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走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街頭,在幾乎每個十字路口附近,你可能都會看到:樹蔭下擺放著幾個套著布罩兒的圓桶。你也許已經看出些門道:沒錯,這桶里裝的是冷飲;不過,這個冷飲卻可能是你從未品嘗過的,而且在世界其他城市你恐怕還很難再找到這些飲料。 就讓我們一起來嘗嘗這吉爾吉斯斯坦特有的民族冷飲吧。 紅色布罩的桶里裝的飲料叫“紹羅”,5個索姆(約合人民幣八九角錢)一小杯。隨著賣冷飲的姑娘擰開龍頭,桶里流出夾雜著細渣兒的褐色的液體。聞起來似乎氣味不太好;喝一口,哇!怎么好像有點酸泔水的味道?!當你正在疑惑間,一股清涼似乎由內而外地散發開來,剛才那奇怪的酸味則好像敲開了胃門。不自禁地一股腦兒喝下去,頓覺清爽暢快,滿身暑氣一掃而光。 趁勢再看看那個藍色布罩的桶里到底裝的什么東西。看著流出乳白色的液體,能猜到這是一種奶制品,然而這味道仍然是你想不到的:類似于俄羅斯的純酸奶的味道,能酸到讓你皺起眉頭。然而一飲而盡后,卻是渾身清爽舒坦,口中淡淡的奶香會讓你努力回味,試圖辨清并記住這個味道。當地人會告訴你,這種飲料叫“旦”。 當地人對上述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夏日冷飲情有獨鐘。在烈日炎炎的比什凱克街頭,來來往往的人們往往不由自主地停下來,在樹蔭下喝一杯“紹羅”或者“旦”,然后步履輕松地離去。不少外來者也愛上了吉爾吉斯斯坦的民族冷飲。記者本人早已被吉國的民族飲料征服,就連來比什凱克探親的女兒也愛上了“紹羅”和“旦”,每天都吵著要去喝,而且往往是喝完這種再喝另一種。新華社駐阿拉木圖前任記者陳俊鋒每次在夏天來比什凱克出差時,都帶兩個空的大塑料瓶,臨走時灌滿“紹羅”和“旦”,要帶回去喝。 據“紹羅”飲料公司社會公關部經理哈薩諾夫介紹,“紹羅”和“旦”規模化生產、并在城市大量銷售的歷史并不長。“紹羅”和“旦”其實并不是吉爾吉斯斯坦特有的飲料,它們是草原游牧民族共同的傳統飲品。這些游牧民族喜愛的飲品本來都是家庭式生產,僅供家人和客人飲用的。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紹羅”公司的創始人艾肯姆別爾季耶夫一家做了幾十升飲料試著拿到市場上去賣,結果被一搶而空;第二天做一百升,還是供不應求。艾肯姆別爾季耶夫一家的飲料生意由此越做越大,現在每天售出的“紹羅”等冷飲已經達到80噸。看到“紹羅”公司的冷飲銷量如此之好,另一家公司則開始生產銷售另一種草原民族的傳統飲料“旦”,生意也同樣紅紅火火。 除了上面提到的在城市大量銷售的冷飲之外,酸馬奶也深受當地人喜愛。酸馬奶同樣是游牧民族共有的一種飲品,在吉爾吉斯斯坦當地被稱為“格梅斯”,目前一般還只在山區才能喝到。游牧民族不僅把酸馬奶當作飲料,更視為良藥,認為酸馬奶能夠清理肺、血液和胃腸里殘留的毒素。這也得到當代醫學的肯定。每到夏天,不少吉爾吉斯人都要專程到山里去,每天喝酸馬奶療養。 哈薩諾夫對記者表示,目前“紹羅”公司已經生產出了保質期較長的瓶裝的酸馬奶,并大量出口到鄰國哈薩克斯坦。“紹羅”公司還準備到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中國建工廠,把“紹羅”等飲料推廣到國外。到那時候,我們國內的讀者也許不出國門就能喝到具有濃郁游牧民族特色的飲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