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韓國的牛肉進口保持了增長的勢頭,同比增長21%,達2.16萬噸。而今年前7個月的貨物總運輸量也同比增長了21%,達到14.6萬噸。 澳大利亞肉類和畜產品委員會報道稱,2010年韓國市場對于進口牛肉的需求增長主要體現在從澳大利亞與美國進口的牛肉總量有所增長。同時,消費者的強烈需求與國內肉牛屠宰量不足之間的反差也是表現之一。 上個月韓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牛肉總量同比增長了14個百分點,達到1.16萬噸,從而使得今年前七個月的總進口量達到7.67萬噸,同比增長9%。而7月從美國進口的牛肉總量同比增長53%,達到7000噸;今年前7個月的進口總量也有56%的同比增長,達到4.46萬噸。7月從新西蘭進口的牛肉(2756噸)同比增長14%,但今年整體的牛肉進口量卻同比下降了4個百分點(總量為2.33萬噸)。 良好的經濟環境與強烈的消費需求是刺激2010年韓國牛肉進口增長的主要動力。另一方面,韓國國內肉牛屠宰量的顯著下降以及牛肉產品的不足也是進口增長的原因之一。2009年,韓國本土生產的牛肉產品占到當年整個市場牛肉消費量的一半(在過去5年中,其平均份額也達到48%)。另一方面,2009年,澳大利亞牛肉占韓國全部進口牛肉總量的58%,其次是美國的26%,以及新西蘭的15%。 而在2010年上半年,韓國肉牛總屠宰量同比下跌13%,用作育種的韓牛母牛的總數也有16%的下跌。這正反映出韓國國內牛肉生產的下降趨勢。但另據報道,同樣是這段時間,韓國肉牛的總數卻有9%的上升,達到33萬頭,為1998年以來的最高數據。 肉牛屠宰量的下降與肉牛總數的增加令韓國的牛肉生產有望在近期恢復增長,而這必將給進口牛肉的數量帶來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