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原創]李鴻章家族的啟示(2006年12月12日) [打印本頁]

    作者: 了了    時間: 2006-12-14 20:46
    標題: [原創]李鴻章家族的啟示(2006年12月12日)
    李鴻章的功過已經成為過去,對于后人只能是以資借鑒,但李鴻章的所作所為,倒成就了龐大而興旺的李氏家族。<br>“從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算起,這個家族200年間已經整整繁衍了8代人了。在第2代和第3代人中,僅總督就有3人,即李鴻章的哥哥、兩廣總督李瀚章,李鴻章的侄子、李鶴章之子、云貴總督李經羲,以及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其后代在晚清出任道員、按察使、鹽運使、賞戴花翎者,以及獲贈朝議大夫、奉政大夫、資政大夫、榮祿大夫、武功將軍等頭銜者,共達68次,計153人。”(摘自《李鴻章家族》)<br>“富不過三代”,如果僅憑祖宗之力,也就三、五代而已,可至今已經8代了,李氏家族的后代,雖然沒有了昔日的輝煌,但依舊是非同一般:<br>據李家老四房李家錦先生主編的《合肥李文安公世系簡況》介紹:截止于2001年,李家后代中的博士和博士后有十位;教授、高級工程師和高級研究員有五十八位;獲中級職稱的有四十人;獲得碩士學位的有三十人;具有大學學歷的有一百六十八人。<br>李氏家族何以至此?<br>翻看其發家史,也是從李鴻章的爺爺開始,一步一步走出來的!<br>大家都在走,但李鴻章的爺爺似乎是有計劃的,據史書記載:李鴻章的爺爺是個“五十年不進城”的鄉下讀書人,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兒子們身上,最終小兒子李文安實現了他的理想,考中了進士,躋身于京城袞袞諸官之列,使李家這個淝水邊的中農之家,一夜之間成為“廬郡望族”。<br>李文安是“文”字輩,他和他的后人按“文章經國,家道永昌……”的家族譜系排列。<br>“文章經國,家道永昌”,這八個字不僅是李家人論輩排行的依據,其實也是李氏家族200年興衰的秘鑰,”<br>“有文章即可齊家治國,家族必定昌盛;無文化難以安身立命,家族必定衰微。”<br>對于我們而言,我們不是貴族的后代,但我們可以選擇成為貴族的祖先!<br>方法很簡單: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踏踏實實地一步一步向前行!<br>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6-12-16 07:54
    標題: re: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作者: 王德照    時間: 2006-12-18 11:22
    標題: re:“對于我們而言,我們不是貴族的后代,但...
    “對于我們而言,我們不是貴族的后代,但我們可以選擇成為貴族的祖先!”此話很有道理。但成為貴族后的目的是什么呢?貴族有時只不過是金錢和地位的代名詞。林則徐寫有一幅對聯:“子孫若如我,留財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br>

    作者: semenking    時間: 2006-12-19 10:43
    標題: re: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有道理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br>
    有道理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6-12-22 14:25
    標題: re:耕讀傳家,也是講這個道理的。遺子滿盈...
    耕讀傳家,也是講這個道理的。<br>
    遺子滿盈金,莫若一箱書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砚山县| 连江县| 稻城县| 岫岩| 仙桃市| 如东县| 烟台市| 思茅市| 翼城县| 怀来县| 禹城市| 岢岚县| 洪泽县| 绥棱县| 辽宁省| 灵山县| 松江区| 治多县| 博罗县| 忻州市| 汕头市| 车险| 东海县| 寻乌县| 贵港市| 广昌县| 泸定县| 南江县| 镇坪县| 益阳市| 吉林市| 长宁区| 慈利县| 嘉义市| 项城市| 苏尼特左旗| 蓬莱市| 阿克苏市| 海南省| 微博| 定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