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狐、貉、貂毛虱和螨蟲病的防治 [打印本頁]

    作者: ZNTC0901    時間: 2017-11-21 09:00
    標題: 狐、貉、貂毛虱和螨蟲病的防治
    近年來,狐、貉皮膚病嚴重危害其健康,直接影響毛皮質量。引起狐、貉皮膚病主要有兩種途徑,分述如下,供養殖戶和同行參考。

    一、毛虱病

    毛虱病是由毛虱引起的永久性外寄生蟲病。病獸啃咬或用爪搔扒軀體局部,一般多見于頸部背側頸后至肩前或摩擦胸腹側及腕掌的背面,出現針毛和絨毛斷折、缺損。

    1、病原

    為虱目食毛亞目小型無翅的毛虱。體小扁平,呈黃白色或灰白色。毛虱為不完全變態,并且只在動物體表面上完成發育。以毛、皮的鱗皮為食,但有時也吞食動物皮膚損傷流出的血液和滲出物。

    2、流行特點

    毛虱病是一種接觸性外寄生蟲病,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由于運輸或密集飼養而造成傳染擴散。被污染的墊草及用具也可造成傳染。

    3、臨床癥狀

    一般患獸騷擾不安,常呈犬坐姿勢,用后爪蹬撓背部或啃咬胸腹側乃至掌前部或腕部。被毛粗亂,針、絨毛斷折,形成面積不等的針、絨毛殘缺,多發生在頸后、肩前、胸腹側、掌背腕前。

    輕者無明顯的異常現象,重者除局部被毛缺損外,還有全身癥狀,即營養不良、消瘦、被毛蓬亂、脫落,局部變化多在冬季能看到,肢體某部出現脫毛或缺損。此病主要造成毛被缺損,影響毛皮質量或失去毛皮的經濟價值。

    4、診斷
    將患獸抓住,在被毛缺損部位的毛叢中檢查,有黃白色似皮屑樣小蟲爬動,經顯微鏡檢查可以確診。

    5、防制措施

    為徹底消除體表上的毛虱,可用0. 5 %~1 %敵百蟲或12.5mg/ kg 溴氫菊脂進行藥浴。藥浴時要在溫暖的室內或夏季進行,以防感冒。

    如果在嚴冬季節除虱,可用20%蠅毒磷乳粉,加白陶土配成0. 5 %蠅毒磷藥粉,用沙布袋往全身的毛叢中撒布,1周后重復用藥1次,很快痊愈。

    為了預防毛虱病,獸舍要經常打掃、消毒,保持通風、干燥,墊草要勤換、常曬,護理用具也應定期消毒。對新引進的種獸必須認真檢查,確診無毛虱后再合群。

    二、螨病

    螨病是由疥螨科和癢螨科所屬的螨寄生于毛皮動物的體表或表皮下所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膚病,多為接觸性傳染。如果飼養管理不當、治療不及時,會直接影響動物健康和毛皮的質量,給飼養場帶來嚴重損失。

    1、病原

    螨類(疥螨和耳癢螨) 是不完全的節肢動物,其發育過程包括卵、幼蟲、若蟲和成蟲4個階段。

    2、流行特點

    狐、貉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互相傳播本病。患病動物是主要的傳染源,它與健康動物直接接觸可以傳播本病,如密集飼養、配種均可傳播。

    通過直接污染的籠舍、食盆、產箱以及工作服、手套等也可間接傳播,貓、犬是重要的傳染源。秋冬季節,尤其是陰雨天氣,有利于螨蟲發育,故螨病蔓延較廣,發病較重。

    春末、夏初,獸體換毛,通氣改善,皮膚受光照充足,疥螨和癢螨大量死亡,這時癥狀減輕或完全康復。

    3、臨床癥狀

    ①疥螨

    劇癢為本病的主要癥狀,且貫穿于整個疾病中,一般先發生在腳掌部皮膚,后逐漸蔓延到飛節及肘部,然后擴散到頭、尾、頸及胸腹內側,最后發展為泛化型。

    感染越重,癢覺越強烈。其特點是病狐、貉進入溫暖小室或經運動后,則癢覺更加劇烈,使之不停地啃舐,以前爪搔抓,不斷向周圍物體摩擦,從而加劇患部炎癥,同時也向周圍散布大量病原。

    狐、貉由于身體皮膚廣泛被侵害,食欲喪失,有時發生中毒死亡,但多數病例經治療預后良好。

    ②耳癢螨

    初期局部皮膚發炎,有輕度癢覺,病狐、貉時而搖頭,或以耳殼摩擦地面、小室、籠網,并以腳爪搔抓患部,引起外耳道皮膚發紅、腫脹,形成炎性水泡,并有漿液滲出。滲出液粘附耳殼下緣被毛,干涸后形成痂,厚厚地嵌于耳道內,如紙卷樣,堵塞耳道。

    有時耳癢螨鉆入內耳,損傷骨膜,造成骨膜穿孔,此時病狐、貉食欲下降,頭呈90~120°轉向病耳一側。嚴重病例,可能延至篩骨及腦部,則出現痙攣或癲癇癥狀。

    4、診斷

    本病根據患獸皮膚被螨蟲侵害所產生的特征性臨床癥狀(結痂) 而較容易作出診斷。對癥狀不明顯的病獸,需采取患部皮膚上的痂皮,檢查有無螨蟲才可確診。

    有條件的飼養場,用手術刀片刮少許結痂下面污血物,置潔凈玻璃皿內,用10 % NaOH溶液浸泡3~5 分鐘,然后,蘸取1 滴懸濁液放載玻片上,移置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即可在視野內看到螨蟲。也可用倍數較大的放大鏡觀察到螨蟲。

    5、防制措施

    剪毛去痂,為使藥物能和蟲體充分接觸,將患部及其周圍3~100px 處的被毛剪去,將被毛和皮屑收集于污染物筒內焚燒或用殺螨藥浸泡,用溫肥皂水沖刷硬痂和污物。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自县| 吐鲁番市| 朔州市| 廉江市| 郧西县| 女性| 民勤县| 泽州县| 临泽县| 平陆县| 辉县市| 台北市| 侯马市| 太湖县| 吉林市| 呈贡县| 甘泉县| 韶关市| 孙吴县| 永昌县| 金秀| 舟山市| 廉江市| 沾益县| 聂荣县| 卓资县| 凤阳县| 宜黄县| 平湖市| 高陵县| 蕉岭县| 新乐市| 什邡市| 华阴市| 乐亭县| 北安市| 澄江县| 九龙城区| 伊通| 宁夏| 平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