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業的明顯回升為7月份以后的飼料銷售帶來了春天,而作為飼料兩大主要原料的玉米、豆粕,由于養殖業的回暖導致國內飼料市場需求量的增加,飼料企業采購意愿增強,玉米、豆粕將出現反彈苗頭。而養殖的需求逐步增加,飼料銷售量的加大,也給作為飼料原料的玉米、豆粕增加了價格上漲的利多因素,所以短期玉米、豆粕可能存在穩中上漲的現象。 自從今年4月13日國家先后5次啟動了中央儲備凍肉收儲政策以來,國內大部分地區生豬價格出現止跌反彈的跡象。生豬養殖業的明顯回升為7月份以后的飼料銷售帶來了春天,而作為飼料兩大主要原料的玉米、豆粕,由于養殖業的回暖導致國內飼料市場需求量的增加,飼料企業采購意愿增強,玉米、豆粕將出現反彈苗頭。 據國家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7月上旬生豬價格突破11元/公斤,創今年春節后新高,高于國家規定的生豬養殖盈虧均衡線。目前全國豬糧比價繼續回升,讓深受生豬價格一再走低影響的養殖戶看到了希望,養殖虧損程度大為減輕,逐漸走進養殖綠燈區。近階段的生豬市場“淡季不淡”必將在一定程度上拉動玉米價格的反彈。分析如下: 一生豬存欄量增加 由于近期的生豬市場開始出現回暖,養殖業在走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低迷后,再一次讓養殖戶看到了希望,各地區出現補欄現象,部分養殖戶補欄積極。農業部公布的數據,全國生豬存欄量開始逐漸恢復,6月底生豬存欄量有所反彈達到43670萬頭,環比增長0.7%,但仍低于去年同期1050萬頭。同時,仔豬出欄價格略有下跌,但仍然較高,反映出養殖戶補欄熱情較高。生豬的補欄增加必將增加飼料消耗量,消耗量增加就一定程度促進飼料企業的生產加速,必將拉動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的反彈。 二政策護航 6月30日國家再次出臺第五批凍肉收儲工作,穩定了生豬生產的積極性。國家凍豬肉的收儲托市效果正在顯現。養殖需求對玉米以及豆粕等飼料原料有強大的利多效應。只要國家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的托市政策繼續執行,生豬供應曲線就將難免處于需求曲線上方(除非嚴重疫情大爆發、巨大災情等極端事件發生)。中短期內,養殖的反彈回暖將對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上漲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由于全國生豬市場的全面結束虧損,養殖利潤有所回調,部分地區養殖效益開始扭虧為盈。而養殖的需求逐步增加,飼料銷售量的加大,也給作為飼料原料的玉米、豆粕增加了價格上漲的利多因素,所以短期玉米、豆粕可能存在穩中上漲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