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提高新生仔豬成活率的關鍵6步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人小李    時間: 2018-3-5 14:00
    標題: 提高新生仔豬成活率的關鍵6步

    (, 下載次數: 155)

    一、提高仔豬初生重:

      養好懷孕后期母豬,減少因出生重太小,活力太差造成的仔豬死亡

      在懷孕80—114天的最后34天里,每個胎兒可以從400g增加到1400g左右,占出生重的71%。由此可見,懷孕最后34天是增加仔豬出生重的關鍵時期,此期應加強對懷孕母豬的飼養,增加能量和賴氨酸、種豬多維的攝入量。日喂量增加1kg左右,賴氨酸的含量應在0.7%左右,若能在飼料中添加1-2%的脂肪,可顯著增加初生仔豬的能量儲備。提高初生仔豬的抗應激能力,提高仔豬初生重。

    二、讓新生仔豬盡快吃上初乳,增強抗病力

      仔豬初生時缺乏先天性的免疫能力,因為抗體是一種大分子的球蛋白,不能通過血液向胎兒轉移。初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免疫抗體,對初生仔豬有特殊的生理作用:
      一是含有抗體,提高仔豬的被動免疫能力;
      二是含有較多的鎂鹽,促進胎糞排出;
      三是初乳酸度高,促進消化道活動。
      在仔豬能夠站立走動后,應及時協助仔豬吃上、吃飽初乳。

    三、做好保溫工作,防止仔豬受寒

      新生仔豬體內能量儲備少,體重小,單位體重的體表面積大,又缺乏濃密被毛的保護,皮薄,皮下脂肪不發達,體熱散失多,對環境溫度的下降極為敏感。低溫環境易引起低血糖、腹瀉及呼吸道疾病。新生仔豬要求的適宜溫度為33—35℃,一周為28—30℃,二周后為22—28℃

      仔豬出生后及時擦干口腔和身上的羊水,防止未及時擦干而受寒引起腹瀉、咳嗽或活力下降。盡量降低母體和環境的溫度差,冬天保溫箱必須提前預熱,確保仔豬離開母體后及時有個溫暖舒適的環境。

    四、正確斷臍帶,防止仔豬臍帶血丟失

      仔豬生出后,對于活力較差的仔豬,不要馬上斷臍,應停留幾分鐘,在活力較強時再進行斷臍。這樣能讓母豬繼續通過臍帶給小豬輸送氧氣和養分,有效緩解仔豬缺氧狀態,提高仔豬的活力。斷臍時還要注意臍帶的長度,一般留3厘米-5厘米,臍帶血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細胞,對仔豬后期的體質、免疫力、生長速度非常關鍵,防止臍帶血丟失。

    五、正確剪牙、斷尾、閹割、防止傷口感染

      剪牙和斷尾應該在仔豬出生后6小時后進行,絕不能一出生就剪牙,以免仔豬因為疼痛而無力吃奶,同時要對剪牙工具進行消毒和檢查牙齒是否剪平。在剪牙、斷尾、閹割的同時,使用長效抗生素進行有效保健,防止傷口感染。

    六、加強對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防止斷奶腹瀉和應激減重。

      3—4周齡斷奶的仔豬,母源抗體大大減少,而主動免疫機制還沒建立起來,對疾病的抵抗能力特別差;胃內鹽酸剛剛開始分泌,胃蛋白酶活性差,對植物蛋白的消化能力差,易造成小腸的變態反應,飼料粗蛋白被腐敗分解,引起消化不良;腸道內微生態系統尚未健全和穩定,最容易受各種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引起腸絨毛膜受損,粘膜炎癥、潰瘍,導致腹瀉,出現斷奶應激和減重現象。因此,仔豬斷奶后仍用斷奶前仔豬料繼續飼喂1—2周,再經一周的時間逐漸更換為保育料。斷奶時在料中或水中添加或肌注抗應激藥物,以便順利度過斷奶關。

    來源:互聯網    作者:佚名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汝南县| 韩城市| 安义县| 松江区| 山西省| 建德市| 富宁县| 望江县| 南溪县| 德江县| 老河口市| 顺义区| 保德县| 瓮安县| 碌曲县| 南雄市| 夏津县| 昆明市| 涿鹿县| 新乡市| 息烽县| 历史| 漳浦县| 安多县| 隆化县| 永靖县| 广宁县| 沭阳县| 锡林郭勒盟| 南乐县| 梁山县| 宁强县| 星子县| 中宁县| 黄山市| 舒城县| 西昌市| 临湘市| 元阳县| 澄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