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2018年,如何提高小龍蝦養殖的產量、規格和品相? [打印本頁]

    作者: 水產人生    時間: 2018-3-22 09:58
    標題: 2018年,如何提高小龍蝦養殖的產量、規格和品相?

    麻辣小龍蝦無疑已經成為我們夏天去街邊擼竄、哈啤的必備宵夜。麻小的風靡也帶動了小龍蝦養殖的強勢需求。由于小龍蝦經濟效益高,行情持續走強,其養殖面積在不斷增加。目前全國小龍蝦養殖區域主要集中在湖北省、江蘇省和安徽省。
    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湖北省小龍蝦養殖總面積僅為57萬畝,而2016年小龍蝦養殖面積超過120萬畝,今年還有繼續擴大趨勢。2015、2016年全國小龍蝦養殖量分別為72萬噸和85萬噸;2017年8月,全國小龍蝦養殖產量95萬噸,面積達900多萬畝;預計今年3月,全國小龍蝦養殖面積可能突破1000萬畝,2018年全國小龍蝦養殖產量將達100多萬噸。
    規格大、品相好、上市早、遲退市是小龍蝦養殖效益的對照標準,也是養殖技術的分水嶺。目前小龍蝦養殖主要有稻田養蝦、池塘精養、蝦蟹混養等三種養殖模式,以池塘精養為例每畝放苗6000-8000只,小龍蝦產量一般在200-300斤/畝,平均規格按6錢計算,成活率不到60%;有的雖然成活率高,但小龍蝦規格偏低(4~5錢),經濟價值不高,也是導致養殖戶不賺錢的另一因素。
    (, 下載次數: 113)
    根據多年服務于水產養殖一線的經驗,筆者分析小龍蝦養殖成活率低、規格偏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環境惡化
    小龍蝦精養密度高,水草多,投喂量大,水體肥度必然升高,容易引起倒藻,死亡藻類的藻毒素也會造成危害(由于藍藻耐高ph,倒藻后的缺藻環境容易成為藍藻爆發的溫床);由于大量投餌,通常是高氮環境,劇增的氫氧根會使促使更多的銨離子與其結合生成分子氨,造成分子氨濃度飆升,引起氨中毒。在高PH值、高氨氮、高氯制劑殘留的水體環境脅迫下,會引起小龍蝦的肝胰臟損傷。肝胰臟是小龍蝦吸收營養物質、免疫、解毒的重要器官,一旦病變受損,輕者會使小龍蝦不能正常吸收營養物質,生長受到影響導致個體偏小,嚴重者導致小龍蝦脫殼不遂,甚至死亡。、
    2、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較多
    小龍蝦為雜食性動物,飼料中一般是植物性原料占60%左右,動物性原料占40%左右。就筆者在湖北潛江、監利等地考察發現,當地小龍蝦飼料蛋白多在25~30%,價格多在3000~4000元/噸,這樣勢必會造成在飼料中使用過多的植物性蛋白,導致飼料中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豆粕)、硫苷(菜餅)、黃曲霉毒素(花生粕)等有毒有害物質過多。當小龍蝦長期攝食這種飼料時,會對其肝胰臟造成病變,導致生長緩慢,嚴重時造成免疫力低下,疾病爆發。
    那么,如何提高小龍蝦養殖的產量、規格和品相呢?
    一是維護穩定水質。
    消毒時盡量使用碘制劑,避免使用易殘留的氯制劑;根據水色及時補充磷肥、少量多次、使氮磷比達到合理范圍,穩定水體中有益藻類(綠藻,硅藻)繁殖,減少藍藻的爆發;定時開啟增氧機,保證水體中溶氧充足。
    二是投喂優質餌料。
    根據水溫及時投喂蛋白含量高,營養豐富的優質飼料,適當補充龍蝦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有助于其集中順利蛻殼,及時恢復體質,以及營養積累。
    三是做好小龍蝦的肝胰臟保健。
    定期在小龍蝦飼料中添加膽汁酸,有助于肝胰臟健康,促進對飼料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尤其是促進膽固醇的吸收,使小龍蝦順利脫殼、長大、增重;增強肝臟的解毒排毒功能,輔助肝臟把體內毒素排出體外,間接提高小龍蝦免疫力、成活率。(來源:龍昌動保)
    (, 下載次數: 114)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仁县| 丽水市| 前郭尔| 高尔夫| 阿拉善盟| 东阳市| 和顺县| 南郑县| 乌鲁木齐市| 炉霍县| 石狮市| 山东省| 宿松县| 嘉黎县| 西华县| 邳州市| 乌兰察布市| 保德县| 林甸县| 银川市| 东乡族自治县| 汽车| 遵化市| 富裕县| 大理市| 陆河县| 团风县| 遂溪县| 凤凰县| 泰顺县| 凤冈县| 北川| 青神县| 彰武县| 瑞昌市| 九龙坡区| 永吉县| 武宁县| 永川市| 瑞丽市| 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