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由榆次區錦宏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牽頭,聯合我省6市9縣的23家奶牛合作社成立了山西犇牛奶牛養殖聯合社,此舉首開省內專業聯合社發起之先河。隨著該聯合社的揭牌,聯合起來的奶農們即使面對國內奶業巨頭也擁有了平等的主體地位和話語權。山西犇牛奶牛養殖聯合社理事長郝智會一針見血地說:“這是逼出來的聯合!” 近年來,奶牛養殖產業蓬勃發展,各地也紛紛涌現出養殖專業合作社。盡管個體各異,經營水平不同,但卻面臨著共同的問題和困難:合作社普遍存在集約化程度低、生產設施不配套等問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合作社依然處于弱勢地位,養殖戶們備受奶業生產大企業的擠壓,利潤空間小,奶農合法權益無法保障。 位于榆次區修文鎮王香村的錦宏奶牛養殖合作社,過去曾一度為國內某大型乳業企業供奶,但合作社不僅得不到合同文本,就連產品指標也一直由乳業企業單方確定,而且被壓價、拖欠克扣奶款的事情也時有發生。合作社也曾多次與企業交涉,但效果甚微。為扭轉這一被動局面,合作社決定走聯合之路,共同應對市場挑戰。2010年4月,在市區農經部門指導下,錦宏、威鍇、儒牛、富有四家奶牛合作社聯合組成了奶牛養殖聯合社,旨在打造一個規范化、標準化、集團化運作的行業龍頭組織,為奶農們在市場中找回主動權。 合作社抱成團后,首先出現的變化是聯合社對市場的影響力增強了。聯合社內產品質量檢驗和管理更規范,總資產和奶牛規模都在當地乃至省內占據優勢。合作社果斷解除了與原先企業的合作,通過平等談判,以較大的權益實現了與國內另一家奶業巨頭的合作。在產品質量、送貨到奶價、貨款結算等方面也進行了平等協商,實現了市場地位的對等。其次,奶產品由買方市場轉為賣方市場。聯合社成立后,省內各市縣專業合作社也踴躍加盟,養殖規模迅速壯大,總資產達到36780萬元,奶牛總飼養量達到1萬頭,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的養殖群體。于是,眾多乳業企業找上門來,并主動提價,形成了多方爭奶源的局面,由此,合作社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主動。另外,更重要的是保護了奶農利益,增加了社員收入。奶農王海豹深有感觸地說,聯合社實行統一談判、統一銷售,奶價由原來的每公斤2.6元提高到3.8元,扣除管理費、公積金外,奶農還能另外享受到合作社的盈余返還。 下一步,該聯合社還準備聯合乳業生產企業,成立自己的乳品加工廠,實現從種植、飼料到養殖、加工的產業一條龍大聯合。榆次區農經辦主任許佐云欣慰地告訴記者,聯合社的成立開全省風氣之先,是榆次區農業專業合作社發展之路上的里程碑。目前,榆次各類專業合作社已有654個,其中肉羊、生豬、蔬菜行業也將成立聯合社,相信在這條由合作社走向聯合社的大路上,榆次的農民一定會走出一片更加廣闊的新天地。 本文來源:山西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