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荊州水產考察團一行來到了“陽澄湖大閘蟹”的生產基地—江蘇省昆山市巴城鎮。 經過陽澄湖不遠,就到了巴城鎮專門批發大閘蟹以及品嘗大閘蟹的旅游新城。只見方圓幾里,批售大閘蟹的攤檔綿延不絕,而以大閘蟹為特色菜肴的賓館、飯店則占了兩三條街。 作為主打水產品之一,昆山市這樣銷售螃蟹和吃螃蟹的大市場就超過4個。巴城鎮有四個高速公路出口,據統計,今年10月以來,其中一條高速公路出口平均每周末車流量就在3 萬輛左右。去年,巴城鎮共接待游客100 萬人,帶動旅游產值在30億元左右。 江蘇省昆山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于德山說:“由螃蟹產品帶活整個產業鏈正是我們多年來尋求的一個最重要的發展點。”他繼續解釋:通過螃蟹帶動水產品、其他農副產品以及休閑產品的發展,最后再帶動整個巴城鎮的工業發展,從而帶動了巴城鎮經濟產業的良性發展。 據于德山介紹,陽澄湖大閘蟹先是抓住水產養殖的最前端,即產品質量安全,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防病治病標準。之后狠抓技術培訓,實現技術全覆蓋。最后就是打品牌,采取“好的產品+好的推介方法+好的市場+好的配套設施”環節,從而以由品牌影響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對現在的巴城鎮人民而言,雖然螃蟹產值只占整個經濟產值的20%左右,但螃蟹才是當地發展最重要的一個亮點。 荊州市水產考察團在參觀沃爾瑪巴路陽澄湖大閘蟹養殖基地時,監利縣水產局局長王道先表示,“雖然監利縣棋盤鄉也是沃爾瑪大閘蟹供應基地。但與巴城鎮相比,我們的差距還有很大。首先是漁民思想上的差距,監利縣螃蟹養殖戶主要追求數量,采取粗放型的養殖方式。而巴城養殖戶追求的是質量,他們從苗種到市場銷售,各個環節都追求精細化。其次是品牌意識上的差距,巴城鎮的養殖戶都在全力打造陽澄湖品牌,但監利縣養殖戶的品牌意思很弱。“ 石首市水產局局長張振華表示:“巴城鎮的產業鏈很成功,今后,石首縣將著重從兩個方面來轉變觀點,首先是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轉變;其次是數量漁業向質量漁業轉變,進一步調整養殖結構,多養名特優產品,爭取為養殖戶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