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次數: 122)
10~30日齡:多發仔豬白痢,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腸桿菌引起。排灰白色糊狀稀糞,有腥臭味,粘附于肛門及后肢,病豬食欲不振,脫水消瘦,體溫變化不大。防治方法可參照仔豬黃痢。
10~60日齡:多發生輪狀病毒病,以寒冷季節多發,常與仔豬白痢混合感染,只發生于2月齡以內的仔豬,大豬為隱性傳染。發病仔豬精神萎頓,食欲減退,常有嘔吐,并迅速發生腹瀉,糞便呈水樣或糊狀,黃白色或暗黑色,腹瀉愈久,脫水愈明顯。目前無特效藥物治療,發病后停止哺乳,立即內服或靜注5%~10%葡萄糖鹽水和3%~10%的碳酸氫鈉溶液,并使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防止繼發性細菌感染,有較好療效。
15~90日齡:多發類圓線蟲病,尤其在15~30日齡更加嚴重,潮濕炎熱季節發病較多。當有大量類圓線蟲寄生于小腸時,小腸發生充血、出血和潰瘍,病豬消瘦、貧血、下痢,糞便中帶有血液或粘液,最后因極度衰竭而死亡。預防應注意保持圈舍和運動場的干燥、清潔。治療可用丙硫咪唑20mg/kg口服,或伊維菌素0.3~0.4mg/kg口服。
更多養豬技術、獸藥常識,盡在微信公眾號“豬八戒藥業”,豬八戒藥業,獸藥界的小米,打破便宜沒好貨的傳統觀念想了解最新飼料價格走向請微信關注“豬八戒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