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報柳州訊(記者黃顯巧 通訊員覃貴圓)母豬有專門的產房,小豬配有空調“幼兒園”;先進的污水處理模式,排出清水還能養魚……10月20日,記者走進柳州市鷓鴣江園藝場,參觀了場內目前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的現代化養豬模式。 據了解,建設萬頭生豬良種基地,是柳州市“十大農業工程”子項目。該園藝場內的養豬場總投資4000萬元,占地15公頃,是柳州市六大生豬良種基地之一。養殖場總共有兩條生產線,目前第一條生產線已投產,并于11月底全面竣工。全部建成后,常年生產種豬7500頭,肉豬1.6萬至1.7萬頭。 “現代化的養豬場,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能減少使用50%以上的土地面積和2/3的人工,總投資比傳統養殖多1/3。” 鷓鴣江園藝場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養殖場已經實現了信息化管理,每個欄舍都安裝了視頻設備監控情況,在辦公室就能對豬舍情況了如指掌。 封閉式的豬舍,有全自動通風換氣系統,會及時調節室內溫度,冬暖夏涼;全自動的喂料系統,喂豬不再是一日三餐,豬啥時候餓了啥時候有吃的;而小豬出生后將先進保溫室,然后再入住配有空調的“幼兒園”。良好的生產和生長環境,豬群體成活率比傳統養殖高出2個百分點,每年每頭母豬多養仔1頭以上。最主要的是,得以“身心健康”成長的肉豬,肉質口感很好,品質一流。 值得一提的是,養殖場對豬糞便尿的處理引進了先進的水泡糞工藝,場內每個豬圈底部都建有水池,豬糞尿透過地板的漏縫進入水池后,經水輸送到污水處理間。在那里,糞渣糞液干濕分離,干糞成為優質有機肥;糞液經過發酵產生沼氣,供養殖場生活用。處理后的水最后排入魚塘,還能養殖水產品,實現充分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