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買什么國際市場就漲什么,這句論斷在乳業又應驗了:資金本月對牛奶發動了一輪"猛攻"。記者發現今年幾乎所有嬰兒奶粉都在吆喝"洋奶源",包括了圣元、娃哈哈等國產商。 在經歷"激素奶粉"和"三聚氰胺奶粉"回爐的消息打擊國產奶粉的消費信心后,洋奶粉仿佛也獲得了支撐點,在日前結束的拍賣中,國際奶價累計上漲近兩成。 風向:奶粉進口量暴漲八成 近日,在環球乳制品"Global Dairy Trade"系統看到,9月15日晚最新的全脂奶粉平均離岸均價拍出了每噸3602美元,而在8月價格才僅為每噸2974美元,漲幅達21%。 國際脫脂奶粉拍賣價也創下季度新高,達到每噸3229美元。雖然9月累計拍賣的5.88萬噸奶制品從數量上和往月相仿,可參加競標者卻達到278人,超過7、8月份的總和,資金"搶奶"的熱度創下今年之最。 不少拍下的奶粉源源不斷運到中國。據本報從黃埔海關獨家獲得的一份數據統計顯示,今年前8個月,黃埔關區進口奶粉2.5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3%,進口均價達到每噸3237美元,或增長34%。 調查:洋奶粉借升級配方漲價 近日,記者在廣州各大超市看到奶粉提價并未停歇,手法則從"裸漲"轉為變相,如某洋奶粉從200元漲到220元,理由就是升級配方,這樣消費者更容易接受。 "大家的心態就是寧愿多花幾十元,都要買進口。"新西蘭進口奶粉商新怡的一位聯系人告訴本報記者。在一年前售價僅為每罐180元~190元的惠氏、雅培、美贊臣等洋奶粉已漲至每罐230元。商場另一邊,幾款國產奶粉打出了"買3送1"的促銷口號,但賣得并不熱鬧。 分析:奶粉安全事件打擊消費信心 黃埔海關人士在給本報的一份報告中說,奶粉進口量價之所以大增,是國內奶粉安全事件層出不窮打擊了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海關報告分析,國內外奶粉價格倒掛讓洋奶粉長驅直入擠壓國內奶企生存空間。數據顯示,7月第2周的每噸國產奶粉原料奶成本達到23000元,比進口奶粉價格還高1000元。 "國際排名前20位的乳企已全部進入中國。"報告說,當洋奶粉在坐穩奶粉一線市場老大位置后,就紛紛向二、三線城市進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