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大連云淡風清,秋色宜人。9月15日,2010第四屆國際玉米產業大會在大連勝利召開。參會的主要嘉賓有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大連市副市長朱程清,中國證監會期貨監管一部副主任劉云峰,中國證監會期貨監管二部副巡視員祁春波,中國證監會國際合作部副主任盧嘉紅,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劉志超,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劉興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副部長楊建龍,大連市政府副秘書長周洲,中國證監會大連證監局局長丁文奇,黑龍江省糧食局局長胡東勝,吉林省糧食局局長祝業輝;同時到會的還有中紡集團副總裁欒日成,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執行董事福瑞斯"科威,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宋丹丕,中國糧食商業協會副會長趙桂榮,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副主任楊衛路,中國淀粉工業協會副會長王立才;來自國內外大型玉米加工企業的代表和美國、英國、新加坡、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和代表,以及期貨公司、期貨投資者代表和新聞界的參會人士共計超過400多家,約1000多玉米產業界和期貨界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 劉興強 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劉興強在為第四屆國際玉米產業大會上指出,大商所玉米期貨從2004年9月恢復交易以來,發展迅速、運行穩健,已經穩居全球第二大玉米期貨市場。截止今年8月底,最近六年來大連玉米期貨市場累計交易量達4.87億手,交易額7.9萬億元,累計交割量248.8萬噸,沒有發生一例交割違規事件。今年以來,大連玉米期貨市場成交相比去年有所放大,截止8月底,年成交量已達2455萬手,約為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同期玉米交易的30%;我們的成交額4727億元,比上年增長18.5%。統計表明,大連玉米期貨價格與現貨市場價格保持較高關聯度,且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上半年,大連玉米期現貨的相關系數分別達到了0.73、0.87、0.96。眾多玉米生產、貿易、加工企業以及中下游的飼料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均以大連玉米期貨價格為重要參考,有的直接參與期貨市場避險。目前,參與大連玉米期貨交易的客戶總數約12萬個,其中法人客戶數為960個,產業客戶參與度較高。可以說,玉米期貨是大商所全部上市品種中功能作用發揮較好、與產業聯系最緊密的品種之一。 他同時強調,相對于世界發達玉米期貨市場以及我國玉米現貨市場規模來說,大連玉米期貨市場的發展空間還十分巨大。2009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玉米期貨總成交折算為64.76億噸,是大連期貨市場交易量的38.68倍,與美國玉米3.07億噸產量比較而言,期貨與現貨比大約為21倍。我國玉米現貨消耗量每年約1.5億噸,如果比照芝加哥玉米期貨市場規模,大連玉米期貨市場的交易規模至少還可以擴大20倍。 大連市政府副市長 朱程清 “ 玉米期貨是大連期貨市場的重要品種之一。大連依托背靠東北玉米主產區的優勢和東北亞航運中心的地位,已經成為我國玉米最重要的集散地和外貿口岸。大連商品交易所作為我國玉米期貨交易中心、交割中心和信息中心,玉米期貨市場功能不斷提升,市場主體利用更加積極,市場參與結構更趨合理,為玉米主產區農民種植、銷售玉米以及玉米加工、貿易企業開展經營提供了重要參考。”大連市政府副市長朱程清在玉米產業大會上說。 中國證監會期貨監管一部副主任 劉云峰 劉云峰在會上強調,玉米期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強的期貨品種之一,也是各國農產品期貨交易所的主要上市品種。我國玉米期貨是2004年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以來,期貨市場推出的一個重要的期貨品種。在大商所上市六年來,玉米期貨運行保持平穩,功能作用有效發揮,已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比較成熟的農產品期貨合約。大連玉米期貨價格成為國際玉米市場銷區的代表性價格,也成為我國東北、華北等玉米產區農民以及農業產業安排生產、調整種植結構、確定銷售計劃的重要依據。許多玉米深加工企業和飼料企業通過參與大連玉米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交易,回避了價格波動風險,改善了企業經營。去年以來,國家對玉米實行了臨時收儲、拍賣政策,期貨市場對此做出了快速反映,強化了國家調控效果,進一步凸顯了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和配合服務國家宏觀調控等功能。 開幕式由大連商品交易所副總經理 劉化軍 開幕式由大連商品交易所劉化軍副總經理主持。 隨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楊建龍,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新湖期貨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文勝,NYSE Liffe商品衍生品總監lan Dudden,美國高級經濟解決方案公司總裁William G.Lapp,中糧糧油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運營風險管理部總經理費忠海,農業部畜牧業司飼料處處長魏宏陽分別發表了不同地主題演講。 楊建龍在其演講的“十二五中國經濟與產業發展展望的報告中指出,在未來很長時間里,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需求因素仍然是漸進、強勢。消費結構的增長和變化,這也決定和引導了一個國家主導產業的更迭和變化。新一輪的變化無疑將帶來了經濟增長的持續性和潛力。從中國經濟過去30年來的兩輪大的周期中可以發現,改革開放后每五年中國主導產業和相互之間關系的遴選,在此過程中,我們發現主導產業的變化以及帶動的相關產業的發展,最后實現了經濟增長變化的邏輯機制。所以,中國經濟仍有可能會再啟“黃金十年” 國家糧食局副局長 曾麗瑛 曾麗瑛在會議中強調,玉米價格小幅穩步上漲是市場的總體趨勢,也是合理的。價格溫和上漲有利于發展玉米生產,有利于保護農民利益,也是我們糧食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之一。今年下半年的玉米價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內秋糧的生產情況。從全球范圍內的幾個主產國來看,今年玉米很有可能獲得豐收,因此并不支持玉米價格大幅度上漲。 近年來,我國玉米生產總體比較穩定,消費需求平穩增加,供略大于需的格局沒有發生大的改變。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玉米總產量為3297億斤,比2008年減少39億斤。根據國家糧食局糧食供需平衡調查數據,2009年玉米總消費量為2967億斤,比2008年增加78億斤。因此,2009年當年玉米產大于需。從消費用途看,2009年飼料消費為1930億斤,工業消費為757億斤,兩者合計2687億斤,占玉米總消費量的90.6%,比2003年增加3.3個百分點。 ![]() 中糧糧油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運營風險管理部總經理 費忠海 費忠海則認為,過去30年中國玉米貿易格局一直處于漸進式調整之中,但2010年跨區貿易和進出口貿易兩個方面的格局同時出現質的變化。2010年中國玉米貿易同時出現大貿易商主導跨區貿易和出口轉向進口的兩大格局變化;這種格局變化是產業發展的必然,但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客觀上起到促進作用。中國玉米貿易格局變化將對玉米產業產生深遠影響。 ![]() 農業部畜牧業司飼料處副處長 魏宏陽 魏宏陽在會上稱,雖然今年的走勢比較復雜,飼料生產方面,2010年的形勢雖然十分復雜, 但受經濟形勢總體向好和畜產品消費需求剛性增長影響,尤其是近期生豬、雞蛋等畜產品價格回暖,養殖信心增強,預計飼料市場總體上將保持平穩增長。 ![]() 參會嘉賓 專題論壇是由中國玉米網總裁、首席分析師馮利臣主持。中國淀粉工業協會副會長王立才,中糧集團生化能源事業部副總經理于作江,邢臺平安糖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建安,峻煌生化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集團總經理吳景杰,中紡油脂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憲林,海大集團大河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顧眾,大連生威糧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毅,路易達孚(北京)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市場營銷楊杉等分別就市場所關心的飼料和深加工企業期貨和現貨方面,在玉米產業各個環節進行激烈的討論。 ![]() 參與專題論壇的嘉賓 ![]() |
版權說明: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