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改善環境提高規模養豬效益
[打印本頁]
作者:
鶯
時間:
2006-12-10 04:39
標題:
改善環境提高規模養豬效益
文章來源:焦作畜牧業信息港
適度規模養豬,環境條件對豬的生產力和健康影響極大。改善環境條件是提高規模養豬效益的關鍵之一。環境條件包括氣候條件、群居環境、圈養密度、舍內有害氣體濃度以及管理條件等。
氣候條件小豬怕冷,大豬怕熱。生長豬最適宜的溫度是16-23℃。在此溫度范圍內,才能達到正常的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母豬生長的適宜氣溫在15℃左右,高溫對懷孕母豬危害最大,超過27℃時,受胎率下降。大豬小豬都怕潮濕,在潮濕的環境中豬會感到寒冷。高濕度豬舍中仔豬生長受阻。在良好的光照條件下,豬生長速度加快,生產性能提高。
群居環境仔豬1周齡,同窩仔豬間相互咬架和追逐爬跨是仔豬健壯的表現。兩窩仔豬合群補料時,窩中最強者相互咬斗,以便形成新群頭領。哺乳期間,這種行為影響生長并不明顯,但育成豬和肥豬,則明顯影響生長速度。空懷與懷孕母豬合群,后入者往往受欺,嚴重影響受胎率和產仔率。群養豬睡臥時間減少,興奮性增強,能量消耗增加,日增重降低。隨著圈養密度或豬群頭數的增加,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均下降。從出生到出欄不換圈的肥育方式有較大的優越性。因為窩豬之間從哺乳期就建立了穩定的關系,而且保持不變,這符合豬的群居習性,有利于豬的生長。
圈養密度豬舍要根據不同的豬分別建筑。母豬舍要求是帶走廊的封閉式豬舍;育肥豬舍可采用半開放式,寒冷季節加蓋塑料薄膜。所有豬舍均應坐北朝南,以利于豬舍采光,并要求在豬舍周圍植樹,改善圈舍小氣候。在限制飼養情況下,每群最好不超過30頭,自由采食的豬群可達90頭。肥育期內盡量不挪圈、不拆群、不并群,最好在原圈喂養。
其他環境條件規模養豬,糞便處理很重要。一般實行圈外堆肥,封閉發酵,既防止污染,又能提高肥效。為減少豬舍中的塵埃和有害氣體,必須保證豬舍有良好的通風條件。不宜使用低質量顆粒飼料、散撒飼料或干粉料,應用濕拌混合飼料或好的顆粒飼料。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农架林区
|
建阳市
|
虞城县
|
钦州市
|
合江县
|
邵阳县
|
伊吾县
|
孝义市
|
周至县
|
西安市
|
定州市
|
界首市
|
灵台县
|
三原县
|
凌云县
|
乾安县
|
红桥区
|
玛沁县
|
会同县
|
镇宁
|
竹溪县
|
武威市
|
天门市
|
大埔区
|
宜春市
|
保康县
|
增城市
|
祁阳县
|
舟山市
|
阳东县
|
衡东县
|
白水县
|
巴中市
|
拉孜县
|
秭归县
|
临沧市
|
巴东县
|
肃宁县
|
闽侯县
|
铁岭县
|
右玉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