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奶、玉米、糖類價格,人工費不斷上漲……來自上游成本壓力,最終傳導至終端,成都地區的蒙牛旗下部分奶制品價格近期已上調;與此同時,四川本土品牌華西牛奶也于上周調整了零售價。業內人士認為,年內奶企在多重壓力下紛紛上調零售價格,以轉嫁成本壓力,但因為成本大增,各奶企的凈利潤或明顯低于去年。 事件>>>華西、蒙牛部分產品調價 “牛初乳都漲了一塊多了。”正在舞東風超市購物的市民張蕓穎看著標價有些吃驚,“我前兩天買的華西牛初乳才9.5元一盒,現在賣10.8元/盒;不僅如此,220毫升一袋裝的華西牛奶已從1.2元上漲到了1.5元,杯裝的華西酸奶已由1.8元上漲到2元。”“牛奶怎么也漲價了?”舞東風超市工作人員解釋,華西乳業在本月中旬就向經銷商下發了提價通知,要求從18日起對部分奶制品上調價格。不過工作人員也談到,由于部分產品價格上調不到0.5元,絕大多數顧客并未注意到。 蒙牛10月份上調了部分產品售價,18袋裝200毫升蒙牛純牛奶價格每箱從20元調整到22元,其高端產品特侖蘇也再次提高了零售價格,12盒裝蒙牛特侖蘇售價從50元調整到53元。 漲價未能化解成本壓力 由于玉米等飼料價格在全球范圍內走高,當前國內的原奶每公斤收購價在3.2元—3.3元,同比漲幅超過30%。同時,四川的原奶價格自去年8月以來一路走高,累計漲幅超過30%,逼近4元/公斤。東方艾格分析師稱,飼料價格上漲是此次牛奶漲價的重要推手,今年6月以來,玉米價格上漲了60%,精飼料價格上漲了10%。 不僅原奶價格在年內大幅提升,同時白糖、“柴油荒”、人工成本提高等因素也正在考驗著奶企的承受力。“在多重壓力下,轉嫁成本是企業預防虧損的主要手段之一。”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表示,即使提高售價,奶企仍面臨著嚴峻的成本壓力。 早報記者王楠攝影方煒 同步播報>>> 四川人均奶類占有量2012年將達20公斤 早報訊(記者李凌靜)為促進乳制品工業健康發展,昨日,四川省發改委發布了《四川省貫徹落實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實施方案》。《方案》提出通過強化質量安全、嚴格行業準入等方式,到2012年實現四川人均奶類占有量20公斤,乳制品產量達到170萬噸,實現產值100億元。初步形成成都、眉山、達州、阿壩四大乳制品生產基地,以及形成涼山、雅安等七大乳制品工業集中區。《方案》特別指出,將成都打造成四川最大的乳制品工業發展區,到2010年鮮奶產量達到12萬噸,乳制品產量達到23萬噸,2012年鮮奶產量達到15萬噸,乳制品產量達到30萬噸。 新聞背景>>> 前三季度三成奶企虧損 據國家統計局針對全國奶企進行的盈利情況調查顯示,前三季度,全國2000多家奶企,營收500萬元以上的800多家中,30%的企業處于虧損狀態。伊利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受累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伊利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減少24%。 本文來源:天府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