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反芻 國內反芻 查看內容

    廣安區光輝鄉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山羊產業助農增收

    2010-11-19 14:53| 發布者: jieming| 查看: 962| 評論: 0|來自: 新華網

    摘要: 2009年,廣安區光輝鄉全鄉山羊總收入360萬元,養羊戶人均純收入達到4700元。今年1至10月,全鄉山羊總收入340萬元,養羊戶人均純收入達到4500元,人平養羊達到3頭,成為廣安區最大的山羊養殖基地。

    1.jpg

      廣安區光輝鄉屬典型的丘陵山區,13個村均是旱山村,海拔600米。2008年以前,該鄉基礎設施滯后、人畜飲水困難、產業發展緩慢,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僅1500元。近兩年來,該鄉大膽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思維,著力改善發展條件,充分發揮丘陵山區林地優勢,采取支部牽頭、協會搭臺、政府扶持、村民互助的發展模式,科學規劃建基礎,創新機制聚合力,整村推進山羊養殖,建成了獨具特色的專業養殖鄉,探索出了一條貧困山區發展現代農業、帶動群眾致富的新路子。2009年,全鄉山羊總收入360萬元,養羊戶人均純收入達到4700元。今年1至10月,全鄉山羊總收入340萬元,養羊戶人均純收入達到4500元,人平養羊達到3頭,成為廣安區最大的山羊養殖基地。
      科學規劃,充分挖掘山羊發展潛力。光輝鄉以“一村一品”為主線,以惠民富民為核心,充分挖掘潛力,變資源優勢為產業發展優勢,變單兵作戰為集群發展,科學合理規劃山羊產業發展,實現以規劃興產業、以產業促發展、以發展促增收。在擬定山羊產業發展規劃時,始終堅持民意為先,順應民意擬規劃,因戶而異興產業,有效激發廣大村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逐家逐戶走訪、廣泛深入調查,全面掌握村民基本情況和意愿,幫助農戶量身定做短期運作、長期發展產業規劃,聘請畜牧專業人員根據農戶意愿、經濟能力、林地面積、養殖條件免費分戶設計山羊養殖圈舍、擬定養殖規模,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規劃一戶、致富一家。
      改善基礎,切實增強發展后勁。光輝鄉始終堅持基礎為產業配套,致力于改善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發展后勁。該鄉以“打通出路、內聯外引”為目標,依托項目建設,廣泛發動村民籌資投勞,大打公路建設攻堅戰,大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后建成村級公路39公里,配套修建便民路55公里,新建改造山平塘14口、蓄水池13口、引水渠16公里,打機井130口,治理水土流失10平方公里,實現新增和改善灌面80畝,有效解決了人飲和發展山羊業用水難問題。按照“集約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養殖圈舍標準化建設,全鄉現已建成標準化育羊室15個、羊圈460個。
      凝聚合力,建立健全發展機制。一是支部牽頭組織。光輝鄉黨委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致富“領頭雁”作用,多方籌措創業資金,大膽探索發展模式,動員全鄉100余名名黨員干部帶頭發展山羊,組織帶領廣大村民共同創業,讓群眾吃下了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的“定心丸”。二是協會帶動發展。本著“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光輝鄉村村成立了扶貧互助產業協會,協會為會員提供創業啟動資金和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形成了“支部+協會+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解決了農民發展缺資金、生產缺技術、經營缺門路的問題。協會通過向上爭、鄉友捐、財政擠等辦法籌集資金專門用于扶持山羊產業發展,養殖戶向協會自行申報養殖規模,并與協會簽訂養殖協議,約定每一批次補欄數量不少于前一批次養殖規模,引導養殖戶持續滾動發展,對林下養殖優質板角山羊10頭以上的農戶給予100元/頭補助,圈舍給予30元/ m2補助。這樣既解決了老百姓發展養殖業的現實困難,又充分調動了他們的養殖積極性,協會還對養殖戶的養殖規模情況進行建檔立冊,免費為各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目前,協會會員已發展到2500人,涵蓋全鄉所有養殖戶。三是政府扶持解難。光輝鄉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扶持下,在內槽、蜂巖、五星、高嶺等四個養殖重點村村設立了扶貧互助資金協會,籌集資金15萬元,幫助村民解決發展山羊養殖無啟動資金的困難。一些無啟動資金購買種苗、修建圈舍的貧困養殖戶可向協會申請扶貧互助金貸款,鄉村兩級用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給予50%貼息補助,待畜禽出欄后再償還貸款,利用這樣的辦法解決養殖戶產業發展缺資金的難題。同時,鄉黨委政府還出資20萬元注入扶貧產業互助協會,增強其產業帶動發展能力。四是村民互助互動。在技術上,種養大戶無償提供服務和指導,村民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提高;在勞力上,積極開展“雙聯雙帶”活動,有幫帶能力的黨員對口聯系支援1戶貧困戶;在經費上,對無經濟能力繳納協會互助金的貧困戶,采取黨員干部支助、協會減免等方式予以扶助。通過支部牽頭、政府扶持、協會帶動、村民互助等舉措,全鄉呈現出全民創業、自主發展、和諧共建美好家園的新局面。
      成效:
      用發展現代農業的理念著力實施產業扶貧,光輝鄉將貧困戶一步培育為小康戶、貧困村一步建成為新農村。在全鄉建立了內槽、蜂巖、五星、高嶺山羊養殖帶,2010年新發展存欄50只以上的山羊養殖戶30戶,存欄10只—50只的山羊養殖戶100余戶,存欄10只以下的山羊養殖戶200余戶,實現了人均養殖山羊3只。今年1至10月,全鄉山羊全鄉山羊飼養量達到2萬只,出欄1萬只,總收入340萬元,養羊戶人均純收入達到4500元,成為廣安區最大的山羊養殖基地。
      通過發展山羊養殖,全鄉貧困農戶從2008年初的280戶減至2010年10月底的67戶,貧困人口相應減為256人。該鄉針對貧困人口最集中、貧困程度最深的旱山區實施的產業產業扶貧開發模式,創新丘區旱山村產業發展的新機制,為特殊類型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找到了一條新路子,成為全省經驗。
      啟示:
      宣傳引導是基礎。該鄉通過黨委擴大會、村組干部和全體黨員會、院壩會等形式,廣泛宣傳產業結構調整和山羊養殖政策,大力號召林區村發展山羊養殖,組織群眾到本鄉長期養殖山羊的農戶家中學習建圈和山羊養殖技術,親身體會山羊養殖的經濟價值和致富理念。
      政策支持是保障。為了充分調動農戶養羊積極性,真正形成光輝鄉山羊養殖帶,該鄉政府專門制定了《光輝鄉山羊養殖獎勵扶持辦法》文件,對新建標準化羊圈補助50元/米⒉,對新引進山羊補助100元/只,資金由鄉財政解決。為了全鄉山羊養殖盡快走上規范、標準、規模和良性循環養殖軌道,2009年該鄉發展了蜂巖村伍順勇養殖大戶,指導新建標準化羊圈600平方米、新發展優質山羊500只,示范效果明顯。
      技術推廣和疫病防治是關鍵。該鄉重點推廣了“一推六改”技術,即:推廣本地山羊,改不驅蟲為定期驅蟲,改不補料為適當補料,改放牧為圈養與放牧相結合,改不育肥為宰前育肥,改地圈為樓式圈,該混養為分圈飼養,取得了明顯效果。同時加強技術培訓和宣傳,提高養殖戶的防疫意識;組織鄉村動物防疫員開展對全鄉山羊疫病的調查和監測,掌握山羊疾病發生動態;以抓好口蹄疫、山羊痘預防為中心,全面做好其它疫病的防范工作;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各養殖戶現場指導和示范,重點落實防疫、消毒、驅蟲措施。
      本文來源:新華網

    本文內容由 jieming 提供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最新評論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07:1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拉特旗| 加查县| 清流县| 宣恩县| 新闻| 东明县| 区。| 清水县| 阿拉善盟| 湛江市| 昌江| 南乐县| 铁岭县| 车险| 武胜县| 惠安县| 六枝特区| 舞阳县| 古交市| 沁阳市| 清原| 阜宁县| 西林县| 阳朔县| 阿克| 额济纳旗| 凭祥市| 枣庄市| 三门县| 双江| 田东县| 花垣县| 玛多县| 忻城县| 景东| 三门峡市| 加查县| 长顺县| 汶川县| 南部县| 离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