高集中度,通過縱向并購發展一體化。

      1980-2010德國肉類年產量(萬噸)
    (, 下載次數: 43)
      數據來源:中國動物檢疫網

      1980-2013德國肉類總產量(萬噸)
    (, 下載次數: 44)
      數據來源:中國動物檢疫網

      四、德國飼料業發展對中國飼料行業發展的借鑒總結

      1、飼料行業進入成熟發展階段后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不同規模飼料企業應找好自身定位

      與德國相比,中國飼料行業仍較為分散,但行業集中度提升趨勢明顯,2015年中國飼料企業總數為6,772家,比2014年減少200多家,降低幅度約為3%。對標德國飼料行業,大型飼料行業間的競爭體現為全產品線的競爭,小型飼料企業則瞄準細分行業。中國的大型飼料行業應加大科研投入,持續提升市場占有率,小型飼料企業宜精準定位客戶和產品,更有效率地參與市場競爭。

      2、飼料企業進入上游種植環節,控制成本

      進入上游環節以控制成本,如德國最大飼料企業Agravis Raiffeisen,經營模式為合作社模式,農民即股東,天然地拉近了與農村種植戶的聯系,能夠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獲得飼料加工原料。

      3、飼料企業向下游延伸產業鏈,增加盈利來源

      進入下游環節以提升企業經營效益,一方面可以增加飼料銷量,另一方面可沿下游產業鏈將利潤鎖定在企業內部。但向下游延伸不可冒進,因為飼料加工、養殖、屠宰加工和食品端的盈利模式存在顯著差異。

      4、推動工業飼料行業法律和法規的建立健全

      經過2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工業飼料行業的增長模式已經逐步由單純的數量增長轉變為數量質量的雙增長,而近年來國內“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一系列與飼料質量緊密相關的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給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傷害。食品安全與工業飼料行業的健康發展息息相關,飼料企業也應積極推動法律法規的建立健全。

      5、提高科技投入與創新

      德國飼料企業非常注重科研投入,營銷投入相對較少。飼料生產立足于產品研發,不斷提升產品效能,方能長久立于不敗之地。

     ?。ㄎ恼聛碓矗汉柈a業金融 農業食品行業研究團隊)

      相關閱讀:德國工業飼料行業發展經驗與借鑒(連載一)

    (, 下載次數: 50)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康县| 蓬溪县| 青海省| 昭觉县| 肃宁县| 吉安市| 阿勒泰市| 霍山县| 婺源县| 寿宁县| 四子王旗| 桦甸市| 林西县| 梓潼县| 营口市| 托克逊县| 湖南省| 武汉市| 武功县| 霍州市| 大同县| 卢氏县| 万州区| 于都县| 衡南县| 贵溪市| 龙川县| 金门县| 奉贤区| 新晃| 新邵县| 若尔盖县| 崇左市| 小金县| 平湖市| 安远县| 绿春县| 康马县| 曲沃县| 宽甸|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