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趙偉敏在給草豬喂番薯藤。 記者 金凱華 攝 豬肉價格的持續走低,讓處于行業末端的生豬養殖業步入周期性的低谷。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一直是廣大生豬養殖戶苦苦思索的問題。藻溪鎮生豬養殖戶趙偉敏建立了草豬生產基地,找到了一把轉變生產方式的金鑰匙。 大流通市場下的行業生存尷尬 趙偉敏自2007年開始養殖生豬,三年來,除了2007年效益還算過得去,2008和2009年幾乎白忙一年,今年甚至出現較大虧損。 趙偉敏的榮塢生豬養殖場年產500余頭生豬,規模算是中等,隨著玉米、豆粕等飼料價格的不斷上揚,以及豬肉價格的下跌,上月每斤4.6元的出欄價,讓趙偉敏每出欄一頭豬就虧損200余元。 由于養殖戶在整個產銷鏈中處于最末端,在供求關系的調控下,出欄價的漲跌,完全掌握在經銷商、批發商以及屠宰戶手中,因為缺乏市場議價權,遇到豬肉降價時,趙偉敏只有坐以待斃。深知這一點的趙偉敏意識到,只有轉變生產經營方式,爭取市場議價權才是他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草豬飼養是行業發展新希望 物以稀為貴,要想奪取市場議價權,必須掌握供求主動權。怎么才能在供求上掌握主動權?趙偉敏多方探訪后發現,飼養草豬是自己反敗為勝的不二選擇。 因為草豬的喂養方式與其他生豬完全不同,其肉質鮮嫩,口感極好。而且我市有殺豬過年的習俗,去鄉下殺豬過年已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平日也有很多人因為想吃草豬肉而四處探訪,草豬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而縱觀我市其他生豬養殖場,因為草豬養殖成本高,養殖難度大,還沒有一家養殖場飼養。“如果我把草豬養好了,建立起草豬養殖基地,打造自己的品牌,并且提供絕對優質的服務,我相信這將是很好的一條致富路子。” 說干就干,趙偉敏一口氣挑選了100頭小豬,建起了草豬養殖基地。趙偉敏盤算著,按照正常的生長周期,第一批草豬上市時間正好是年關時分,正是市民殺豬過年的黃金時間。 資源優勢解決發展后顧之憂 草豬養殖的最大難度是飼料來源。由于草豬食物以野生植物為主,飼料供應量是最關鍵的問題。趙偉敏細致整合了他所擁有的資源,發現身邊就有一座充足的原料基地。 趙偉敏養殖場所在的區域是藻溪鎮的主要產糧區,周邊廣闊的農田大面積種植著番薯、玉米等農作物。每年都有大量的番薯藤、玉米梗等天然飼料遺留在田里腐爛。“如果能充分利用這一部分資源,那么養殖場哪怕規模再大上幾倍也不愁豬仔的吃喝。” 趙偉敏隨即聯系了周邊農戶,大部分人都愿將番薯藤和玉米梗低價賣給趙偉敏。 “番薯藤、玉米梗可以直接喂豬,番薯方便貯存,萃取番薯面后剩下的渣含有大量的纖維素,這對草豬是最好的飼料。”談及飼料問題,趙偉敏細細地向記者算起了賬。 市民訂購解決銷售難題 解決了飼料問題,最讓趙偉敏擔心的是草豬銷售問題。雖然草豬擁有廣闊的銷售市場,但是“酒香亦怕巷子深”。草豬肉進入市場后,誰會認定這就是正宗的草豬?萬一在草豬肉進入市場時就遇到銷售商以次充好怎么辦?為解決銷售問題,趙偉敏想出了新招——讓市民訂購草豬。 據了解,以市民訂購方式進行點對點配送在我國其他地區都有成功案例。《中國畜牧報》也曾對該做法做過報道。所謂的市民訂購就是市民可以單獨或幾個人合起來預交一定押金,便可訂購草豬肉,待到市民需要時,只要撥打電話15088639978,養殖場工作人員便會送貨上門。如果市民需要體驗殺豬過年的傳統習俗,年關時分也可親自到養殖場,體驗一把鄉土氣息濃郁的農家年。見習記者 章清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