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林(化名)正沖著這個月的檢驗報告發愁。這個山東省東營市海洋與漁業局水產研究所的研究員發現, 九個海參養殖戶的樣本里,兩個都檢驗出抗生素超標。 “在養殖過程中使用抗生素來防止魚生病是很普遍的做法,”這個26歲的研究員說。“但是如果使用過量,就會對吃魚的人有害。” 綠霉素, 硝基呋喃和孔雀石綠是在他在水產里最常檢測到的幾種抗生素。鄭林說有一部分是有意識地使用抗生素的養殖戶,也有一部分是使用時完全被蒙在鼓里的,“有的藥商為了增強魚藥的療效,在藥品里添加抗生素劑,卻不在包裝的 成分 項里標明”。 在畜牧業也存在類似的問題。盡管國家在飼料添劑和動物用藥方面有各種規定,但是實際執行卻很難。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副院長沈建忠教授指出,政府應該加大投入對耐藥細菌的基礎性研究。 “對于耐藥細菌如何產生以及傳播,仍然有很多未解決的問題,”沈教授說。“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開展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國家也要跟上。” 然而食品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教授認為我們現在不必擔心從食物里攝入抗生素。“即使是殘留超標,也在零點幾毫克的數量級上,完全不能跟醫生開給你的抗生素的量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