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畜牧人物 商界精英 查看內容

    訪上海金肽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營銷總監江海源

    2010-11-23 10:39| 發布者: apple12151007| 查看: 1011| 評論: 0|原作者: 包桂花|來自: 富英快訊

    摘要: 抗菌肽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的確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迷,江總說:“目前,抗菌肽科研上亟需解決的難題是基因工程技術。不同的技術成熟度,具有不同的應用方式和途徑。

      引 子

      1972年,瑞典斯田哥爾摩大學教授——生物學家漢斯·博曼注意到:許多生活在細菌繁雜環境中的昆蟲,卻“百病不染,百毒不侵”。
      1980年,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漢斯·博曼幾經周折,努力鉆研,終于從昆蟲的體液中成功提取出特殊物質,并命名為“抗菌肽”。因此,他成為世界上發現抗菌肽的第一人。
      1982年,日本東京大學名取俊二教授在對昆蟲抗菌肽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昆蟲抗菌肽具有強大的殺菌、抗菌和抗癌作用,這一發現使全世界感到興奮和震驚,同時也使從來就不討人喜歡的昆蟲受到了人類的刮目相看。
      2009年,幾個歐美留學科研歸國人員聯手投資1000萬元,聯合國內外抗菌肽領域高科技人才,在上海國際化高新產業園——張江高科技園,搭建了強大的抗菌肽應用研究開發平臺,上海金肽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誕生。短短1年,他們憑借獨有的研發優勢,聯合國內外優秀技術力量,應用世界先進的基因工程技術與領先的抗菌肽研發成果,成功開發了“基因工程抗菌肽”項目,成為酵母工程菌抗菌肽工業轉化在中國的創始人之一,也成為最早將世界最先進的抗菌肽人醫病毒腫瘤治療技術應用到畜禽養殖領域的開創者之一。
      2010年,懷著對抗菌肽技術的好奇與美好期待,借VIV契機,我走向上海金肽源,在VIV金芝源精美的展位前,與上海金肽源營銷總監江海源有了初步的接觸和交流。這位很懂技術的營銷高管待人和善,說話字正腔圓,沒有大多數管理者的通病——高高在上、趾高氣昂,這也許與他的職業生涯和與生俱來的特質密不可分!與他交流,你可以感受到純粹的平等與受尊重,更能拓寬知識面。
      之后的日子,我又與江總有過多次關于抗菌肽更深入的探討、交流、學習,聽他耐心地與我分享有關抗菌肽的一切,從他的眼神與言談中,可以領略到他對抗菌肽未來市場的強大信心,記者根據與江總的交流整理出下文。
        抗菌肽,金芝源
            ——訪上海金肽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營銷總監江海源
      抗菌肽,在中國
      正像金芝源營銷總監江海源所說“最好的技術一般首先要用于人,而不是動物”,世界上很多醫療上的發明創造都可以證明這句話,抗菌肽亦如此。抗菌肽最早由外國人發現(“引子”中略有介紹),被發現之后在國外一直是作為解決人的健康問題的一項高端生物技術來開發的,由于應用人的技術和產品,需要非常謹慎的研究和嚴密的各種論證,而且技術的成熟度要達到相當程度和可靠度方可應用于人,因此,在國外,抗菌肽的技術和產品還處于臨床試驗和論證階段。目前科學界還在將抗菌肽研發的目標對準艾滋病和癌癥等人類疑難問題,一旦這些問題的研發取得進展和成果,其中有些是可以延伸應用領域和范圍的。但是,到目前為止國內外抗菌肽類產品在畜禽領域的開發和應用做得并不多,或者說幾乎還沒有開始。所以說,從科研現狀來看,誰先吃螃蟹,注定會遭遇一些高難度的挑戰。
      很多中國人都對國人的創新能力嗤之以鼻,認為,中國人創新能力差,總是在模仿國外。江總不那么認為,他說:“中國的廣大畜牧人對于技術的引進和應用向來是比較聰明和靈活的”,這句話我很贊同。中國人其實很厲害,中國畜牧界更是有很多具有強大征服欲的企業家和科研人員,敢于做別人還沒有做的事情。在抗菌肽領域就有那么一些人,從國外抗菌肽在人醫上的研究與應用上得到啟發,早早就開始思考著:抗菌肽既然暫時還不能在中國進行人的普遍應用,那么是否可以將國外這些初步研發成果拿到動物身上來應用呢?這使得抗菌肽畜禽產品的研究和應用能夠首先出現在中國。
      抗菌肽類畜禽業應用產品在中國市場推廣最早出現于2005年左右,到目前僅有5年多時間。5年來,進入抗菌肽領域的企業并不多,也許與這項技術還不夠成熟、技術人才缺乏有關。江總介紹:“抗菌肽產品在畜禽領域的應用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保健性產品,另一種是治療性產品。”細數一下,國內做抗菌肽保健性產品的企業也僅有上海金肽源、深圳瑞星百澳、深圳圣西馬(前身是深圳漢特)等幾家企業,而這幾家企業又都頗有淵源。
      在抗菌肽研制開發的為數不多的企業中,金芝源雖然并不是最早注冊成立的,但其創辦人卻是最早從國外引進抗菌肽技術的人員之一,并且是將抗菌肽應用到畜禽領域的想法與思路的發起人與提出者,也就是敢于吃螃蟹的那個人。在這位創辦人的倡導和努力下,使金芝源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立志將抗菌肽真正開發出具有更大應用價值的偉大產品,并把抗菌肽作為一項事業進行深入推廣。所以在技術研發上,金芝源給予了真正的重視和投入,并進行了更深一步的開發,金芝源絕不是只注重眼前利益的企業。
      很多新產品問世,不管它有多么優秀,消費者都會有一個接受過程,從不知道到知道、從質疑到信任、從不用到使用……抗菌肽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提及營銷之事,便觸及到了江總的本職了,他語重心長地說:“目前抗菌肽產品在飼料里的應用空間很小,也沒有在飼料業大面積推廣,所以飼料界對抗菌肽知之甚少。在養殖企業,尤其是規模化的養豬場,比如浙江、廣東、福建、廣西等沿海地區的養豬業,對于抗菌肽了解得相對熟悉一些。現在的市場推廣速度還不是很快,這與養殖者的觀念有關,需要科研人員和企業花功夫”。
      我曾與一位養殖場人員交流,他恰巧剛剛與金肽源建立合作關系,他說:“我曾謹慎地對金芝源產品及品牌實力做過考察,最終認定了金芝源,從與金芝源人打交道和產品使用效果來看,雖然他們是抗菌肽的后起之秀,成立時間很短,但是產品做得最好,比較務實。”不論企業宣傳得多么天花亂墜,都抵不上一句客戶實實在在的認可,我相信,有客戶的如此評價,足以說明,金芝源絕不會在抗菌肽領域曇花一現。有了金芝源的傾心努力,必將促進抗菌肽在中國的健康成長。
      提起金芝源與抗菌肽產品在中國的未來,江總的一翻言論,令人欽佩,他說:“一般而言,新技術、新產品的出現,都有一個摸索、適應、改進、成熟的過程,一旦形成了行業通行標準,也就意味著這項技術、這類產品進入成熟期了。抗菌肽的技術和產品,目前在我國只有少數幾家企業在做,準確地說,還是處于技術開發期。那么誰能開發得最好,誰的項目論證最早獲得通過,誰就是標準的制定者,也就是將來會站在市場競爭的制高點的那個。我們金芝源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項目論證的前期準備工作,如進展順利,或許金芝源就是中國抗菌肽類畜禽業應用產品的標準制定者。”
      金芝源,在路上
      為了對抗菌肽產品有更加深入的研究,金芝源在成都金牛高科技園區建設了設備完善的工業生產基地,并建造了一支強大的科研團隊,研發團隊成員來自美、英、日等國長期從事過病毒分子生物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獸醫學、動物營養及基因工程生物發酵技術研究的專業人士。作為一個知識型、技術型、高素質的現代國際化優秀企業,金芝源以占比達20%以上的生物工程、動物科學等專業的博士、碩士組成核心技術及管理團隊,本科、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專業化員工占70%以上。金芝源作為“基因工程抗菌肽”項目的商業轉化運作平臺,則倚靠強大的生物技術研發合作背景支持,致力于高端生物科技產品的市場開發應用。
      據了解,抗菌肽是生物體內存在的一種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蛋白,氨基酸數目小于100,常帶正電荷,并具廣譜抗菌性的一類小肽,是生物體免疫防御系統產生的一類對抗外源性病原體致病作用的防御性多肽活性物質,是生物體先天免疫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干擾素、補體等組成了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統,這類生物活性小分子是非專一性的免疫應答產物,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卻不破壞動物體內的正常細胞。抗菌肽抗菌時一般沒有特殊受體,直接通過物理作用造成細胞膜的穿孔而達到廣譜抗菌的效果,因而不會誘導抗藥株的產生,它屬于小分子多肽,在動物體內容易降解,并且無毒副作用及藥物殘留問題,因而是綠色環保型藥物,是新一代抗感染生物制劑的理想候選者,但要將抗菌肽應用到臨床中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抗菌肽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的確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迷,江總說:“目前,抗菌肽科研上亟需解決的難題是基因工程技術。不同的技術成熟度,具有不同的應用方式和途徑,目前應用于畜禽領域的抗菌肽產品,只是初級階段的產物,將來還會有更加先進和高級別的產品問世”。說到這里,江總看我面帶疑惑,便通俗地解釋:“金芝源要解決的就是抗菌肽領域的2G和3G的關系。抗菌肽是抗菌的,但是現在表達的載體就是細菌(如酵母或者大腸桿菌),當抗菌肽表達數量和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它就會殺滅產生它的宿主,所以如何解決這種天生敵對關系,就是技術難題。”江總說:“這個難題未解決對于產品質量是沒有影響的,因為產品質量是受工藝條件的穩定性決定的,只是說產品性能在不同級別的產品上有區別,這種區別就是通訊技術里的2G手機和3G手機的區別。也就是說,如果解決了這個難題,有可能這個產品就會達到一個最優化、完美的結果。”“隨著技術的發展,解決這個難題后,一是可以獲得純品抗菌肽的成本就會很低;二是可以更好地發揮出抗菌肽本來優良的生物活性。”
      另外,江總介紹抗菌肽科研上的又一難題就是“抗菌肽的表達量(表達量就是單位酵母菌產生的基因工程抗菌肽的數量)”。他說,依照現有的技術和表達量,獲得純品抗菌肽,成本會非常高昂,是沒有經濟技術價值的。所以中國現在的抗菌肽產品,都是含有少量抗菌肽的發酵產物,只能作為保健型的動物飼料添加劑使用,而無法達到藥用級別。
      可以預見,隨著抗菌肽基因工程技術研究的深入和分子生物學技術在抗菌肽上的成熟應用,人們可以有的放矢地合成更多新的抗菌肽。
      說到這里,江總意味深長地表示:在目前抗菌肽這個非常好的技術與項目得不到更好的開發和發展的行業現狀下,金芝源更加有義務發揮優勢,立志將抗菌肽這么好的東西真正做好,益于行業和社會。如果你了解金芝源的技術后盾與硬件設施的投入,您就會明白,江總所言非虛。
      金芝源的技術開發目前采取的方式是合作,他們主要與四川大學進行技術合作。江總介紹:“這種合作,主要是金芝源提供技術來源,也就是整合國際技術資源,引進抗菌肽人藥的研發初始技術,然后按照我們對畜禽行業的應用特點和要求,由四川大學等合作單位進行科研項目的實施,包括基因工程抗菌肽產品在畜禽領域的應用項目,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的項目專家認證。”江總認為:作為一個創業型的公司,要進行大規模長期的基礎性研發,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合作的方式是一種最佳的開發途徑。只有當企業有了長期積累,具備自主研發能力和實力后,才能談到研發的硬件投入和高端科研人才的引進。在一項科研成果還未達到科研頂峰,未實現普遍推行的時候,借勢與合力,的確不失為一個好策略。
      江總說,抗菌肽的應用領域,目前主要是畜禽養殖行業,絕大部分是應用在養豬業。在規模化程度比較高、養殖理念比較領先的地區,推廣起來接受度較好;而在養殖水平相對滯后,養殖理念比較傳統的地方,接受程度比較低。由于保健性產品顯效是需要過程的,而中國大部分人是要很快看到使用效果,再加上對健康養殖認識不足,缺乏適當的耐心,所以,抗菌肽產品營銷的難點就是轉變養殖者養殖觀念。不過,金芝源已配備了既具深厚專業理論基礎,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畜禽養殖行業專業人員,從事市場推廣與技術服務工作,為金芝源的客戶提供系統化的解決方案,滿足廣大客戶的價值需求,徹底實現共贏。金芝源還獨創了“先天有機綠色循環”養殖保健模式,為中國畜禽養殖行業提出了創新先進理論,配合“金源肽”系列高端生物技術“基因工程抗菌肽”產品的應用,成為解決我國畜禽養殖行業疾病嚴重困擾問題、提高養殖水平、增加養殖效益的有效途徑和手段。
      針對目前飼料配方師對抗菌肽產品所持有的懷疑和不認知現狀,江總分析:“由于技術成熟度的問題,在普通的加工全價配合飼料里面添加,現在還難以做到,因為產品價格比較高,受飼料成本的制約,又難以轉移(飼料價格是難以上漲的),所以只有在養殖單位直接應用,方能較好地體現產品價值。另一方面,對于新技術、新產品,考慮到風險控制問題,一般都有一個熟悉、了解和接受的過程,所以飼料配方師持觀望和懷疑態度是很正常的現象。”
      江總認為:“抗菌肽是一個將來可能形成很大規模的產業,光靠一家企業是不行的。金芝源對于抗菌肽的開發是傾公司能有的全力來投入的。首先是項目建立實施與論證,其次是產品標準的建立與制定,而在產品生產工藝不斷改進上的硬件投入則是持續的。”
      看樣子,不僅中國畜禽領域的抗菌肽研究與應用需要很長的路要走,金芝源未來需要做出的努力同樣不容小覷,金芝源,走抗菌肽這條路,注定面臨很多高難度的挑戰。
      江海源,在做事
      金芝源是一個很有發展后勁的創業型企業,“永遠不停地創造與應用更科學的方法,讓世界不斷變得更加健康、自然、和諧”是金芝源的核心價值觀和企業使命,金芝源的核心團隊對此早已形成共識,并將這種理念融入到核心團隊及每位員工的做事風格與行動力之上。“金源肽”系列產品和服務,自愿承擔著改變中國養殖業的畜禽亞健康狀態,協助畜禽養殖業擺脫疾病困擾與風險威脅,保障人類食品安全,實現綠色健康養殖的責任和義務。金芝源希望通過努力可以為提高中國養殖者的養殖水平和效益,促進行業發展,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江總說:“資源是人掌握的,事情是人做的。金芝源做的事情首先是選擇了正確的發展方向,然后都是著手長遠的。”“那么,江總,您在企業里主要做哪些工作?”我問。江總聽聞此問,略顯矜持,低調一笑,說:“事情是大家做的,我只是其中一員”。我知道,比起說自己,江總更愿意與我談抗菌肽、談金芝源。其實,作為公司高層領導,江總所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系列產品的策劃、營銷戰略調整和行動力的監督與激勵,“金源肽”系列產品,在短短一年之后便在中國市場小試牛刀,有所成就,其中少不了江總能力與智慧的貢獻。
      我衷心祝愿金芝源在抗菌肽的研究與推廣上,一帆風順!(轉載自《富英快訊》2010年第11期 作者:包桂花)
    (作者:江海緣)

    本文內容由 apple12151007 提供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最新評論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12:3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川县| 兴化市| 神农架林区| 陕西省| 体育| 东平县| 偃师市| 楚雄市| 新丰县| 绥芬河市| 新龙县| 阿合奇县| 枣阳市| 理塘县| 普宁市| 平昌县| 错那县| 高密市| 新乡县| 五大连池市| 鱼台县| 东光县| 鄄城县| 花莲县| 大关县| 屯留县| 永新县| 白城市| 兰考县| 龙山县| 常宁市| 榆树市| 阳泉市| 扎兰屯市| 余姚市| 体育| 加查县| 义乌市| 泽普县| 沁源县| 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