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日報訊 (見習記者 黃瑚 楊世朋 報道組 夏文科) 在文成縣黃坦鎮的養豬專業村——占里村,養豬戶們如今有了一項收集豬糞的新工作,收集的豬糞將統一出售給黃坦集糞中心,經發酵后制成有機肥。日前,該中心年處理7000噸豬糞的一期工程已正式投運,首批有機肥被種植大戶一搶而空。 黃坦鎮是文成縣養豬大鎮,全鎮母豬存欄常年保持在1萬頭以上,年產豬糞1萬噸左右。養豬業作為當地支柱產業,但豬糞卻成了棘手難題。除設立禁養區、限養區,挨家挨戶建設沼氣池外,建設集糞中心成為當地解決豬糞污染的又一重要舉措。據介紹,黃坦集糞中心于去年3月動工興建,投資200多萬元、年處理能力達7千噸的一期工程,已于上月正式投入運行。 “鎮里建成集糞中心后,村里絕大部分的豬糞都會被運到那里。”占里村養豬大戶趙煥斌介紹,家門口13袋豬糞是他三天里收集的,“大概有500公斤,每噸200元的價格賣給集糞中心。”自今年6月下旬以來,該村總計出售了1100多噸豬糞。 在黃坦集糞中心,記者看到豬糞發酵槽已堆滿了黑糊糊的半成品肥料。為選出最佳發酵方案,該縣專門邀請來自金華的畜牧專業教授設計了自動化流程。目前所采取的干濕分離發酵方法,使得處理豬糞所需的每千克耗氧量低至沼氣處理的七分之一,而氨氮、總磷已降至20左右,符合達標排放標準,大大降低了污染。 而豬糞制成的有機肥,政府每噸補貼200元,每噸實際售價為400元。目前,該中心生產的第一批有機肥,已被附近的種植大戶一搶而空。文成縣農業局負責人表示,該縣下一步將繼續投入200萬元,用于購置鏟車、封閉式運糞車等工具,并計劃在二期建成后,實現集糞中心年處理1.6萬噸豬糞,保證全縣全年產出的豬糞都能達到有效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