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每天一杯奶可以強壯一個民族”到“談奶色變”,中國乳業正在經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考驗。沸沸揚揚的圣元“早熟門”事件,時刻提醒消費者,距離中國乳業的再次輝煌還有很遠。 迷障一 :檢測無門 按理說,在市場對某產品質量提出質疑時國家質檢部門應該第一時間拿出檢測結果,這不僅是消費者和媒體所關注的,更重要的是這個結果關乎企業的生存。但在此次圣元“早熟門”事件過程中,相關部門近乎“失職”。 代表廣大消費者利益的中國消費者協會有關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稱,目前對此事件還不好評論。他表示,只有當國家主管部門出具檢測結果后方可定論。但該人士又同時表示,檢測單位一般只對單位不對個人,因為個人送檢樣品不會得到被訴方的認可。據報道,此前鄧小云等家長也曾想把奶粉送檢,卻都遭遇“檢測無門”,一些質量監督檢測機構都婉言拒絕了家長們的個人申請。 而國家質檢總局授權的兩大國家級乳制品質量檢驗中心位于哈爾濱的國家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位于呼和浩特的國家乳制品及肉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工作人員均表示,無法對奶粉進行激素檢測,理由是除某些保健食品之外,目前我國藥檢部門尚未開展食品檢測業務。 至此,在所有和產品質量有關的部門中,除了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8月8日表示,衛生部已“關注”奶粉疑致女嬰性早熟報道外,市場上仍然沒有出現官方的表態,而截至昨天,圣元“早熟門”報道已經盛傳了最少4天。 迷障二:集體沉淪? 目前來看,由于缺乏專業機構的檢測結果,圣元“早熟門“的迷霧還不能被盡早揭開。但圣元公司某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舉動似乎在暗示此事非比尋常。 據媒體報道稱,受害者鄧小云稱,在治療期間,圣元的代理商曾數次找她了解孩子病情,并提出了賠償意愿。最開始圣元說愿意出2000元,后來圣元方面竟將賠償費增加至20萬元。 此外,記者還發現,作為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公司,圣元公司官方網站竟然沒有公示任何有效信息。“聯系方式”一欄中“電話傳真”和“電子郵件”均用“00000000”代替。 雖然各界對于圣元“早熟門”的報道和爭論仍然停留在表面,因為缺乏權威的檢測結果,目前還沒有人對此事件妄下結論,但如果站在中國乳品業發展的高度去考慮這個問題,圣元“早熟門”可能又將是中國乳業集體沉淪的典型事件之一,畢竟在此前曝光的一系列中國乳業丑聞中都有圣元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