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全球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保護消費者合法利益,聯合國于10月1日通過全球第一個水產養殖全球性準則——漁業產品認證準則,該準則建議在海產品附加標簽,提供給消費者此產品是否受污染等環保資訊。我市水產業應未雨綢繆采取有效舉措積極應對,以確保湛江水產業的健康發展。 聯合國糧農組織水產養殖委員會漁業小組委會通過的漁業產品認證準則,定于明年1月提交糧農組織漁業委員會批準。漁業產品認證準則不具約束力,并不強迫各國實施,只是提供了一個認證框架,內容涵蓋了從食品安全、環境影響到水產養殖工人的社會經濟地位的各種問題。此認證準則雖不具約束性,但若各國遵守,消費者購買海產時,可從認證標簽獲取重要資訊:如該產品是否無污染;在養殖過程是否破壞沿海紅樹林沼澤;海產品養殖工人是否拿到合理工資等等。 以水產養殖業為特色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的湛江,占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海洋資源優勢。近年來,湛江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目前經檢驗檢疫部門備案的出口水產養殖場已達258家,養殖面積約30多萬畝,水產品年出口量最高時達12萬多噸。對此,業內專家建議湛江水產行業應高度關注和熟悉全球首個水產養殖準則的內容和要求,未雨綢繆,嚴格按準則要求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政府應為中、小型生產者的能力建設提供支持,使他們能夠符合水產養殖認證。與此同時,小生產者應依據現代化的認證體系進行經營和管理,樹立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堅持從養殖源頭嚴格監管種苗、飼料、藥物、水源、環境等各養殖環節,不斷提高水產品養殖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