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反芻 國內反芻 行情快報 查看內容

    成本上漲理由不足 專家呼吁政府干預牛奶提價

    2010-11-25 11:33| 發布者: jieming| 查看: 1112| 評論: 1|來自: 每經網

    摘要: 部分業內人士看來,原料成本上漲只是企業提價的幌子,尤其是利潤較高的鮮牛奶(又稱巴氏奶),提價10%"沒道理"。更有人士呼吁,政府應該對部分乳制品的漲價進行干預,尤其是具有地域壟斷性質的鮮牛奶(又稱巴氏奶)。 ...
      "兩盒牛奶,以前一個月訂購價是144元,現在漲到了155元。"
      清晨,家住上海真如的孫先生打開家門口的光明奶箱,早餐喝鮮奶是他和太太多年來養成的習慣,但他發現,這兩天牛奶突然漲價了,200毫升裝的光明鮮牛奶從2.4元一瓶漲到了2.5元。對于牛奶漲價,孫先生頗感無奈:"雖然漲了但還是得喝啊,聽說下個月還要漲。"
      日前,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乳業巨頭證實,近一個月來已相繼對旗下部分產品提價,終端價格漲幅達4%-10%,其中包括液態奶和酸奶。至于提價原因,各家企業異口同聲:奶源、糖等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
      然而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原料成本上漲只是企業提價的幌子,尤其是利潤較高的鮮牛奶(又稱巴氏奶),提價10%"沒道理"。更有人士呼吁,政府應該對部分乳制品的漲價進行干預,尤其是具有地域壟斷性質的鮮牛奶(又稱巴氏奶)。
      提價4%-10%
      《每日經濟新聞》從乳企獲悉,伊利最近對部分產品加價3%至4%,加價產品涉及液態奶和酸奶;蒙牛從10月起,便對個別產品下發過提價通知;光明乳業一個月前也已開始下發對部分產品的加價通知,幅度約2%。
      而在終端市場,記者看到,250毫升到1000毫升裝的光明鮮奶零售價格上漲了0.4元到1元不等,蒙牛特侖蘇250毫升12盒裝從49元漲到了54元。435毫升裝的味全優酸乳從5.1元漲到了5.8元一瓶。乳制品終端漲幅在4%-10%。
      不過,此輪奶制品漲價的腳步似乎并沒有就此停止。有報道援引光明內部人士的話稱,12月1日起,光明還會再進行一次調價,屆時,光明新鮮屋送貨上門的220毫升裝,由2元提到2.1元,980毫升裝由8.6元漲到8.9元;光明特濃950毫升由9.5元漲到9.9元;兒童系列、功能牛奶系列則上浮0.1元到0.4元不等。不過該消息尚未得到光明官方的證實。
      成本上漲理由遭質疑
      如今,消費者面對漲價已幾近麻木,而"原料成本上漲"似乎也早已被眾多企業視為最理所當然的提價理由。據了解,進入下半年以來,占據乳制品80%以上成本的原料奶、白糖價格大幅上漲,據記者了解,目前原料奶收購價在3.1元-3.3元/公斤,與去年同期的2.2-2.3元/公斤相比,漲幅超過30%;白糖價格也從去年4100元/噸漲到了目前的7000元/噸。
      乳業專家王丁棉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時值年底,通常乳企是要打折促銷的,他們今年選擇這個時間漲價,應該是沒有別的方式消化上漲成本了。此次提價不止廣東,國內多個省市都在提價。跟近幾年來洋奶粉每年提價15%以上不同,國內乳企此次漲價在合理范圍之內。"
      而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成本上升分明是乳企提價的幌子。
      "3.1元-3.3元這個價格其實在三聚氰胺事件前就達到過,當時并沒有乳企漲價,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后,大量原奶無人收購,各地出現嚴重倒奶現象,原奶收購價一路下跌,直到2.2元左右,然而,當時乳企們卻沒有一個因為原料成本的下降而下調乳制品價格,反而是一漲又漲,以至于2008年、2009年期間,雖然各大乳企的銷售額下降了,但利潤卻上升了。"多年從事乳制品生產經營、上海壹言商務咨詢公司首席分析師湯志慶認為,目前原奶價格的上漲,嚴格意義上來講應該是原奶價格恢復到三聚氰胺前的正常水平,而不能算是企業成本上升。"既然三聚氰胺前原料奶價格和現在一樣都沒漲價,現在又憑什么漲?"湯志慶提出質疑。
      他認為,因糖價大幅上漲,酸奶適當提價是可以理解的,但酸奶里糖含量大約也只有2-3%,因此漲幅在3%左右才算合理,而液態奶也跟著漲價則沒有道理,尤其是巴氏奶。
      "與常溫奶相比,巴氏奶的利潤較高,毛利率大約在35%左右,凈利潤約10%。”湯志慶透露,“上海的巴氏奶市場幾乎已被光明壟斷,而‘鮮奶送到家’這塊市場更是100%被光明占領。”他呼吁政府應對乳制品提價進行干預,尤其具有區域壟斷性質的產品。
      本文來源:每經網

    本文內容由 jieming 提供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dnaxy 2010-11-25 12:33
    又見磚家說屁話政府要干預的是控制通貨膨脹,平衡保增長與控通脹的關系,豈止糖漲價而已,水、電、氣、油……哪一個不漲的?;P:

    查看全部評論(1)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7:4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杨浦区| 米易县| 澄江县| 九寨沟县| 惠来县| 墨脱县| 哈密市| 吕梁市| 遂川县| 顺昌县| 习水县| 建湖县| 高雄县| 叙永县| 义乌市| 梧州市| 靖州| 登封市| 昆山市| 麻江县| 清流县| 武鸣县| 长海县| 遂平县| 济宁市| 中阳县| 出国| 嘉定区| 濮阳县| 清丰县| 秦皇岛市| 眉山市| 武宣县| 和林格尔县| 南涧| 兰考县| 洛扎县| 武胜县| 夏河县| 衡水市| 偏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