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內養豬,洞頂種糧、菜、瓜果,山下修建沼氣池,不但能處理糞污還能節省電、煤開支,好處可多了。”近日,平泉縣南五十家子鄉姜杖子村農民王軍,說起自家的“窯洞”養豬場興奮不已。 王軍介紹,該養豬場占地6000平方米,去年8月份投入運營,現已繁育仔豬600余頭,明年養豬場可出欄肥豬2600多頭,年可獲純收入70多萬元。 據了解,因養豬場的豬舍外觀呈“窯洞”形,當地稱之為“山地窯洞式”種養一體化環保養殖模式。該模式能滿足農牧交錯帶養殖業對溫度、濕度、光照、通風、防疫等技術要求,不占用耕地,且每建1平米圈舍能增加0.5平米的耕地。同時,在建設成本上,每1平米圈舍的建設費用比傳統圈舍約節省人民幣150元左右,該縣農牧局將在全縣推廣這種養殖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