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對犢牛飼養管理進行了討論,大家的發言都非常踴躍,也十分積極。感謝大家對問題的關注,也感謝大家對奶牛養殖業的關注。 暑期將至,我想長城以南的地區最遲應該從5月初就應該開始準備奶牛防暑降溫工作了,所以系列之二討論一下抗熱應激管理問題。希望能夠在作此工作前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思路。后續議題準備按奶牛的發育過程及生產過程先對管理方面進行討論。還是老規矩,拋磚引玉! ![]() 從上圖可以看出,當溫度達到31.7℃,即使空氣非常干燥,奶牛也處于輕度熱應激狀態;而奶牛生活的環境濕度過高,即使溫度在21℃,奶牛同樣處于輕度熱應激狀態。熱應激可直接影響奶牛的產量、牛奶質量、繁殖性能等多種生產指標。對此,規模化牛場應系統、全面的考慮抗熱應激處理措施。 1. 用風扇+噴淋的模式對奶奶牛進行抗熱應激處理。一般情況下,風扇開啟4.5分鐘+30分鐘的淋浴,每次開啟30分鐘,這樣的循環每天6-8次。 2. 遮陽防曬。通過遮陽網、牛棚建設、棚頂改造等多種途徑防止奶牛生活環境溫度過高。 3. 加強通風。通過對牛棚的設計、改造,加強牛棚通風效果,使潮濕、高溫的空氣容易排出舍外,利用自然通風降低環境溫度。 4. 提供充足飲水。水是維持奶牛生命活動的最重要營養,清涼、干凈的飲水可提供奶牛的采食量,降低牛體溫度。 5. 其它。當然還有其它方面的管理,這里我不多說,讓大家補充。一周后,議題結束時如果沒人補充相關部分,我會繼續補充。
|
1)增加飼喂次數和時間,將飼料推到飼槽上以刺激奶牛采食的次數
(2)調整飼喂時間,利用晚上溫度降低時,實施晚間飼喂
(3)由于熱季青貯的保質期縮短,在每次飼喂之前,才將青貯從窖中取出,并增加青貯飼喂次數,同時把飼槽中的青貯清除。
(4)飼喂優質的粗飼料和適口性好的飼料
(5)經常清掃飼槽,清除發熱變質的飼料,以鼓勵采食
(6)在飼槽區采取奶牛降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