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商務部公告稱,公開收儲今年第四批中央儲備凍豬肉,以切實發揮中央儲備的調節作用,穩定國內生豬市場價格和生豬生產,保護生豬養殖戶利益。 自5月20日第三批凍肉收儲以來,豬肉價格仍未停止跌勢,但降幅趨緩。此次收儲距離第三批時間間隔還不足半月。2009年12月以來,全國36個城市豬肉均價持續下跌,今年4月13日商務部啟動第一批中央凍肉收儲工作。 商務部預測,基于國家收儲凍豬肉使市場供給過剩矛盾趨于緩和,端午節前豬肉消費增加,以及玉米(1938,10.00,0.52%)漲價增加飼養成本等原因,豬肉價格有望低位回穩。 中國肉業網分析師何中華也認為豬肉價格將在6月企穩。但他表示,今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原因在供過于求,中央凍肉收儲政策對價格影響極為有限。他說,“2009年中央凍肉收儲總量為12萬噸,相當于150萬頭生豬,而去年全國生豬出欄量就達6億頭。今年四批收儲總量還未超過去年,收儲對價格作用影響甚微。” 何中華對《財經》記者說,“中央凍肉儲備政策的初衷是為了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但隨著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和對未來通脹的擔憂,該政策日益被理解為政府穩定市場價格的舉措。然而,在目前生豬過剩的情況下,政府不應也無足夠能力過度干預市場。” 北京一家大型生豬養殖企業負責人對《財經》表示,自豬肉價格下跌以來,企業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中央凍肉收儲計劃相對目前生豬市場龐大的產量實在杯水車薪。 豬肉價格與CPI關系密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CPI主要統計了八類商品的價格變動,其中食品在CPI中的權重為33.2%,而豬肉的價格在食品價格中比重最高,達到9.26%。從全國范圍來看,2009年豬肉在CPI中的比重為3.03%。由于豬肉價格占CPI較高比重,因此豬肉價格的回升將加大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