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11月2日,伴隨著中非論壇北京峰會的召開,北京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由農業部全國飼料工作辦公室主辦,全國畜牧總站、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信息中心承辦的中國飼料業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友誼賓館隆重舉行。會議圍繞“大原料、大安全、大企業、大市場”戰略和飼料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和對策措施進行了集中研討。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會長白美清,農業部總經濟師薛亮,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常信,全國畜牧總站、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站長、秘書長谷繼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潘耀國,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宗禮,全國畜牧總站、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站長、副秘書長沙玉圣等領導、嘉賓以及專家、學者和來自部分省市飼料管理部門和飼料協會的負責人共9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開幕式由王宗禮同志主持。
薛亮同志代表農業部對研討會的勝利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他指出,這次研討會是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勝利閉幕之際,在“十五”剛剛結束,“十一五”開局的重要時刻召開的,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和全國飼料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關系到我國飼料業發展方向的一次重要會議。
他強調,飼料是畜牧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同時又能夠帶動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對于增加農民收入、確保動物性食品安全、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社會和諧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飼料業經過20多年的蓬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2005年飼料工業總產量突破1.07億噸,占世界飼料總產量的1/8。我國飼料業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新時期的飼料業發展要著力推進增長方式轉變,通過實施飼料業發展“大原料、大安全、大企業、大市場”戰略,把我國由飼料業大國建設為飼料業強國。
白美清同志在會上做《落實新時期飼料發展新戰略的關鍵在于提升飼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題報告。他說,農業部在全國飼料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四大”發展新戰略,并以此為主線,制定了飼料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這是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發展我國飼料行業的綱領性文件,是新形勢下飼料業的指導方針和奮斗目標,對于指導全國飼料持續、穩定、協調、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極大的促進作用。
他指出,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飼料業大國。中國飼料業具備由飼料業大國向飼料業強國轉變的現實基礎,當前正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農業部提出飼料業“大原料、大市場、大企業、大安全”戰略是對現階段中國飼料業發展戰略的理性總結,是政府、協會和企業共同努力的方向。落實飼料業發展“四大戰略”,關鍵要把戰略落實到基層、落實到企業、落實到實處。飼料企業是實施“四大戰略”的主體,要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以自主創新為主線,提高資金運籌力、決策執行力和文化親和力,以優取勝、整合提升、和諧發展。
大會一共安排了4個主報告和6個輔報告,期間,中國科學院吳常信院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潘耀國研究員、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柯炳生主任、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卜軼彪處長、中國人民大學張利庠教授等10位專家圍繞“大原料戰略、大市場戰略、大企業戰略、大安全戰略”的主題分別在研討會上多角度,全方位地探討了新時期中國飼料的重大問題和對策措施。
經過一天的研討,與會專家就我國飼料業發展戰略和對策措施達成了以下共識。
——加快建設現代飼料業。現代飼料業是安全、優質、高效、環保、低耗、協調的飼料業,它的主要特征是飼料加工過程機械化和自動化,飼料配方科學、營養均衡、品質優良,能夠滿足動物不同生長階段需求,安全無污染且不對動物和人體造成潛在危害。現代飼料業是建設現代畜牧業和現代農業的基礎保障。發展現代飼料業,對于促進畜牧業增長方式轉變,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在新的歷史階段,要確保安全優質飼料的供給,處理好飼料業發展與養殖產品安全、飼料與工業爭糧、非糧食飼料資源開發與養殖動物健康、飼料企業規模化經營與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關系,實現種植業、養殖業與飼料業的協調發展。
——推進飼料業增長方式轉變。轉變飼料業增長方式是全面提升飼料業發展質量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當前我國飼料業正處于從傳統飼料業向現代飼料業轉型的關鍵時期,開始從粗放經營、高收益、超常規增長進入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和效益、穩定增長的正常發展階段。要加強宏觀調控和規劃指導,推動我國飼料業從數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從資源消耗型向資源節約型,從依靠糧食資源向依靠各類農副產品轉變。
——擴大飼料原料來源。飼料原料資源短缺是制約我國飼料業又快又好發展的瓶頸之一。未來糧食需求主要是對飼料糧的需求。飼料轉化率的提高,對于減少飼料消耗,確保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飼料糧比重越大,中國的糧食安全性越高。當前,要從我國的資源條件出發,擴大飼料原料來源,解決原料需求增長與飼料資源不足之間的矛盾。要加快非糧食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力發展以反芻動物“過腹還田”工程為重點,以“秸稈養畜”項目為載體,以青貯、氨化為主要利用形式,以提高秸稈處理機械化程度為主要方向的農作物秸稈綜合開發利用,緩解飼料原料供求矛盾。
——確立“飼料安全即食品安全”的觀念。飼料是動物性食品安全的源頭,飼料中的有害物質可能會通過在動物體殘留對人體造成危害,飼料安全即食品安全。如果飼料不安全或存在安全隱患,動物產品就無法順利銷售,就會影響到養殖業的發展、農牧民的增收以及養殖產品的國際貿易。飼料安全應當包括數量安全、質量安全、原料安全、生產安全、管理安全等要素。為實現飼料業強國的目標,首先要保障飼料安全,加快建設優質安全高效的飼料生產體系。
——全面提升飼料企業核心競爭力。飼料企業規模化經營是增強我國飼料業綜合競爭力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加強飼料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優化飼料產品結構,培育和擴大企業競爭優勢。要大力實施飼料行業名牌戰略,推動飼料企業升級改造和兼并重組。要重點扶持一批有發展潛力的飼料企業集團,發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經濟聯合體,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產品開發潛力。
——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我國飼料業市場發育比較完善,當前正面臨進入國際市場的良好機遇。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是飼料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要充分發揮市場調節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打破地區貿易壁壘和飼料流通障礙。要進一步完善飼料糧流通政策,加強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行政執法、輿論監督、行業自律、群眾參與相結合的市場監管體系,維護和健全市場秩序。
與會專家和代表一致認為,一個飼料業強國,將擁有安全優質高效的飼料生產體系、充足的飼料原料供應、高效務實的飼料管理體系、滿足養殖業需要的產業規模、較強的國際市場競爭能力以及健全的自主科技創新機制。“四大戰略”是實現飼料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和建設飼料業強國目標的重要抓手,是新時期飼料工作的重心。當前,要抓住飼料業發展的有利時機,采取有效措施,扎實工作,銳意進取,促進飼料業發展“四大戰略”的順利實施。
王宗禮同志為研討會做總結發言。他說,通過此次會議,大家進一步理清了思路,統一了思想,會后大家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飼料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把實施飼料業發展“大原料、大市場、大企業、大安全”戰略作為我們今后飼料工作的重點和主要任務,希望從事飼料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共同努力,扎實工作,銳意進取,為早日把我國建設成為飼料業強國而努力奮斗!
研討會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閉幕。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