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月2日從自治區價格監測分局獲悉,廣西生豬出欄均價(14個地市平均值)由年初每50公斤600多元一路下跌到5月份500元以內,創2007年以來最低價格。有部門預計,豬肉價格“回暖”需要更長一段時間,而蔬菜價格因為受雨水滋潤,從5月中旬開始回落。 今年春節以來,全區豬肉價格出現持續下跌。全區5月份生豬平均出欄價為478元/50公斤,與今年1月份608.27元/50公斤相比下跌了21.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3%。 從生產端來看,今年5月份廣西仔豬價格平均零售價為4.83元/500克,與今年1月份6.08元/500克相比下跌了20.6%,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8%。 從消費端來看,5月份全區精瘦豬肉、豬肋條肉平均零售價分別為10.32元/500克、8.07元/500克,比1月份分別下跌了10.8%、12.2%;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3.8%、6.5%。盡管廣西豬肉價格跌幅較大,但從各監測點傳出的信息顯示,豬肉市場供應平穩、交易秩序井然。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豬肉價格的大幅下跌呢?據介紹,首先是因為季節因素,每年春節過后,豬肉消費放緩,從而進入一個相對平緩的時期,豬肉經銷及生豬銷量下滑。從自治區價格監測分局10多年的監測來看,除發生生豬價格暴漲的2007年以外,其余年份二季度的生豬出欄價均為全年最低。 第二大原因則是生豬產能過剩。目前廣西生豬存欄及產能長期保持在較高水平,據廣西調查總隊統計,一季度,廣西生豬出欄、存欄和肉產量為843.72萬頭、2386.28萬頭和62.73萬噸,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4.15%、3.45%和4.08%;能繁母豬占生豬存欄總量的比重為11.83%,母豬存欄量仍然較高,盡管價格低迷,但市面上并沒有出現大量宰殺母豬的現象,后期還能繼續保持較高的生產水平。 第三個原因是受疫情的影響,目前包括廣西在內的全國80%以上的省出現了口蹄疫疫情,為規避風險,一些地區出現生豬提前出欄、集中出欄的現象。這導致生豬供給激增,但消費需求穩定,加大供大于求的矛盾。另外,市民生活消費的轉移,也影響了生豬的銷量。 對于生豬價格的走勢,由于目前廣西生豬價格處于波動周期的低谷,如果豬價繼續下滑,養殖戶虧損面會繼續擴大,極有可能會出現大量淘汰或宰殺母豬的現象,從而導致生豬飼養量減少,出欄量萎縮,生豬生產進入低谷。 同時,受玉米價格節節攀升的影響,生豬養殖在下半年或者更長一段時間,可能會隨著出欄量減少而呈緩慢回升的趨勢。 |